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申请再审,中级法院不予立案再审 河池市金城江区五圩镇平桥村拉腊生产队多年耕种的一块土地因为权属问题,与该镇平桥村委会之间起了纠纷。双方各执一词,都认为自己才是这块土地的主人。该案经两级法院审理,已经终审判决。近日,记者对这一案件进行了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2.
当事人双方都持有争议土地的权属证书,在无法肯定权属证书真实有效的情况下,如政府部门已对一方当事人提出的土地权属争议立案调查,应当先由政府进行处理。另一方当事人此时以政府颁发土地使用权证的行为违法,侵犯其合法权益为由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宜受理。  相似文献   

3.
《人民调解》2009,(2):32-32
我是湖南省基层司法所一名所长.最近在调处山林权属纠纷时。遇到这样一种情况:甲乙双方争执一处山林权属.甲方有1982年的山林权证,四至范围与争执地一致.乙方也有1982年的山林权证.四至范围与争执地一致.但乙方同时出具了1953年的土地房产所有证。四至范围与争执地一致。在讨论处理意见时。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甲乙双方重证.应当根据1992年7月14日函策字[1992]165号及《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第十一条之规定双方各半;  相似文献   

4.
《中国版权》2021,(1):16-23
2020年,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共受理著作权纠纷案件1350件,同比上升了50.5%,其中,—审著作权纠纷案件510件(著作权合同纠纷493件,著作权侵权及权属纠纷17件),二审著作权纠纷案件439件(著作权侵权纠纷417件,著作权权属纠纷88件,著作权合同纠纷34件),其他案件401件。2020年,共审结著作权纠纷案件1274件,其中,一审著作权纠纷案件424件,二审著作权纠纷案件448件,其他案件402件。一年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顶住收案大幅增加的压力,较好地完成了案件审判工作,现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案例向大家介绍。  相似文献   

5.
农村集体财产纠纷解决模式主要包括诉讼、仲裁、行政处理、调解、和解、信访等方式,这些解决模式于实务中各有利弊,纠纷当事人往往从自己利益角度出发进行选择。然而,为了切实地保护农村集体及其成员的利益,农村集体财产所有权和使用权权属纠纷由行政机关解决不妥,应由法院作为民事纠纷直接受理;土地征收标准纠纷不应以行政方式解决且产生终决性效力,应界定为民事纠纷,赋予法院享有此类纠纷的最终决定权;集体财产收益分配纠纷应明确引发纠纷的集体财产分配方案属于一种特殊法律行为类型,法院应受理此类纠纷。同时,现行农村承包纠纷仲裁存在的弊端甚多,应将其纳入《仲裁法》的仲裁范围。  相似文献   

6.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的新益源矿业公司(以下简称新益源公司)的探矿权在矿产权属有争议、尚在法院保全查封期内、新益源公司负责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承德中院)变更给天泰公司,而承德市国土资源局依据承德中院执行局的协助执行通知将探矿权变更过户.《法律与生活》杂志2016年6月下半月刊登载的《矿产之殇》一文,详细地报道了这起探矿权纠纷的始末.  相似文献   

7.
城镇房屋建造实践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即一方以房屋宅基地使用权作为房产投资,与他人合伙建造房屋。由于双方所订立的协议过于简单,房屋建成后,双方为产权发生争议,诉诸法院。这种因以宅基地使用权为投资而产生的产权纠纷,一般具有下列特征:一是房屋宅基地是城镇国有土地,即宅基地所有权属国家所有;二是争议一方仅以宅基地使用权(有时含建筑许可证)作为房产投资份额,其他建房费用均由他方承担。我国《宪法》第10条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土地管理法》第2条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该法同时  相似文献   

8.
与中国的专利无效制度相比,美国的专利无效制度是多元化的,包括多种无效专利权的方式。在美国,无效专利权采用双轨制,既可以通过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的行政手段无效专利权,也可以通过法院提起专利权无效诉讼。一、通过行政手段无效专利权在美国,通过行政手段无效专利权包括两种方式:单方再审制度(Ex Parte Reexamination)和双方再审制度(Inter Partes Reexamination)。从字面上讲,两个制度的区别在于:单方再审是对专利权存在争议的双方中的一方参与的再审;  相似文献   

9.
一、案情简介位于某村五组打谷场东侧、机耕路南侧,东西长10米,南北宽2米,计20平方米的土地,在1984年前由吴某使用。1984年初,陆某与吴某自行协商,该地由陆某作开排水沟之用。2000年4月,吴某要求调回该土地,并将该地上的排水沟填平,致陆某承包地排水受堵。同年10月10日,某村村民委员会根据双方的纠纷,对该土地的权属进行了调查,并作出确认:系争土地的使用权未确权给本村任何一位村民,属于村民委员会调配使用的土地,吴某在1984年前对该地耕种行为和以后吴某将该地调给陆某使用等行为均无法律根据,不予认可;并明确确定该地作农田基本设施的排…  相似文献   

10.
论建筑物区分所有形态之下小区停车位的权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区停车位权属纠纷,历来是业主与开发商争议的焦点之一。双方往往各执一端,抉择不下,导致纠纷愈演愈烈。纠纷争议主要集中在车位的权属问题上,即小区停车位属于业主共有还是开发商所有。2009年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为此类纠纷的处理提供了解决思路,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拟以《解释》为依据,从分析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构成人手,来探讨如何界定建筑物区分所有形态下小区停车位的归属问题,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一位老者因采摘杨梅从树上跌落,经抢救无效死亡。死者近亲属将村委会告上法庭,法院一审判决村委会承担5%的赔偿责任,二审维持原判,再审改判村委会不担责。这起发生在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红山村的民事案件,案情并不复杂,却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并引起最高人民法院的关注。2020年1月21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广州中院)对该案再审宣判次日.  相似文献   

12.
一、现实考量:全市法院"服判息诉、终结纠纷"的总体情况本次调研主要以2008年至2010年全市基层法院一审、再审及中院二审及民事再审审结的案件为研究对象。(一)一审案件上诉情况一是在结案数量逐年上升的情况下,上诉率总体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二是上诉率水平较低。全市法院三年来的平均上诉率为5.76%,远远低于2010年全国法院12.6%的平均上诉率;三是各法院一审上诉整体情况存在不平衡现象。(二)案件申诉、申请再审情况1.一审裁判案件申诉、申请再审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自1990年10月1日实施以来,已三年有余.其理论、实践均日益走向成熟;但丰富的实践在不断提出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对这些新理论问题的探讨、解决,必将会有力地推动行政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下面,笔者试图对自己在审判实践中遇到的理论问题作一归纳,以期收到抛砖引玉之效.一某生产队与林场发生果园权属争议,县政府作出处理后,生产队里大部分社员不服,要求向法院起诉;作为生产队法定代表人的队长及少数社员则服从处理,不愿打官司,队长也不愿委托其他人来打官司.于是,不服县政府处理的社员,便自选代表,向法院提起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物权法》制定前后,地下车库的权属问题一直是理论及实务界争议的焦点之一。本文在对各种地下车库确权理论进行评析的基础上,采用"容积率"标准和"利益权衡"原则确定地下车库的物权归属。此外,本文创新性地引用了"以建筑物实心地基底端水平线为界"这一全新的划界标准,厘清了土地使用权与地下空间使用权的空间界限,从而清晰地确定了利用不同土地权利类型所建地下车库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15.
关注1法院应予受理的五种情形对农民已经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后,因其承包经营权被侵害而提起的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其中包括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侵权纠纷等纠纷案件。对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引起的争议,人民法院也应当依法予以受理。(第1条)  相似文献   

16.
土改房屋确权类纠纷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原始资料往往欠缺不齐,造成在认定土改房屋权属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难点和争议。土改中,家庭成员以个人名义登记取得的房屋是属其个人所有还是家庭成员共有,对此类房屋权属,应从公平原则出发,参照土改政策,并结合长期的历史使用情况,实事求是地加以认定。正确处理析产继承案件的关键在于对被继承人遗产范围的正确界定,而本案界定遗产范围的关键就是对土改房屋权属的正确认定。  相似文献   

17.
仲裁(本文均指商事仲裁)是争议双方自愿将私人争议提交民间第三者裁断,并有义务执行仲裁裁决的一种纠纷解决制度,这种民间性的纠纷解决由于受国家强制执行力的保障而具有所谓"准司法性"。仲裁不仅对于当事人而言,是一种简便、快捷、经济、保密的纠纷解决途径,而且对于政府而言,也具有缓解法院压力,减少纳税人的负担,化解社会冲突方面的价值和优势,  相似文献   

18.
吴敏 《政府法制》2006,(10):24-25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呈逐年上升趋势,征收征用农民土地的行为时有发生。在征地过程中,因违法占用农民土地的行为及征地补偿款分配不合理而引发的纠纷逐年增加。权益受到损害的村民与村委会或村民小组产生纠纷后,或者直接向法院起诉,或者上访,甚至闹事,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正确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农村的征地及补偿费分配纠纷,对于公平、公正地保护每一个村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期,接群众举报,本刊记者对山西省方山县大武镇举人头…  相似文献   

19.
在意思自治的审判模式中,当事人平等地享有诉权,争议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就自己与对方当事人的民事纠纷如何处理提出自己的主张,并有权将其具体主张提请法院进行审判,这就是当事人诉权的行使。因为诉权行使的审级不同、诉权行使的当事人不同,诉权相应地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分别为起诉权、反诉权、上诉权和申请再审权,其中,当事人的起诉权是诉权最重要、最典型的表现形态。从诉与审判的关系角度来看,无诉即无审判,“当事人诉权的行使其意义不仅是引起法院的审判,还在于它对审判有着彼此制约的关系,这种制约不限于诉讼中的某一点,事实上它存在于审判的全过程”。①再审程序虽然不是民事案件的必然程序,但它与一审、二审程序一样,都是法定的诉讼程序,虽然各自所处的完全一致的。因此,从审判权的行使须以当事人行使诉权为前提这个角度来看,再审程序启动权作为民事诉讼当事人依法享有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其在本质上与起诉权、上诉权并无二致。纠纷发生后,利割关系人不诉至法院请求国家公权力介入解决纠纷,则法院不主动依职权启动一审程序;一审裁判作出后,当事人不依法上诉的,二审程序也就无从系属;同理,在裁判生效之后,若是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没有依法申请再审,则其享有的再审启动权应视为被其放弃,此时其他主体无权启动再审程序(除非案件涉及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20.
陈丹 《人民司法》2012,(11):70-7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城市规模日益扩大,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动产交易和权属变动频繁,大量的不动产纠纷被起诉到法院。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一)项规定:"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