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证券强制仲裁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仲裁可分为任意仲裁和强制仲裁。证券强制仲裁是指证券纠纷发生后 ,依照法律的规定 ,或虽有仲裁协议 ,但缺乏当事人之间真正的合意而进行的仲裁。本文阐述了我国证券强制仲裁产生的原因 ,并指出我国证券强制仲裁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符合我国当时的客观情况 ,对解决证券纠纷、稳定证券市场秩序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 ,证券强制仲裁的缺点暴露无遗。因此对其完善已是势在必行。最后本文提出了对其完善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近期我国证券市场相继暴露出不少严重的市场违法、违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应当尽快建立和健全证券民事赔偿制度,以维护证券市场运行秩序,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建立证券民事赔偿制度应着重界定以下问题:1、终涉及证券的民事赔偿作为特殊侵权行为特殊处理;2、建立可行的证券民事赔偿额度计算方法;3、设立行政管理者对受损者投资者的法律权利告知义务;4、鼓励当事人通过仲裁程序解决证券损害赔偿纠纷。  相似文献   

3.
近期我国证券市场相继暴露出不少严重的市场违法、违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应当尽快建立和健全证券民事赔偿制度,以维护证券市场运行秩序,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建立证券民事赔偿制度应着重界定以下问题:1.将涉及证券的民事赔偿作为特殊侵权行为特殊处理;2.建立可行的证券民事赔偿额度计算方法;3.设立行政管理者对受损害投资者的法律权利告知义务;4.鼓励当事人通过仲裁程序解决证券损害赔偿纠纷。  相似文献   

4.
证券诉讼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建立、证券纠纷频繁发生而相应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型诉讼形式.但它只是一种专门诉讼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法理上的依据.证券诉讼自身的种种特质为法律的适用增添了难度,同时对适用法律亦有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奠基阶段",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证券市场,在许多方面还不够规范和完善,有些制约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良性运行和其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完善证券市场监管制度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关健词:市场经济;证券;监管  相似文献   

6.
相同中立者仲裁中的调解制度已成为我国仲裁机构的一贯的解决纠纷方式,我国《仲裁法》对此制度也未予以反对,但长期以来理论界对其存有质疑。相同中立者仲裁中的调解制度面临着混淆论、侵害论和危险论的挑战,但其本身也具有方便纠纷解决的各种优势。仲裁与调解有着共同的基础:意思自治,因此我国立法应当在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基础上坚持并完善此制度,以促进纠纷合理顺畅地解决。  相似文献   

7.
我国证券内幕交易表现出主体多元化、行为交叉化、交易隐蔽化的特点。内幕交易损害投资者利益,破坏证券市场环境,导致证券市场投资信心缺失,严重阻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依法规制证券内幕交易,应当确立证券内幕交易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实行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倒置;法官在差价法和获利法的基础上综合各种因素行使自由裁量权,确定证券内幕交易的损害赔偿数额;通过强化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方法完善我国证券内幕交易禁止制度。  相似文献   

8.
仲裁作为解决纠纷的非官方渠道,其生命力在于当事人自愿.自愿使得仲裁有可能开始并持续进行,最终有效地解决当事人间的纠纷.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是仲裁程序的起点和履行裁决必要而充分的条件,因此是仲裁立法的重心.从规范和实务方面充分地贯彻自愿原则,需要对仲裁协议的本质、形式.内容,效力有效全面的认识.对仲裁协议的分析有助于为修订立法提供可能的借鉴,以完善我国的仲裁体制,对总结和积累仲裁实践经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证券纠纷的特殊性和我国证券纠纷解决机制运行中的实际状况 ,从解纠方式 ,证据规则 ,必要律师费用负担和法律适用四个方面 ,为完善我国证券纠纷解决机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竞技体育领域,出现了体育争议数量逐年增加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的体育法制不够健全有关.从我国的体育实践出发,以<体育法>为立法依据,以<仲裁法>为基础,设计体育仲裁程序规则,明确仲裁的适用范围,采用强制仲裁与自愿仲裁相结合的二元仲裁模式,构建与国际体育接轨、反映体育专业特点、适合中国国情的体育仲裁制度,是解决体育纠纷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仲裁和调解相结合是一种复合型纠纷解决方式,相较于诉讼、仲裁、调解等传统的纠纷解决方式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因此在世界范围内被广大的当事人所认同,逐渐从中国独创的一个特殊的程序安排发展成一种普遍为各国所采纳的纠纷解决机制.同所有的纠纷解决机制一样,仲裁和调解相结合制度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而这种发展就是对该制度理论和实务操作的不断总结和创新.笔者在本文中就仲裁和调解相结合的理论、实务两个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并由此提出了关于我国仲裁法中对于仲裁和调解相结合制度相关规定的一些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七条第三款规定:“经济合同的无效,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也作出了类似的规定,其第19条第2款规定:“仲裁庭有权确认合同的效力。”笔者认为这两款规定与目前我国司法实践相矛盾,不尽合理。对有些合同,仲裁机构是无权确认其效力的。笔者拟对此问题提出一些浅显见解,以求教于同仁。一、仲裁机构的民间性质(劳动争议仲裁和农业承包合同纠纷仲裁除外),决定了仲裁机构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并无强制管辖权。对有些合同纠纷,仲裁机构无权仲裁,也就无权确认这些合…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缺陷 ,导致各种证券违法违规事件屡屡发生 ,而股市欺诈已经成为目前困扰我国证券市场有序发展的一块毒瘤。它严重侵犯了股东的利益 ,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信誉。因此 ,完善我国证券制度已成为规范证券市场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成为深化司法领域改革的重要课题。调解与传统的诉讼、仲裁制度相比,具有简便高效的优势,能够有效节约中小投资者的纠纷解决时间和费用,也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一环。《期货和衍生品法》第五十六条亦确立了强制调解制度。文章在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期货和衍生品纠纷调解机制发展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期货行业现状和《期货和衍生品法》的相关规定,探寻我国期货和衍生品纠纷调解机制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15.
1998年12月29日新中国第一部证券法诞生了.这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进入了法制轨道,对保障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我国台湾地区较早建立证券法律制度,并在立法及实际运用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本文将大陆《证券法》与台湾地区证券法律制度进行比较,以促进海峡两岸证券市场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6.
知识产权与仲裁制度的结合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关于知识产权纠纷的可仲裁性问题,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规定,其本身就属于国家选择的层面。我国可以根据我国的经济社会制度环境等问题对其范围进行限制,但不应限制过多。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方式的多元化与仲裁机构的专门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我们应该加强知识产权仲裁机构的专门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纠纷的仲裁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知识产权纠纷越来越多,诉讼已经无法满足多元化解决纠纷的需求,仲裁、调解等纠纷解决方式大量涌现出来,对比以诉讼方式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不足,以仲裁方式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有很多优点。但目前在我国,尽管仲裁机构得到一定发展,也以仲裁方式解决了一些知识产权纠纷,但诉讼依然是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主要方式。今后应创造更多条件,让仲裁、调解纠纷解决方式在解决知识产权纠纷中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证券市场初建时期,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我国证券法规定只允许证券现货交易,禁止证券信用交易.这一规定,虽然有效地限制了过度投机,避免造成证券市场的风险,但同时也付出了牺牲市场活力的代价.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规范化程度的提高,证券信用交易进入证券法修改的议事日程中.从长远来看,对于沟通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以缓解和释放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也是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的挑战要求对知识产权提供完善的保护,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予以有效地责任追究和制裁。仲裁机制能适用于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解决,且有其独到的优势。但是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是否有可仲裁性在法学界有争议。从可仲裁性的扩大化趋势分析,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是不可否认的。在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必将通过仲裁解决,以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的充分保护。  相似文献   

20.
我国证券已经走过了十几春秋,在这十几年发展过程中我国证券市场取得了很大的辉煌成就。但是,在这过程中也出现了内幕交易这种违规行为。文章对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定和控制进行分析,说明虽然我国法律对内幕交易的控制尚有不足,但通过完善法律,我国证券市场的未来还是无限光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