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试验,筛选的78(75)弱毒菌株,对小白鼠、猪作了安全性试验,对鸽作了毒力测定,其结果令人满意。 材料与方法 (一)菌种与菌苗 菌种为78(75)弱毒菌株;菌苗为78(75)弱毒冻干苗。批号:788605、788606、788607、788608、788609(内蒙古兽医生药厂生产),788701、788702(湖南兽医生药厂生产)。 (二)试验动物 健康猪为3~4月龄,宁黑与杜洛克或内江杂种,试前经猪丹毒血清培养凝集试验阴性者,来源于青铜峡市和中卫县养猪户;小白鼠、家鸽来源与要求同前。 (三)稀释液 氢氧化铝稀释液,批号为8503002,南京药械厂;氯化钠注射液,批号791013,宁夏制药厂。  相似文献   

2.
经试验证实78(75)弱毒菌株,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是好的。我们又将该菌株通过猪体传代和血液琼脂传代后,以小白鼠、家鸽和猪分别测定毒力及免疫原性的稳定性,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原猪丹毒78—78弱毒菌株是1978年从猪体分离所得的自然弱毒菌株。1983年以前在实验室条件下,经小白鼠、家鸽与猪进行了安全性、免疫原性及稳定性等系列试验,其结果均较良好。因此,于1984年采用78—78弱毒菌株制成了冻干菌,在区内的五个猪丹毒疫场和山东德州地区农村,对3500余头猪进行了田间试验,经过近期安全性和7~8个月的有效期考查,各试验点猪群均未见异常表现,也未发生过猪丹毒病。1985年初,用本菌种在北京市生药厂进行了6批次冻干苗中间试产,春防期间在江苏南通,湖南长沙、龙山,四川江津、江油和北京市郊区作了38744头猪的区域试验,其结果:本苗在南通、长沙和江津对约克、长白及其杂种猪,以皮下或肌肉注射法分别接种998头、108头和470头,各出现反应107头、10头和13头;在龙山对15455头湘西黑猪、北京郊区423头长白、荣昌、内江及其杂种猪,菌苗注射后,未见异常表现,以菌苗混饲喂服法,在江津和江油给约克、长白及其杂种猪群9734头和11556头投喂后,均未见异常表现。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测试了78(75)弱毒株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效力,同时还测试了78(75)弱毒株的免疫力产生期及免疫持续期,并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提供的GC_(42)和江苏省畜牧兽医所提供的G_4T(10)作对比,其结果令人满意。 材料与方法 (一)菌苗 78(75)弱毒菌湿苗(肉肝胃膜消化汤培养物);78(75)弱毒冻干苗(批号:788608、788609、788613,内蒙古兽医生药厂1986年6月生产);GC_(42)弱毒冻干苗(批号:85149-3,湖南兽医生药厂1985年10月21日生产);G_4T(10)弱毒冻干苗(批号:8535,兰州兽医生药厂1985年12月生产)。本试验测试了78(75)弱毒株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效力,同时还测试了78(75)弱毒株的免疫力产生期及免疫持续期,并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提供的GC_(42)和江苏省畜牧兽医所提供的G_4T(10)作对比,其结果令人满意。 材料与方法 (一)菌苗 78(75)弱毒菌湿苗(肉肝胃膜消化汤培养物);78(75)弱毒冻干苗(批号:788608、788609、788613,内蒙古兽医生药厂1986年6月生产),GC_(42)弱毒冻干苗(批号:85149-3,湖南兽医生药厂1985年10月21日生产);G_4T(10)弱毒冻干苗(批号:8535,兰州兽医生药厂1985年12月生产)。  相似文献   

5.
本项试验的目的在于明确78_(75)弱毒菌株能否顺利地适应工厂化生产及其各项检验;测试冻干苗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保存期;通过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品种猪群的区域试验,进一步考查本菌株制造的冻干菌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6.
我们用高温传代培养及在含有洗涤剂的培养基上传代培养的方法,分别培育出PTR及PC弱毒菌株,对该二弱毒株的主要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用二弱毒菌株进行了逐步扩大的田间免疫试验。  相似文献   

7.
从41株禽霍乱强毒菌株中,挑选出3株供致弱用菌株。经用不同方法致弱后,从致弱的菌株中挑选出用高温传代培养法致弱的PTR株及在含洗涤剂的培养基上传代致弱的PC株。 为了对所培育的二弱毒菌株的主要特性有一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为进一步应用二弱毒菌株制备菌苗进行免疫试验提供必要的依据,进行了有关的各项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采用PCR方法对湖南省分离的42株粪肠球菌的8种毒力相关的基因即溶血素基因cylA、明胶酶基因gelE、表面蛋白基因esp、胶原蛋白黏附素基因ace、聚集物质基因asa1、心内膜炎有关的抗原基因efaA以及2个假定毒力相关基因EF3314、EF0591进行了检测,并用平板法测定了这些分离株的溶血性和明胶溶解性。结果显示,24株粪肠球菌分离株普遍存在EF3314基因,检出率为100%;其次是efaA基因,检出率为92.9%;其他毒力基因gelE、ace、asa1、cylA、esp、EF0591的检出率为分别为88.1%、59.5%、52.4%、54.8%、38.1%、4.76%。菌株在绵羊血琼脂平板上以α溶血为主,而在家兔血琼脂平板中以β溶血为主,家兔血琼脂平板溶血的检出率(95.2%)高于绵羊血琼脂平板溶血的检出率(88.1%)。HN45菌株属于cylA基因阳性菌株却表现为不溶血,而19株cylA基因阴性菌株中只有YZ28菌株在家兔血琼脂平板上表现不溶血,HH57菌株在绵羊血琼脂平板上表现不溶血。5株gelE基因阴性分离株只有2株不分解明胶,37株gelE基因阳性分离株中,有32株分解明胶,5株gelE基因阳性菌株不能分解明胶。结果表明,这42株粪肠球菌中每株菌最少携带1个毒力因子基因,有些菌株最多携带7个毒力因子基因;菌株的溶血与明胶溶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并非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
禽霍乱是鸡、火鸡、鸭、鹅等多种禽类的一种重要传染病,对养禽业危害严重。有关本病的免疫问题,许多学者已从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在弱毒菌株方面,国外已有不少研究报道,包括CU株(原称CS-148株)、M-2283株、M3G株、链霉素依赖株以及K株、AV株等,其中CU株在美国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在国内,1560fo株  相似文献   

10.
将猪链球菌 2型制苗候选菌株SS2 1和SS2 H在血平板上连续传代至第 41代 ,并分别检测第 1代、第 11代、第2 1代、第 3 1代和第 41代菌株的菌落及细菌形态、生化特性、溶菌酶释放蛋白 (MRP)和胞外因子 (EF)等指标。结果 ,从第1代至第 41代 ,2株细菌的菌落及细菌形态、生化特性、MRP和EF均没有发生变异。这表明SS2 1和SS2 H菌株培养稳定性较好 ,使用限定代次至少可达 41代 ,可作为理想的疫苗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11.
1985~1988年,本试验从腹泻羔羊分离到大肠杆菌共95株,并对其中54株菌株做血清型鉴定,明确了分离菌株,其血清分属O_8,O_(101),O_(78),O_9四类O类型,其中O_8为主要O类型。采用MRHA反应和K_(99)单抗及F_(41)抗血清的直接凝集反应,鉴定出分离菌株表面携带有K_(99)或K_(99):F_(41)粘着素抗原。由此选出H_(8720)、H_(8724)、H_(8729)菌株,用乳鼠胃内投服试验和平板免疫溶血试验,测定出该3株菌具有产生热稳定性肠毒素的特性;且H_(8720)、H_(8724)、H_(8729)对实验动物和初生羔羊有致病作用。其它分离菌株皆能与6株菌株H_(8720)(O_8∶K_(99)∶F_(41))、H_(8724)(O_8∶K_(99)∶F_(41))、H_(8729)(O_9∶K_(99)∶F_(41))、BH_(871)(O_(101)∶K_(99)∶F_(41))、BH_(872)(O_(78)∶K_(99)∶F_(41))、Bj_(877)(O_(101)∶K_(99)∶F_(41))的抗血清发生强烈的凝集性和交叉性反应。上述结果均表明:自腹泻羔羊分离到的菌株是携带有共同抗原成份,即K_(99)或K_(99)∶F_(41)粘着素抗原的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2.
牛副伤寒在我州及全省流行很广,危害严重,不仅造成犊牛的大批死亡,而且成年牛也发病、死亡。其病原以病牛沙门氏菌为主,也有都柏林、肠炎、圣保罗等沙门氏菌。目前试用的氢氧化铝灭活菌苗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它与弱毒菌苗相比较,还有不足之处,如没有明显的交互免疫能力,免疫期较短,而且只能进行注射免疫。为了延长菌苗的免疫期,发挥活菌苗交互免疫的特性,扩大气雾免疫应用范围,我们在1977年11月7日开始了弱毒菌株的培育试验。现已培育738代,菌株毒力下降了99%,免疫性能尚好。气雾免疫试验安全有效,注射免疫在不加氢氧化铝胶的情况下还不安全。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淋巴管炎自14世纪就曾流行于地中海沿岸一些国家。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流行历史。自1873年Rivolta分离出本伪皮疽组织胞浆菌(Histoplasna farciminocum)以来已经过114个春秋。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美国、苏联、印度、苏丹、尼日利亚和埃及等国的兽医真菌学工作者都曾不断地致力于预防菌苗的研究、但由于本菌的生物特性复杂,直至今日未见应用于生产的弱毒菌苗。 我国养马地区不同程度地流行着本病,内蒙古和东北较严重,发病率为10~32%。个别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sfs A基因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利用Red重组方法构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94株的sfs A基因缺失株,分析野生株与缺失株在生长特性、黏附和入侵D F-1细胞及生物被膜形成等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通过动物试验,评价sfs A在APEC感染樱桃谷鸭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sfs A缺失不影响APEC94菌株的生长特性和黏附、入侵DF-1细胞能力,但缺失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明显下降(P0.000 1)。动物试验结果表明,与野生株相比,sfs A缺失株在樱桃谷鸭肝中的细菌载量显著降低(P0.05),而在肾、脾和血液中无显著下降(P0.05)。结果显示,sfs A基因的缺失显著降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其在肝中的细菌载量,推测sfs A基因可能参与APEC对宿主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5.
八株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逆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壤中分离到3个菌株,分别命名为KF、DY和LB1,从猪粪便中分离到5个菌株,分别命名为KH、K2X、KY1、LB2和LY3,通过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合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鉴定,并对分离菌的抗逆性进行了比较。经鉴定,KF、KH、K2X和KY1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LB1、LB2和LY3菌株为蜡样芽孢杆菌,DY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抗逆性比较结果显示,K2X菌株对温度比较敏感,其他菌株经60℃处理30min后不影响其生长;DY菌株耐酸性最强,能在pH3的胃液中正常生长;KY1菌株的耐酸性次之,耐胆盐能力最强,能在胆盐含量为6g/L的培养基和模拟肠液中正常生长。研究还发现,这8个菌株对共培养的大肠杆菌都没有抑制作用,只有KF、KH和LB2菌株对共培养的沙门氏菌分别有28.6%、27.0%和24.6%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6.
鸡败血性霉形体(MG)国际标准菌株MGS_6株,是我国各生物药品厂制备MG抗原和高免血清的标准菌株,现已大量使用。有个问题值得注意,特提出讨论。 S_6菌株进行平板培养时,基本上可见到四种菌落:小脐型,大脐型,小无脐型,大无脐型。当用此菌株对雏鸡进行人工感染,可见到临床症状;并且于第10天到30天皆可分离到本菌,其菌落特征皆为小脐型(脐直径小于菌落直径二分之一);挑选抗原菌种时,选取小脐型菌落纯化亦可得到吸附鸡红血球能力极强与标  相似文献   

17.
应用改良的生长凝集试验从大量羊种布鲁氏菌菌株中选育出1株理想的无凝集原菌苗菌株(编号M-111)。该菌株为粗糙型,弱毒性,且遗传性状稳定。用M-111菌株制造的活菌苗对绵羊作免疫试验证明,保护率达69.23~100%。实验室和田间试验证明,M-111菌苗接种绵羊不产生常规血清学试验(试管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诊断抗体,因而有可能解决因菌苗接种而干扰对动物的血清学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获得动物源乳酸菌并对其益生潜能进行评价,对蓝狐源乳酸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通过测定其生长曲线、产酸能力、对低p H和高胆盐环境的耐受性、在体外模拟胃肠道溶液中的存活能力、抑菌能力、抗生素抗性、对蓝狐小肠上皮原代细胞的黏附能力、抗氧化性及安全性评价了菌株的益生特性。将从蓝狐的肠道内容物中分离到的1株优势乳酸菌命名为ZJBF003,经菌落菌体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嗜酸乳杆菌。该菌株的产酸能力较强且在37℃培养时能迅速进入对数生长期;在pH为5的MRS培养基中耐受6 h时仍能保持较好的生长情况,在胆盐质量浓度为3 g/L的条件下至少可耐受6 h,且存活率接近70%,在人工模拟胃液和肠液中耐受3 h时存活率高于95%;对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对蓝狐小肠上皮原代细胞的黏附能力为(39.03±6.57)CFU/cell;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24.80%,表明菌株ZJBF003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小鼠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无毒副作用。这些特性表明,新分离的蓝狐源嗜酸乳杆菌ZJBF003株具有优良的体外益生性能,可作为潜在益生菌制剂材料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致病机制,研究了鸭疫里默氏杆菌培养滤液对鸭胚成纤维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鸭疫里默氏杆菌AF株的培养滤液能使鸭胚成纤维细胞形态发生变化,表现为细胞膜和细胞质逐渐丢失、核浓缩等;90%(27/30)的鸭疫里默氏杆菌临床分离菌株能液化明胶,具有致病性,培养滤液具有改变鸭胚成纤维细胞形态的生物学活性;10%(3/30)的菌株不液化明胶,无致病性,培养滤液无改变鸭胚成纤维细胞形态的生物学活性;经硫酸铵盐析、阴离子交换、疏水和凝胶过滤层析,从AF株培养滤液中分离获得分子质量约为55 ku、能水解明胶及改变细胞形态的活性蛋白质.证实,降解明胶的蛋白水解酶是鸭疫里默氏杆菌培养滤液影响鸭胚成纤维细胞形态的活性物质,可能是细菌的毒力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为研制更加安全有效且遗传背景清晰的鼠伤寒沙门菌(S.typhimurium)疫苗弱毒株,本研究首先构建了含缺失1 011 bp sseK1基因的重组自杀性质粒PREΔsseK1,利用重组自杀性质粒介导的等位基因交换技术,两步法筛选SL1344的sseK1缺失株。PCR、双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SL1344ΔsseK1构建成功。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表明,与亲本菌株SL1344相比,缺失株SL1344ΔsseK1保留了亲本株SL1344的血清型1,4,5,12∶i∶1,2,且能够稳定遗传缺失后的sseK1基因,生长速度及生化特性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小鼠毒力试验表明,SL1344ΔsseK1缺失株口服感染6周龄BALB/c小鼠的LD_(50)为6.63×10~8CFU,毒力较亲本株SL1344下降至0.048%。免疫保护效力试验显示,小鼠免疫后第14天血清抗体Ig G含量达到最高,运用鼠伤寒沙门菌野生毒株对免疫后第17天的小鼠攻毒有62.5%的保护率。以上研究结果表明,SL1344株sseK1基因缺失株构建成功,且遗传稳定,毒力明显降低,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为研究sseK1基因的致病机制及将其开发为更加安全有效的沙门菌弱毒疫苗候选菌株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