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殖民地经济结构的特点东盟各国从资本主义原始资本积累时期、商业资本时期、工业资本时期直到垄断资本时期,在长达四百多年的期间内一直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美国等殖民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对象和相互争夺的场所。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开始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国际金融资本开  相似文献   

2.
印度私人垄断资本是在十九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包括六十个左右的垄断集团。英国对印度的长期殖民统治使它们对英帝国主义存在既依附又矛盾的两面性,这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有其不同。另一方面,它们是由商业。  相似文献   

3.
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告独立,从此结束了英国殖民主义治统印度近二百年的历史,印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印共与国大党的关系,印共对国大党的评价和策略,与独立运动时期相比,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独立前英国殖民主义者是印度最主要敌人,争取民族独立、赶走英国帝国主义是国共两党共同的奋斗目标,因此,两党彼此互为盟友彼此虽有许多矛盾但属于同一营垒内的非敌我性质矛盾。它们的矛盾不在于谁打倒谁,而在于谁是印度独立运动的旗手和领导者。由于共产党本身力量弱小和路线政策上的偏  相似文献   

4.
独立初期的印度經济英国在印度一百多年的殖民統治是一部血和泪的历史。英国殖民者每年从印度榨取千百万鎊的財富,給印度人民带来了飢餓、貧困和死亡。仅仅在十九世紀下半期,印度就發生了二十四次飢荒,因此致死的达到二千万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英帝国主义对印度的掠夺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当时印度成了东南亞、西亞和非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国际反法西斯战爭胜利的影响和社会主义陣营有力的支援下,印度国大党領导的民族运动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1947年8月15日,英国殖民当局正式将政权移交給印度政府。但是,由于印度的反英斗爭和反封建斗爭最后是以妥协結束的,在印度留下了强大的帝国主义势力(特别是經济势力)和封建  相似文献   

6.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在它存在的258年中,对英、印以及整个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对它的研究一直是史学界的课题之一。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形成长达一百多年。马克思在《东印度公司,它的历史与结果》一文中指出:“东印度公司真正的创始不能说早于1702年,因为在这一年,争夺东印度贸易垄断权的各家公司才合并成一个独此一家的公司。在1702年以前,原有的东印度公司的生存曾经一再陷入危殆。在克伦威尔摄政时期,它的活动曾中断多年;在威廉三世统治时期,它又因议会干涉而几乎全部解散。但是,正是在这位荷兰亲王的统治时期,——  相似文献   

7.
引言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是英国著名的诗人、短篇小说家,1907年英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历史上诺贝尔文学奖最年轻的获得者.著名诗人艾略特(T.S.Eliot)曾经评价吉卜林是"一个没有加冕的桂冠诗人,-个人所冷落的名人"①.由于种种原因,他长期以来被视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的辩护人,背负着"帝国主义作家"的恶名.正因如此,吉卜林在中国鲜有人论及.即便在他曾经度过幸福童年时光的印度,直到今天,他的声誉仍然是相当负面的,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他的作品充满了帝国主义色彩,尤其是一战前几年的作品.在印度大学教育有关英国文学的课程中,有关吉卜林的作品,除了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大部分之外,其他很少被提及.  相似文献   

8.
去年11月英国爆发了战后第九次英镑危机,标志着英帝国主义的进一步衰落。英镑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危机的组成部分,是英国政治、经济矛盾尖锐发展的必然结果。英镑和英镑体系的日益衰落和危机的频繁,加剧了帝国主义的矛盾,加快了英国经济危机和国内阶级斗争的尖锐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英国入侵印度后,英国人不仅改变了印度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原貌,也改变了原穆斯林统治下的印度法律制度。独立后的印度法律,多与殖民地时代的法律有继承关系。因此,研究殖民时期印度的法律制度状况,不仅是探讨印度法律制度发展的历史,也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印度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是如何进行法治的。一、外国法律的引入印度英殖民统治者并未经过很长的时间就建立起了他们自己的司法行政制度。就象大英帝国  相似文献   

10.
印度独立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中期以来,开始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它是通过农业资本主义的道路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当前,印度社会、政治和经济诸条件决定了它采用农业资本主义方式来发展农业生产。近一段时期,印度政府为实现上述目标,进行了很多工作,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本文拟对印度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及其特征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1947年——1964年,是印度现代史上的“尼赫鲁时代”。作为新印度的最高决策者,尼赫鲁在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维护民族独立、寻求民族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繁荣富强的现代印度奠定了基础。一、废除封建土邦,建立统一的行政区划制度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英国奉行“分而治之”政策,在印度实行省邦并存制度,约有20个省直属英国殖民当局,565个土邦由封建王公统治。这些土邦王公是世袭君主,统治着印度三分之一的领土和四分之一的人口。他们享有各种独立大权,在各自的邦国中实行残酷  相似文献   

12.
一、独立前的初创时期印度出现第一辆自行车是1890年。但是,直到处于英国统治后期的1938年,印度的自行车仍主要靠从英国进口。当时,少量的自行车也仅仅是供少数身居要职的政府官员享用。也正是这一年,印度向自行车的生产迈出了第一步:上半年在加尔各答成立印度自行车制造公司,制造部分自行车的零件。它是印度自行车工业的最早起点。下半年在孟买和巴特纳相继  相似文献   

13.
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资本主义的发展“首先是资本主义在深度上的发展,即在一种特定的和关闭的领土内资本主义农业和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次才是资本主义在广度上的发展,即资本主义的支配扩展到新的领地”。资本主义的国际扩张导致了它自身的解体为中心的和边缘的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两部分。那就是作为一种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导致了不平衡的发展: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支配部分(中心部分或宗主国)取得了自我中心的工业增长,而边缘地区或新殖民地则沦为一种导致普遍贫困的落后资本主义状态。帝国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畸形物,它也是在结构上需要进行国际扩张的资本主义。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服从于帝国主义的社会结构或边缘地区之所以“不发达”,并不是  相似文献   

14.
二战初期,英属马来亚华人就已展开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支持中国抗战。英属马来亚印度人则主要通过举行罢工等较为温和的方式,希望英国殖民政府给予他们公平合理的地位和待遇。日据时期,马来亚华人开展富有成效的抗日武装斗争。马来亚印度人则通过与日本人的合作,借助日军的力量,掀起了一场较有声势的独立运动,希望推翻英国人在祖籍国印度的殖民统治。从民族主义和身份认同的角度考察,二战时期马来亚华人与印度人的政治活动既有共同点和相似性,更有明显的不同和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一1826年1月23日,西班牙在美洲大陆的最后一支殖民军向玻利瓦尔投降,长达三百年的殖民统治宣告基本结束。在美洲大陆赢得并巩固了政治独立之后,由于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无力,政权落在封建大庄园主手里。他们与帝国主义势力沆瀣一气,对民族民主运动实行残酷镇压。长期论为殖民地的拉美各国,经济基础十分落后,为帝国主义的巧取豪夺提供了有利条件。英国资本大量渗透到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中叶,一些印度学者观察了印度发生的变化。他们在探索享有“金鸟之国”美誉的印度贫穷和匮乏的原因时把英国统治视为印度贫穷的根源。二十世纪初叶,印度经济学家更明确地认为:英国推行的政策使印度日益贫困化。印度向外国出口的那些商品、又不得不从外国进口回来,由于这种种原因,印度作家萌生了新的思想。拉姆格利希纳·柏勒坶汉斯(ramkrishna paramhans)拉贾·拉姆莫汉·拉伊(raja ram mohanray 1774—1833)和默赫尔希·德亚南德等人在发展新思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国际垄断资本论研究笔记(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的基本特征  依据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的简称 ,下同 )和邓小平的国际垄断资本论 ,联系二次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和变化的客观实际 ,我们已经说明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已从垄断第一阶段 (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发展到垄断第二阶段 (跨国或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下面就来说明这两大垄断阶段的五个基本特征是怎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重点是说明它们既有连续性 ,同时又有相异性即后者是前者的新发展。(一 )从国内垄断扩展到国际垄断。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讲到的“生产集中…  相似文献   

18.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十八世纪末开始对印度鸦片实行专卖,并将所得收入引入印度财改和东方贸易之中。此后,经过历届殖民政府和英国资产阶级的经营扶持,鸦片逐渐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印度传统自然经济的平衡由此受到严重破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英国工商业原料产地。在印度,种罂粟土地面积长期保持在一百万英亩以上。从事该项经济的农业劳动者人数在各时期略有不同,以1900—01年度为例,仅英属印度(不包括土邦)的罂粟  相似文献   

19.
帝国主义时期,大量外国资本首次进入西伯利亚和远东。掀起一次不小的投资热潮。对西伯利亚和远东的经济开发产生很大影响。研究这次外国资本进入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过程,分析它对西伯利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我们系统地了解西伯利亚和远东经济开发的历史,同时对我们研究今大西伯利亚和远东利用外资问题也大有裨益。一外国资本进入西伯利亚与远东的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输出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对自由竞争占完全统治的旧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是商品…  相似文献   

20.
一 关于时代与时代主题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由此进入帝国主义时代。时代作为一个历史过程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