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卉 《理论导刊》2005,(9):93-94
在科举出身的诗赋大家范仲淹和王安石主持的“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中都有改革科举的主张和内容,而其中又都有明显的贬抑诗赋的倾向。这种看似悖理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当时的社会迫切地需要一些洞悉儒经之大旨、掌握治世之大才的“贤俊”,以革新政令、摆脱社会危机,但以诗赋为主要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则无力承担这一使命。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27)
随着地方高校"为地方发展服务"这一指导思想的提出,对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使用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地方文献以其独特的文献利用价值,成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建立与健全呈缴本制度,汇总零散文献并进行科学化的管理都将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荒唐选官法     
在漫漫两千年的专制社会里,对官员的选拔,除去众所周知的科举和卖官以外,其它选官法也五花八门,其中荒诞不经令人啼笑皆非者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近年来我国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的发展和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通过对有关文献的整理以达到深化对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的认识,明确未来我国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研究方向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29)
从在古籍普查工作中开展地方文化整理研究的必要性入手,总结了烟台图书馆在古籍普查工作中开展地方文化研究整理中所做的系列工作,如下:抢救珍贵古籍地方文献;把古籍地方文献作为古籍普查保护工作的重点;以地方文化整理为中介,加强与本地主流媒体的合作;对地方化资源进行挖掘;对古籍地方文献进行数字化。  相似文献   

6.
公共价值的研究路径与前沿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学军  张弘 《公共管理学报》2013,(2):126-136,144
自20世纪90年代公共价值被公共行政学者正式提出之后,对其研究就没有间断。近几年来,公共价值逐步成为公共行政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公共价值研究的统一话语体系并没有形成。回顾公共价值研究意在对公共价值的基础概念和研究脉络进行梳理,并深化公共价值对于公共行政研究重要性的认识。从研究文献中公共价值概念的分析入手,在区别定义结果主导的公共价值(PV)和共识主导的公共价值(PVs)基础上,明确了公共价值研究的不同路径,并分别对公共价值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和阐述,为理解现有文献中公共价值概念的不同内涵提供了思路,也为进一步深化公共价值的研究提供了概念框架和逻辑基础。公共价值是公共行政研究的基础性问题,未来公共价值研究的关键领域主要包括,公共价值的内容和创造机制的实证研究、公共价值的冲突管理问题研究。同时,公共价值研究也对革新政府治理模式具有启示意义,在中国情境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90年代公共价值被公共行政学者正式提出之后,对其研究就没有间断。近几年来,公共价值逐步成为公共行政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公共价值研究的统一话语体系并没有形成。回顾公共价值研究意在对公共价值的基础概念和研究脉络进行梳理,并深化公共价值对于公共行政研究重要性的认识。从研究文献中公共价值概念的分析入手,在区别定义结果主导的公共价值(PV)和共识主导的公共价值(PVs)基础上,明确了公共价值研究的不同路径,并分别对公共价值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和阐述,为理解现有文献中公共价值概念的不同内涵提供了思路,也为进一步深化公共价值的研究提供了概念框架和逻辑基础。公共价值是公共行政研究的基础性问题,未来公共价值研究的关键领域主要包括,公共价值的内容和创造机制的实证研究、公共价值的冲突管理问题研究。同时,公共价值研究也对革新政府治理模式具有启示意义,在中国情境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29)
"四库学"区域文献研究中,缺少北京籍作者文献的辑录和研究。根据对《四库全书》的梳理,初步可得北京籍作者文献25种,分布于经史子集。北京籍作者疏理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9.
科举取仕的历史嬗变与现实观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举取仕制度是自隋唐以来中国古代的一项选官制度。纵观科举历史嬗变过程 ,辟析众说 ,本文认为科举“源于汉魏 ,肇基于隋 ,确立于唐”。这项制度具有“贤能治国、为我所用 ,竞争公平、标准客观 ,立法保护、稳定连续”的合理性 ,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对西方文官制度也产生过影响 ,对我国当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公开选拔干部考试 ,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从隋朝实行科举取仕制度起,我国古代的官场大抵就是文人当官的历史。对于将“学而优则仕”作为人生信条的文人来说,入仕为官是自己的终极理想,能够辅助君王,成为一代名相,  相似文献   

11.
柯芳 《学理论》2013,(21):319-320
学校主要靠办学质量赢得生源,对于独立学院,更是如此,学风状况是衡量独立学院办学水平的标准之一,目前独立学院的学风存在很多问题,既有学校的因素,也有学生自身以及社会的因素,那么就应从这些原因入手着力去改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等研究,在宏观层次上几乎已经穷尽了所有问题,要向前推进,就需要借用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向微观层次进军.微观层次研究是一个崭新领域,其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又是主要阵地.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涉及到一个学科群,至少包括马克思学、列宁学、马克思主义学、马克思主义典藏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系列考据解读、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逐步把这些学科建立起来,不仅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群建设,也有助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社会责任感是个体基于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爱,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意识,国民社会责任感的状况直接关系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然而,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充斥,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频发,严重制约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旨在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为对象,分析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进而,从多方面努力,避免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促进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姜胜影  李广才 《学理论》2010,(10):238-239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冶素质,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是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价值取向来建构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的。在他看来,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绩效性基础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的需要,意识形态基础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反映人民的愿望,法理制度基础必须在民主的基础上体现人民的意志,执政党权威基础必须在维护人民利益的基础上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传统的材料力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和现状,分析了材料力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实验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7.
孔子的德治思想,从汉代儒家逐渐取得独尊地位以后开始影响我国两千余年。在这期间我国自君主以下都十分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执政者也将德治思想运用到具体的治国实践中。在德治思想的影响下,政府在选拔官吏上也特别注重候选者的道德修养。在此思想刺激下,我国曾经出现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士大夫。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德主刑辅的思想也必须随之改变,形成以法治为主,德治为辅的现代国家制度。让德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从而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样才能使德治思想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公共权力异化成因解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权力的腐败就是公共权力的异化,亦即公共权力的质变。权力质变的根据在于其自身内部固有的矛盾,它们使权力本身具有异化的内在可能性。因此,反腐败的实质就是通过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防止和遏制权力异化由可能转化为现实。  相似文献   

19.
新帝国主义在21世纪是一个热门词。在美国的语境中新帝国主义被美化为一种仁慈动机,但是在西方左翼语境中,新帝国主义依然是以剥夺为本性的帝国主义。本文所说新帝国主义是指后者。在新帝国主义时代背景下,由于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表现出来的责任使西方学者尤其是左翼学者关注中国。在对中国的评价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提法是"北京共识"和"淡色中国"。但是,中国发出自己的声音才是最重要的。中国对话语权的争夺应当重审西方对中国的评价,实现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勇于自主创新,对自己充满自信。  相似文献   

20.
罗俊 《学理论》2012,(17):213-214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的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特征的总和,是教师个人整体的精神风貌,它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能够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发挥人格力量的独特魅力去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