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周先平 《前进论坛》2009,(11):29-30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非常严峻,特别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势必会造成外部需求收缩更加明显,我国出口面临更大的困难;企业投资意愿下降,投资后劲不足;消费增长也受到收入预期下降、财富效应减弱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加大民间投资力度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富萍 《前沿》2003,(3):30-33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民间投资的现状和决定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鉴于民间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要采取有力的措施,通过国债投资的扩张,引导、激励和启动民间投资,加大民间投资力度,从而形成民间投资内生、持续的增长机制,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3.
申恒 《传承》2010,(3):166-167
2009年,广西采取以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实现了近6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全区经济稳定增长,较好地应对了全球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4.
中国目前保增长的实质,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也就是要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内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因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状况,决定着保增长目标的实现状况。我国目前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基本举措是启动内需,内需包括投资和消费,但考虑到启动投资要比启动消费更容易见效,因而我们启动内需实际上是以启动投资开始的,尤其是首先从启动民生投资开始,这种选择是对的。但是我们需要警惕的是,我们不能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也是难以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2009年,广西采取以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实现了近6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全区经济稳定增长,较好地应对了全球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6.
《政协天地》2015,(Z1):77-78
中国经济面临深层次的结构问题,因为廉价劳动力的供应正在枯竭,基础设施投资的动力已经耗尽。所以,有关中国经济表现的真正问题似乎与保持和过去一样高的增速没多少关系,与制造业吸纳的劳动力减少没多少关系,与基础建设投资放缓也没多少关系,而是与如下因素有关:创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中国公司怎样才能学会少花钱多办事,中国经济怎样才能重新调整  相似文献   

7.
辜胜阻、王敏在《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2月11日撰文认为: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表现为六个方面的过度依赖:一是过度依赖投资推动经济增长。在长期的发展中,政府逐渐形成了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推动来维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惯性思维。我国存  相似文献   

8.
课题组 《桂海论丛》2004,20(4):41-43
我国已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2003年GDP增长9.1%,属于正常状态,但也存在个别行业投资过热现象。经济强劲增长主要是由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高增长拉动起来的。在2003年经济高增长中出现若干不协调现象,主要是三大产业发展不协调、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不协调、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协调、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等。为了实现经济平稳、协调、较快增长,必须注重投资和消费的良性循环,按照科学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加注重搞好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9.
<正>刚刚过去的2009年,我区经济发展逆势而上,取得好于预期的好成绩,在应对金融危机中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年经济增长14%,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700亿元、技术改造投资达到1500亿元、新增银行贷款2000亿元。难能  相似文献   

10.
2007年的中国经济,在连创新高的 GDP 和 CPI增幅中高调收尾。这一年,宏观经济在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流动性过剩始终如影随形;被外国媒体称之为小猪周期引发的物价上涨,也令百姓切身体会到了何谓结构性问题突出;而以多步骤、微调整为特点的宏观调控,则在国内外不确定因素日渐增多的背景下,避免了中国经济的大起大落。放眼2008年,支撑当前中国经济继续快增的因素依然众多,如体制转型释放的增长动力;城市化、人  相似文献   

11.
崔晨 《北京观察》2013,(11):26-29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首次把“三驾马车”的序列做了调整,把消费在拉动中闺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提到了第一位。发展实践证明,在这三大因素中,消费需求是经济有效增长最持久的动力。近年来,我国消费增速旱稳步增长态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一驾快车。  相似文献   

12.
新常态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依赖吸引外资发展经济的做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成了国际市场上资本投资的主要力量之一,那些需要国际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国家和地区又多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投资伙伴。摩托罗拉会不会重新崛起?这是联想集团在2014年以29.1亿美元收购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移动手机业务后,许多消费者都在期待的事情。联想集团的注  相似文献   

13.
梁贵红 《求索》2013,(1):222-224
鉴于传统经济理论主要强调劳动、资本和土地等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试图建立计量模型研究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中国东部地区1995-2011年宏观统计数据对人力资本财政投入、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研究显示:人力资本财政投入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区域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比较明显,较高教育水平的劳动者就业率相对较高的结论。据此,应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提高人力资本产业配置效率,拓宽教育经费渠道,并充分利用社会投资以激发人才潜能,服务社会就业与社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王树华  宋颖弘 《群众》2020,(3):21-21
投资历来是江苏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保持江苏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稳投资是关键性因素。特别是在当前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的攻关期,更需要投资发挥“稳定器”作用。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于稳增长贡献重大,尤其是在基础设施领域的薄弱环节加大投资力度,不仅有利于保持江苏经济稳定增长势头,而且也将助力补短板、惠民生。要从实际出发,对薄弱环节和短板领域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有效投资力度。一是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当前,以城市为载体的枢纽经济竞争成为新一轮区域竞争的核心。要着力加快建设苏北、苏中高铁和沿江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积极打造南京禄口机场国际枢纽、苏南硕放机场区域枢纽和淮安淮河生态经济带航空货运枢纽,强化省际高速公路衔接互通,完善“两纵五横”干线航道网和“一区三港”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从实证角度分析投资对西藏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的国家投资是西藏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极为显著,而人力资源数量对西藏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不高的结论,并提出进一步促进西藏经济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保增长的关键是要解决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积极推动有效投资较快增长,促进消费持续增长,保持出口稳定增长.首先,要实施以大工程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促进有效投资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投资依存度与消费需求原动力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兆庆 《岭南学刊》2007,46(3):89-92,117
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近年来,由于消费需求拉动不足,我国经济增长的投资依存度越来越高,使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越来越陷入生产过剩与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之中。消费率偏低严重抑制了其作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作用的发挥。要扭转经济增长越来越严重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被动局面,就应该充分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作用,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梁国栋 《中国人大》2009,(19):32-33
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实施半年以来,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势头明显,社会信心也日渐高涨,收到的成效远远高于预期。其中,政府巨额的公共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最为直接、见效最快的手段。在全球经济形势依旧不明朗的当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但一些问题依旧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9.
李惠峰  张立伟 《前沿》2012,(1):95-97
收入差距的逐渐扩大是现阶段我国的客观实际。如何在收入差距扩大的背景下,保持我国经济的持久、快速增长,是现阶段我们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客观背景出发,从供给、需求两方面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保持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的条件是,潜在的投资能力能够顺利地转化为现实的投资。为此,应从完善保障制度,促进民间投资、关注中小企业发展,减少投资风险、开拓新市场,促进投资增加等方面入手,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下,在国有投资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民间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投资的方向,决定着投资的效益、经济的结构和经济的增长.在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买方市场逐渐形成的情况下,市场容量似乎已经饱和,市场普遍过剩,民间投资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投资的方向.本文主要对我国民间投资的七大投向、行业结构、资金结构与地区结构进行了剖析,提出:关注民间投资方向,对于更好地引导投资、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