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山东省未成年人犯罪日趋严重,犯罪人数逐年上升,已成为当前山东省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列举了当前山东省未成年人犯罪的六个特点,分析了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四大原因,提出了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四大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日趋严重,犯罪绝对数呈上升趋势,犯罪性质逐步恶化,犯罪类型复杂多变,犯罪方式不断更新升级。一般认为未成年人犯罪可分为物欲型、暴力型、淫乱型、团伙型四大类型。从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来看,既有社会根源,又有环境影响,还有其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3.
犯罪源头-未成年人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逐年增多,危害日益严重,且呈现出新的动向与特点.而未成年人犯罪是犯罪的源头,要遏制犯罪,必须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从源头抓起,预防、治理青少年犯罪中的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4.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逐年增多,危害日益严重,且呈现出新的动向与特点。而未成年人犯罪是犯罪的源头,要遏制犯罪,必须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从源头抓起,预防、治理青少年犯罪中的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5.
浅谈学校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犯罪,又称青少年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并实施了危害社会、触犯刑律而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人的犯罪。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日益严重,危害程度不断升级。据统计每100名罪犯中就有近10名为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犯罪已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一道成为社会的三大公害,形势非常严峻。特别近几年未成年人犯罪集团化、低龄化趋势更加突出。因此,从各个环节入手,追寻对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分析,探求矫正谋略,是当前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探讨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探讨当前加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做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各方面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类型多元化、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成员团伙化、流窜化的特点。教育体制不完善和社会不良风气等是未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当前司法制度的一些缺失,给公安机关的打击处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鉴于未成年人犯罪在犯罪心理、犯罪原因及犯罪后的矫正等方面的特殊性,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尽量适用缓刑。我国刑法中的缓刑考察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应当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完善我国刑法中的缓刑考察制度。  相似文献   

9.
论未成年人的犯罪与刑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犯罪在当前刑事案件中占据一定的比例,但是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在刑事责任的认定和刑罚的适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根据刑法的基本原则和未成年人的特点,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不能适用死刑、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未成年犯罪人数呈现下降趋势,且占刑事犯罪总数的比例逐步降低,但是未成年人犯罪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不仅未成年人犯罪数量较多,而且低龄化趋势明显。城市外来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突出,未成年农民工犯罪占较大比例。未成年人犯罪类型多样化,其中涉性犯罪、网络犯罪上升趋势明显。这些新情况、新特点,给我国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带来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1.
目前,未成年人再犯罪率正逐年递增,有效遏制有犯罪前科的未成年人重新违法犯罪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要从未成年人再犯罪的内因和外因上综合治理,才能切断其犯罪根源,完善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是预防未成年人再犯罪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社会治理的关键因素在于把握人的心理规律,并利用这些客观规律应对挑战。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凸显,未成年人暴力犯罪事件日益增多,严重危害了我国的社会治安。心理分析从个体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入手,综合运用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多种研究结论,分析未成年人的发展特点,了解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过程,掌握其心理变化规律,进而探索未成年人犯罪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是防控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形成因素--典型个案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犯罪是我国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生活、学校教育、社会居住环境和情境不良因素的影响是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形成的决定性客观因素,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和减少未成年人形成犯罪的心理,走向犯罪。  相似文献   

14.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突出,构成对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严重威胁.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是世界性问题,其产生、发展具有多方面的诱因.应当注重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有效的综合预防与治理.  相似文献   

15.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形势日趋严峻,本文从分析产生这种形势之原因入手,对加强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发展形势,应使现有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同时还应借鉴国外的社会调查、前科消灭以及设立未成年人法院等做法,引入和建立其他新的机制,以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基本符合世界非犯罪化趋势的,然而司法实践中所产生的问题,折射出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尚存在很多不足.应借鉴域外的立法与实践,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犯罪非罪化制度.  相似文献   

18.
二次世界大战后,未成年人犯罪急剧上升,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呈上升趋势的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失控的表现之一,成为东西方国家当前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由此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控制立法.根据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实际情况,结合司法实践的需要,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构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独立诉讼程序,有利于矫正未成年人犯罪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对贯彻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挽救、教育和改造方针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是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希望所在。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 ,积极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 ,促进和保护他们的健康成长 ,将是我们顺利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 ,也是全社会从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者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 正确认识未成年人犯罪的新趋势和形成原因(一 )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新趋势1 .未成年人犯罪性质暴力化。目前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有从一般盗窃、聚众斗殴、寻衅滋事向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毒等性质严重、暴力程度高的犯罪…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堪忧。文章在分析未成年人犯罪成因的基础上,从预防与矫正的角度提出了对未成年人犯罪应采取的模式。建议制定《社区矫正法》,设立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专章;成立专门的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机构;组建专业的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队伍,建立有效的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