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现行农户分散经营的耕地制度存在人地矛盾突出、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受到制约、农民生产投入积极性不高、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得不到有效保障等弊端。要在稳定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着力实行农村集体经营和个人租赁承包经营的耕地耕种制度,同时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耕地征用以及耕地侵权责任制等方面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一、建立法律保障机制。法律制度是耕地保护的有力保障。有了健全完善的耕地保护法律体系,并能严格认真执行,耕地就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二、建立规划控制机制。首先要科学合理地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各类用地数量和布局,在此基础上同进一步划分不同的土地使用区,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耕地转用。第二编制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重点将城镇、村庄周围、公路沿线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控制非农建设扩展占用耕地。基本农田要划定地块,保证具体落实。第三合理制定城镇规划,城镇规划应合理确定占地规模,避免随意扩张占用…  相似文献   

3.
李如海 《群众》2022,(9):34-35
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关系着老百姓的“口粮”和“饭碗”。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强调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为我们做好耕地保护工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耕地保护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了以用途管制为核心,以耕地保护责任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土地整治制度、土地执法检查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耕地保护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4.
论坚守耕地红线的内涵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18亿亩耕地红线是农民生活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正确理解耕地红线,不仅要重视数量目标,更要重视质量目标,必须关注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和耕地健康问题。不仅如此,正确理解和坚守耕地红线,还要按照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重视耕地基本形态的重构,重视提高耕地利用效率;要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崇高目标,重视耕地生态景观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建设和保护;要以建设促保护,让土地整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耕地占用税全面开征已四年了,四年多来,耕地占用税在加强土地管理,控制基建规模,控制乱占滥用耕地,加强村镇建设规划,特别是为筹集农业发展资金等方面起到了较大的成效。但是,作为一个新税种,不可避免地要调整分配关系,加上纳税人,主要是农民建房没有缴纳耕地占用税的习惯,自觉性不高,使耕地占用税在税制和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现就我国开征耕地占用税四年来存在的问题及改革途径提出初步探讨。一、耕地占用税税制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08,(6):111-112
10月下旬发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土地利用规划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统筹各业各类用地、加强土地生态建设、强化土地宏观调控。规划期内,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确保15.6亿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  相似文献   

7.
《当代广西》2014,(10):66-F0004
龙州县通过推行“小块并大块”耕地整治,实现了“六个倍增”,广大农民深刻体会到土地整合对农业发展、农民增地增产增收带来的巨大作用,有效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一是集约节约资源,耕地质量效益倍增耕地“增量”双“提质”,不仅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3~5%,还建成了“田成方、路成行、沟相通、  相似文献   

8.
意在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长远生计而推出的征地“返还地”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存在缺少用地指标、办证费用过高等问题,使政策很大程度上未能惠及农民。采取何种办法,解决现有土地制度存在的弊端、法律存在的困境、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以确保人均耕地面积和粮食安全。解决耕地保护、经济发展和地区差异的矛盾是当前亟待探讨的现实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创造》1999,(6)
怎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问题,既依法抓规划,把市区的总体规划细划到每一块田地,同时,又依法按规划提供好城建用地,根据区情,处理好“吃饭”与建设的问题,这是西山区土地局在这几年的工作中特别注意的问题。西山区土地总面积1053平方公里,92%的山区,只有8%的坝区。由于其处在长江中上游保护林区,25度以上坡地要退耕还林,因而总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土地利用率偏低,到1998年,西山区的人均耕地只有0.9亩。怎样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提供城市建设的有效用地,使城市建设与农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得到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10.
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特别是农民将耕地流转,从事第二、三产业,使人民群众加快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但是,在耕地流转中也出现了吸毒农民流转耕地的现象,给社会、家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已成为群众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陇川县人大常委会抓住群众关心的“新热点”,及时对全县吸毒农民流转耕地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实地察看吸毒农民流转耕地后的家庭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计划单列市土地管理局(城乡规划土地局、规划国土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管理局:进一步深入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正确处理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客观要求。为适应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妥善解决当前土地供需矛盾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促进经济发展,现将有关政策措施通知如下:一、坚持土地管理严而又严的原则,加强和规范各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这是妥善处理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重要前提。当前,要抓紧完成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工作,进一步加快审批工作进度,持别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按照国家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我国年均占用土地达600万亩。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这是很好的措施。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最不严格”的问题。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应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确保耕地红线不突破。国家应设立耕地保护补偿专项基金,充分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土地曾经是农民生活保障的重要来源,但是在闽西W县L村的实证调查却看到耕地抛荒现象屡见不鲜。本文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L村186个农户的调查,从农户的微观角度出发,分析当前农村正在呈现的各类耕地抛荒的成因,探索我国现阶段农户微观层面影响耕地利用的种种因素,并由此分析土地保障功能弱化的体现。在此基础上,再与现行的土地政策对话,针对如何减少耕地抛荒、提高土地保障功能,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代广西》2014,(10):65-F0003
龙州县“小块并大块”耕地整治是在保留原有耕地面积不变的前提下,由农民或农村基层自发组织将原有零星分布、高低不平的土地进行归并平整,整合成相对集中连片、田块面积均衡的耕地,并进行配套工程建设,调整土地承包经营权,办理变更登记的土地整治工作,达到整治区域内耕地质量和土地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民收入明显增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落实耕地承包期30年不变有待新的两权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 ,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 ,要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中央还明确提出 ,在30年承包期内 ,提倡“增人不增地 ,减人不减地”。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土地管理法》也明确规定 ,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 ,承包经营期限为30年。党中央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 ,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并规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权利和义务 ,为农村的稳定、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障。但也要看到 ,在实际工作中 ,贯彻落实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 ,并不一帆风顺。这里除了…  相似文献   

16.
《协商论坛》2010,(11):33-33
●建议人:农工党河南省委 ●事由:当前,我省农业生产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但是,在一些地区,一些机构和个别人忽视土地保护,违法乱占土地的行为不断出现。表现为:(一)部分农民违背国家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在沿主要公路两侧自家庭承包耕地上私建住宅、商店等,改变耕地农业用途。(二)部分农村打着“新农村建设”的旗号,  相似文献   

17.
王莉  黄思洁 《重庆行政》2019,20(2):76-78
耕地作为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耕地生态系统,同时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之一,就是要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之忧,强调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工作。这两年出台的《土地污染防治法》(2019)、《耕地占用税法》(2018)、《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2018)与《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制度已初步构建出我国耕地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值得注意的是,被喻为“最强污染防治法”的《土地污染防治法》对不同用途的土地设置了对应的风险管控和修复制度。  相似文献   

18.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载体,在这个意义上说,耕地也是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实质上就是保护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  相似文献   

19.
我们代表农工民主党中央.就保护耕地问题作大会发言。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十分匾乏的国家,以占世界70%的耕地却要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吃饭和建设的矛盾异常突出。因此,保护耕地是关系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十分珍惜和合理使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1986年以来,党和政府在保护耕地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土地管理事业初步走入正轨,取得了一定成绩,耕地一度锐减的势头有所遏制。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耕地大量减少和人口大量增加的失衡趋势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土地管…  相似文献   

20.
《河南政报》2013,(5):2
2月21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我省耕地质量管理等工作。省领导李克、徐济超、陈雪枫、赵建才、王铁、张广智、李亚、王艳玲出席会议。在听取省政府法制办关于《河南省耕地质量管理办法(草案)》起草情况汇报后,郭庚茂强调,要高度重视耕地质量保护和耕地质量管理问题。他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是农业生产最根本、最直接的生产资料。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农产品安全,不仅要保证耕地数量,坚守土地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