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是用人机制的竞争。组织部门在选人用人上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必须增强人才意识,在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管理等方面积极创新。 选拔人才方面,要树立"人事共赢"的选拔理念。在传统的用人习惯中,往往强调个人  相似文献   

2.
纵观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兴衰进退,无不与用人息息相关。任贤则兴,用佞则衰;得人才者昌,失人才者亡。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其实就是一部人才使用史。 我国最早的人才概念,出自《诗经·小雅》中的"菁菁者我,采育林也。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诗中用茂盛的生命来比喻茁壮成长的人才,这是我国"人才"(古时"材"才"通用)一词见之与文字的最早记载。其后,中国人才思想随着历史演化而进步,用贤经验随着时代进步而丰富。  相似文献   

3.
《世纪行》2020,(7)
正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出"科技十条""新九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出台《关于进一步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的指导意见》赋予单位要素配置自主权,大力实施人才工作支持营商环境建设"六项举措"、"123"企业家  相似文献   

4.
<正>70%用人原则,也叫糊涂用人智慧,是日本著名跨国公司"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发明的。他这种独特的用人思想,能够有效地处理和解决用人中的矛盾,因此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和实践运用贡献巨大。松下认为,70分人才有着独特的优势。首先,他们很容易融入团队。与顶尖人才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同的是,70分人才因为认识到自己的  相似文献   

5.
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关键是为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用人机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但在用人机制上要与国际接轨,许多领域的机制与体制也要继续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6.
人才,历来都是成就功业的关键困素。善用用人者,无论是驰骋疆场,亦或是纵横尘世,都能够取得骄傲的功绩;反之,不善于用人,自以为是,伴随其  相似文献   

7.
<正>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明确提出了干部队伍年轻化的要求,并一直延续至今。然而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火箭式"违规提拔现象一段时间以来时有发生,更有一些地方和单位为了达到领导班子年龄结构的要求.降低选人用人标准或揠苗助长,甚至将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搞"一刀切",既造成了人才浪费,也不利于年轻干部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古今中外,有作为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无不重视人才的开发和使用。革命家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军事家说:“战争胜负,命在于将”,因此“置将不可不察”;企业家说:“人才就是效率,人才就是财富。”总之,无论搞政治,搞军事,还是搞经济,无论是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还是共青团干部,凡是想成就一番事业,在各自领域中有所作为,就不能不讲究“用人艺术”。提高共青团干部的用人艺术,更有实际意义。因为团干部的用人能力,将决定着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和使用人才的能力。为此,针对当前共青团干部的实际,我们编发了一组有关共青团干部用人艺术的文章,陆续刊登,以飨读者,并真诚地希望它能在实际工作中对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人才选拔过程中,识人有误,察事不明,用人失当,以致贤才落选,庸才被用,这除了世事复杂,人心多变,识辩之难外,人才选拔工作往往还受到来自许多方面的阻力和干扰,导致选拔工作“难产”,甚至失败。如何减少或消除人才选拔机制的阻力,是我们需要认  相似文献   

10.
<正> "坚持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干实事的人吃亏、不让长期在一线埋头苦干的人吃亏的用人导向……"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吹响新疆跨越式发展人才"集结号"》一文中,提出"三不让"的用人导向(见6月17日《人民日报》11版)。关注老实人,不让老实人吃亏,是我们党的先进性所决定的,也是我党选人用人的重要原则。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要求全党同志"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邓小平同志也说过,善于发现、团结和使用老实人,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  相似文献   

11.
云溪子 《小康》2012,(11):102-103
用人,并非不可以举亲。任人唯贤,要求的是以"贤"作为选人、用人的唯一标准。若贤者中有汝之亲者,当然也是可以任用的"任人唯贤",是古往今来倡导的用人原则,也是众人拥护、企盼的"吏制"基本原则。但是,古往今来真正任人唯贤的时期并不多见,只是历史长河中的几朵浪花而已;真正实  相似文献   

12.
路杰 《新东方》2004,(5):9-12
领导的用人就像“投桃报李”,领导者愈是能够发现、爱惜、尊重和使用真正的人才,他所得到的回报就愈是丰厚。当然,所谓真正的人才,不仅仅是专业技术人才,而更应该是具备潜质的领导人才。这样,才能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上扩展用人的收益,降低用人的成本。 一、用人成本 用人成本由人才的潜能、在他身上的投入和他在所任用岗位上的产出三要素构成。用人成本的大小取决于潜能、投入与产出三者之间的边际报酬。用人的本意是要降低用人成本,取  相似文献   

13.
春秋时期是礼制的社会,"礼"具有约束社会和个人行为的规范作用;春秋时期的用人思想是以"礼"为基础,根据相应的标准和需求在贵族阶层内部选拔优秀人才。战国时期,王权崩溃,多数国家之间长期处于战争状态,生存问题异常迫切,用人追求急切的利益,法家人物和军事人才受到青睐。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价值观发生了根本改变,其表现形式是从崇尚礼制到法制,从尚古守旧到创新,一切以快速富国强兵为核心。  相似文献   

14.
王洲洋 《政策》2012,(11):85-86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大力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优化选人用人环境";"推动人才工作重心下移,优化人才成长和发展环境,努力把我省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这些论述,阐述了人才对于建设富强、创新、法治、文明、  相似文献   

15.
古语云:“治天下者,以人为本”。纵观古今中外,得民心者得天下,广招人才为之所用者国运昌盛。在我国加入WTO,跨入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选准、选好大批德才兼备的各类人才,尤显紧迫、重要。竞争上岗,就是党和国家在选才用人制度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并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作了明确规定。选人用人制度以党内规章的形式固定下来,这还是第一次。事实表明,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已是我们当今发现人才、选拔人才、招揽人才的科学之法。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首要的是人的和谐。人的和谐,关键在"三支人才队伍"(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和谐。其中,党政人才队伍的和谐至关重要。而党政人才队伍是否和谐,主要体现在选人用人是否和谐上。正确把握知人规律是用好人才的基础,开阔选人视野是选准人才的条件,优化用人环境、完善任用机制是善用人才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加入世贸组织后,适应需求的热门行业、热门职业存在大量就业机会。首先是涉及到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新材料科学、空间科学、软科学等各领域的行业备受青睐;其次是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具有涉外知识、通外语和擅长商务谈判的人才、学有所长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涉外律师人才最受宠爱;金融、保险、财务管理会计师,国际化的经贸人才,成为用人部门的首选。  相似文献   

18.
张波 《重庆行政》2018,(2):59-61
正"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尤其高层次人才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及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其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人才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选贤任能,认为选人用人与人才政治引领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全局性发展。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将人才作为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依靠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  相似文献   

19.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就传统的选人用人方式而言,一个干部是否德才兼备、政绩如何、口碑怎样,不是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来认可,而是由小部分领导干部甚至"一把手"界定。这样的干部选拔任用办法,使"暗箱操作"、"拉票贿选"、"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有了可乘之机,根本原因是没有充分有效地发扬民主。2008年5月,被确定为"陕西省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县后,旬邑县委坚持以扩大民主为导向,以改  相似文献   

20.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识人用人和人才 队伍建设的最高境界,也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转变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对于人才的培养、生成 使用和人才队伍整体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要转变对"人才"基本含义的传统认识, 拓宽"人才"的涵盖外延。以往人们认为,人才 就是人才,现在不是人才的以后也不会是,人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