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城镇化道路在“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两种模式上发展,各地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基于人口、土地、环境三者协调发展的城乡统筹与“三化”并进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实现农村资产的确权化与资本化、推进全面的均等式的城镇化建设与促进大中城市、小城镇的协调发展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农村城镇化问题日益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而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民—国家关系问题日益凸显。基于相关史料与数据,通过研究不同时期"发展干预—农村城镇化—农民、国家关系"三者的关系,发现农民-国家关系变迁与其不同时期的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与发展干预理念密切相关,在符合其发展规律的发展干预理念下,农民-国家关系呈现双向互动的良好增进机制。在当今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此研究对如何实现农民-国家关系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村"就地城镇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出路。目前,我国农村"就地城镇化"面临着思想认识有误区、产业支撑乏力、制度二元化明显、权责匹配性差等困境,成为"就地城镇化"必须克服的难点。未来,农村"就地城镇化"的重点在于农业产业化,必须将其放在核心位置。基于难点和发展重点提出的农村"就地城镇化"的思路导向,将加快我国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我们党对城镇化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升华,从十六大"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到十七大"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到十八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推进",再到今年三月十六日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党和国家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定位不断提升,愈来愈细。新型城镇化建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每一座城市是一首正在演奏的乐章,是人类文明传承与进步的载体.俗话说,一座完美的城市,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要求,这为城市治理发展方向提供了前进指针,也为现代城市的管理工作明确了顶层要求.  相似文献   

6.
王立新  吴良刚 《湖湘论坛》2015,28(2):129-134
现代产业体系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新型城镇化为现代产业体系的载体。现代产业体系与新型城镇化必须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否则会迟滞双方的共同发展。实证发现,湖南省仅长沙市实现了现代产业体系与新型城镇化的优质协调发展,其他城市两者的协调度较低,多数城市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速度快于城镇化的速度。因此,加强统筹规划,调整土地利用战略,进行制度创新,协调两者的发展速度,有促于湖南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的目标,同时指出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紧密相关,如何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时代课题。农村城镇介于乡村和大中城市之间,既有别于农村和大中城市,又具有农村和大中城市的某些特点。农村城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中间媒介作用,能够有效调节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之一。推进农村城镇化要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及其与商品市场的协调发展,对我国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在梳理两者协调发展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协调发展函数,结合面板数据对其协调发展度进行了测算;并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对省际间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揭示空间分布特征与发展差异。发现:西部地区商品市场与城镇化具有高度的协调度。总体而言,呈现较为平稳的演进态势。其中,区域空间差异表现为高协调发展度省市区包围低协调发展度省市区的"反S"型空间格局;省际空间差异为绝对差异不断高于相对差异。  相似文献   

9.
正一、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城市群和湾区化是新时代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导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表明城市群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也是拓展发展空间、释放发展潜力的重要载体。2010-2015年,我国城市群的常住人口占全国的比重由65.1%上升为69.4%,新增城镇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为86.1%,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们应该总结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国情,在城镇化建设中,坚持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城镇与生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我们认为,中共马鞍山市委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马鞍山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组团式、网格化、田园城市发展模式",具有新型城镇化的特征,既体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精神,又避免了城市"摊大饼"扩张模式带来的弊端,利用了我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约束因素主要有土地资源稀缺、农村人口的规模与素质不理想、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等方面。基于这些约束因素,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道路选择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一是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二是有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三是充分考虑农村城镇化的相关条件和制约因素;四是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走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实发展道路,要重点发展中心城市和中心镇,城镇建设应强调结构特色化,城镇建设资金的解决应走来源多元化之路,还应充分强调土地使用集约化。  相似文献   

13.
从1998年到2013年,我国经历了由城镇化的提出到快速发展的不同阶段,基本秉承由"城"到"市"的建设路径,促使我国城市化率快速提升,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带来了城镇发展与市场、产业以及人的城镇化等不相协调的问题。其中,村落习俗和传统惯习未得到足够重视,出现了旧"惯习"与新"场域"的矛盾。充分利用结构化习俗的维系力,通过乡间集市与新型农村社区的双重聚合,在现代型"惯习"引导下重构社区化生活"场域",走由"市"到"城"的城镇化道路,是实现"新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楚天主人》2013,(9):13-13
<正>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富强湖北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深入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推进"三化"协调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促进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建设工业强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建设农业强省;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通过对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SWOT分析,论述了河南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加快河南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一是优化城乡结构体系,形成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二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的承载力;三是理顺农民进城的渠道;四是统筹"三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爱红 《重庆行政》2014,15(5):67-69
正我国最近几年来一直积极致力于城镇化建设,目标明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根据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点,城镇化无论怎么发展,乡村总是存在的,而且,与城镇化同步进行的还有我们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对于农村的现实情况,要消除目前存在的"四化同步,农业是短腿;全面小康,农村是短板"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多渠道着手。而对农村来  相似文献   

17.
实现乡村现代化和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百姓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目标,也是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题中之义。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推进解决"三农"问题、增强乡村发展活力、促进我国乡村现代化的综合之策和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正>分类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有利于聚合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投资针对性,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目前,小城镇分类发展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够到位、规划布局不尽合理、分类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为此建议:一、切实提高对小城镇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一是充分认识小城镇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环节。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重要载体,又是重要动力。要加快  相似文献   

19.
培育新生中小城市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工作时明确指出,"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推动一批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设市,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当前,我国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加快培育和发展新生中小城市,可以有力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和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是我们党和政府新形势下确立的国家重大战略。我国正处在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正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客观上需要发挥国防工业优势,通过军民融合助推新型城镇化。这有助于优化城镇布局和空间结构、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乡建设协调发展。为了更好地使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助推新型城镇化,有必要破除军民相互分割的建设模式、发挥好战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理顺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