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爆竹声送走了大跃进的第二个年头,首都工业生产战线上的英雄们,又用“开门红”迎来了一九六○年。一九六○年,一定会成为持续大跃进的一年。因为经过反右倾、鼓干劲的轰轰烈烈的增产节约运动以后,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红旗更鲜明了;群众运动的经验更丰富了;职工群众的干劲更大了;物质基础也更雄厚了。所有这些都是一九六○年持续跃进极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龚格格 《学习导报》2013,(17):60-61
由于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经验不足,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提出一系列超常规发展的高指标,致使经济建设浮夸风盛行,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表现尤为突出。未经试点,全国农村普遍将小型的农业合作社加以合并,大办“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基本实现人民公社化。发动“大跃进”运动以及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主观愿望是希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能够实现跃进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前线》1960,(22)
大跃进的三年,是伟大的三年。三年来,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光辉照耀下,我们北京市的工作和全国各地一样,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目前需要把这些经验及时地加以总结。总结三年来大跃进的经验,就能够进一步地认清形势,贯彻政策,改进作风,为明年继续跃进开创新的局面。为此,就需要加强党的思想工作,就需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当时工、农业两部门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方面探求,深入分析制度因素的作用。分析了“大跃进”运动背后的体制支撑。认为1958年中央向地方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是造成“大跃进”期间工业生产混乱的制度原因,而农村的人民公社制度的建立既是农村“大跃进”运动的产物,又进一步支撑了工农业的“大跃进”。  相似文献   

5.
随着庐山会议后期反右倾斗争而来的是“新跃进”狂潮,这是经济工作中“左”倾蛮干最厉害的时期。从“新跃进”到调整时期,“大跃进”难以为继与继续“大跃进”的冲突,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难曲折的探索。身处逆境的张闻天,以冷静思考应对莫测变局,用自己的政治生命维护党内民主的尊严,演绎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6.
“大跃进”期间的河南农村人民公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跃进”期间的河南农村人民公社孙保定人民公社作为我国农村政社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从它在1958年“大跃进”高潮中诞生,到1980年以后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而逐步解体,存在了20多年。其间,党中央和毛泽东曾在政策和体制上对人民公社作过多次调整,但都没有...  相似文献   

7.
1958年秋,在“大跃进”运动的强力推动下,人民公社在全国普遍建立,个人分配领域也由此发生急遽变化。徐水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经历了劳动工资制、全民供给制和半供给制半工资制的变动。它是1958年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的变动的缩影,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北京郊区的二百八十万农民,按照党所指引的方向,以移山造海的冲天干劲,在大跃进的1958年取得了空前傅大的成就,这就是农林牧副漁全面大发展,并且,和全国各地一样,在首都郊区上空,升起了人民公社的朝阳。这输照耀着五亿农民的太阳,将在更车收和更跃进的一九五九年高高升起,金光四射,燥烂辉煌。大跃进的一九五八年战果辉煌  相似文献   

9.
试论人民公社兴起的动力与理论依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50年代后期建立的人民公社,曾是中国农村基层的综合性社会组织,被誉为通向共产主义的“金桥”。虽然历史已经证明,人民公社的建立没有客观上的必然要求,但是为何带有浓厚空想色彩的人民公社能在全国一哄而起?笔者认为,人民公社是“大跃进”、“不断革命论”、计划经济体制三者结合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特定条件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公共食堂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产物,是当时所谓的“新生事物”。1958年8月,伴随着人民公社在全国各地的遍地开花,公共食堂在农村也如燎原之火迅猛发展起来。公共食堂的命运是与如火如茶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息息相关的。伴随着“大跃进”的失败,与之紧密相连的公共食堂也最终宣告结束。从1958年8月到1960年6月,农村公共食堂经历了一哄而起、难以为继、强行恢复到彻底终结的曲折过程。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他想通过“大跃进”走出一条在中国迅速发展国民经济的道路,通过人民公社探索一种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形式。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毛泽东一察觉到运动出现偏差,率先提出并带头纠正,以求运动健康发展。1958年11月2日至10日,1959年2月27日至3月5日,毛泽东在河南召开两次“郑州会议”,即是他发现并开始着手纠正错误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一) 北京市郊区人民,继续以大跃进的步伐跨过了1959年,跃进到1960年。 1959年,是人民公社成立后的第一年,也是自然灾害特别严重的一年。这一年里,郊区不仅遭受到百年未遇的大涝灾,而且部分地区还发生过風灾和雹灾。郊区农民在严重的灾害面前,充分表现了伟大人民的伟大  相似文献   

13.
1958年全国在一片“大跃进”的热潮中,人们主观地认为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已取得一日千里的发展,现在生产关系已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于是将原本规模较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组成为“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那么,为什么1958年将这种新的社会组织定名为“人民公社”呢?本文试图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齐思 《前线》1959,(20)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普照着祖国的大地,广大劳动人民壮志凌云,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迅速推向前进。人们把这种一日千里飞速发展的景象称为“大跃进”是完全恰当的。跃进是我们时代的特点,时代的精神! 大跃进中出现了群多新事物、新产品,人们自豪地说:“请看,跃进牌的”!  相似文献   

15.
《湘潮》1992,(1)
为了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在不断地批判“右倾”的气氛下,全国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发动全民,讨论四十条纲要,掀起农业生产的新高潮》社论,号召“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第一次提出“大跃进”的口号。运动迅速在全国铺开。  相似文献   

16.
“大跃进”运动是党在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速度问题上的一次严重失误。在“全面跃进”的口号下.科技事业也被带进“大跃进”的快车道.党中央号召全党全民大办科学、大闹技术革命,向科学的堡垒进军。实践证明.科技大跃进是党在探索中国式科技政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曲折.违背了科学发展的规律.教训极为深刻。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一大二公”当作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五八年大跃进时,把上万户的农民集中在一起,成立人民公社,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说是“一大二公”;十年内乱期间,“四人帮”搞穷过渡,割资本主义尾巴,也说是“一大二公”。这些都是大  相似文献   

18.
邓智旺 《党史纵横》2004,(12):26-27
1958年秋,人民公社如同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兴起。人民公社一成立,就普遍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方式。当时,供给制被作为“共产主义因素”而倍受赞扬,虽然这一制度在实施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但一直坚持到1961年6月《农村人民公社条例(修正草案)》颁布。供给制的广泛推行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在全国掀起高潮。7月,全国农村开始办人民公社。8月7日,人民公社的第一个章程《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简章(草稿)》产生了?思蛘旅魅饭娑ǜ萌嗣窆缡敌泄ぷ手频耐保敌辛甘彻└啤H嗣窆绲墓…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对人民公社的历史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58年在轰轰烈烈的“大跃进”中诞生的人民公社,在走过了26年后于1984年最终解体。在这一时期中,中国农村的发展或停滞,中国农民的希望或苦难,都直接与人民公社制度有关。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亲历了人...  相似文献   

20.
“彭老总批给我看的尽是消极材料。尽给我送消极材料。”为了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经验教训,解决实际工作的问题,1959年7月初至8月上旬,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在江西庐山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