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中国西南国界线变迁与跨界民族身份认同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会本能地从民族主义的角度来看待自身和外部世界,其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就是民族主义.美国亦不例外,不仅如此,民族主义在美国是很有影响的.应当说,美国的独立战争实际上就是民族主义的产物,美利坚民族要摆脱大不列颠民族的统治与压迫.而从美国建立至今,美国民族主义则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文章将在简要探讨美国民族主义特征的基础上,具体论述美国民族主义的形成及其发展过程,并由此总结出一个扩张主题.  相似文献   

2.
如何认识当前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宣 《人民论坛》2012,(3):34-35
民族主义热度:观点与主张:民族主义是民族共同体成员对本民族的热爱和对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追求与理想。中国当代民族主义抵制崇洋媚外心理;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建设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3.
杨华 《人民论坛》2011,(8):220-221
大俄罗斯主义是俄罗斯民族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宣扬俄罗斯民族"优秀论",是俄罗斯民族主义扩张性、殖民性的集中体现,在苏联时期成为影响苏联族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以俄罗斯民族为中心;维持俄罗斯联邦和民族的特权地位;推行俄罗斯化政策;美化沙俄侵略行为。它对未来俄罗斯的政治走向和民族政策也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民族主义思潮的主流是积极的,且在现代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也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重视;但民族主义也有其非正常和非理性的部分。青年群体容易受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不健康的民族主义思潮会对青年"国家—民族"政治观念的形成产生恶劣影响,健康的民族主义思潮对青少年形成理性的"国家—民族"观念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正>安倍的民族派民族主义已经基本上脱离了日本的国情和实际,而怀着虚妄而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精神,很容易将日本带入歧途日本亲美、反共的民族派民族主义一枝独秀日本的民族主义多种多样,有主张日本民族自立,反美的左派民族主义(革新民族主义);也有亲美反共的民族派民族主义;还有反美反共的新右翼民族派民族主义;赞美战前民粹型民族主义等。2013年,日本其他各种类型的民族主义势力表现都不太明显,唯独亲美、反共的民族派民族主义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6.
历代王朝处理民族关系有三个支点,即政治上"因俗施治",经济上"天下主义"和文化上"华夷之辩"。这三个支点,深刻影响着历代王朝的民族关系和中华民族走向,对做好当前民族工作有重大的启迪意义:要因地制宜地开展民族工作;要维护民族团结,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共同奋斗;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狭隘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世界历史",揭示了民族发展、消亡的未来趋势,阐述了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关系。在当今民族主义日益凸显的全球化时代,我们只有立足于世界交往,超越民族狭隘性,坚持真正的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即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结合,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全球化时代民族主义的存在与凸显;我们只有真正依托全球化,提升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在全球化进程中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8.
刘泓 《人民论坛》2013,(3):20-21
因民族主义而引发的各类问题仍然难以呈现下降态势,民族主义并非是全球化所能取代的过时的观念2012年的世界,强权的扩张、族裔集团利益的冲突、民族国家之间文化传统的渗透与反渗透……此类影像接踵映入我们的眼帘。作为认同"我们"利益、排斥"他者"的社会思潮与实践,民族主义一次次用不争的事实告诉我们,今天仍然还是它舞动"双刃剑"的时代。挑战世界国家格局:国家民族主义频现张力  相似文献   

9.
《贵州民族研究》2012,(4):197-202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文化"的民族主义:论现代儒家思想之"新开展"//暨爱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6西汉儒学改造对中华传统民族观的影响//李克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6  相似文献   

10.
徐鸣 《人民论坛》2015,(8):29-31
国家主义派的理论主张大致分为三个主要部分:首先是民族主义的诉求,寻求民族独立与民族崛起;其次是国家主义,国家主义同时体现了民族主义政治上建国的激烈要求,也表达了在国家构建上的主张;最后是全民政治的理想。可以说,国家主义派很好地表达了一个民族在寻求民族崛起和国家建设方面的建设性蓝图。  相似文献   

11.
《今日民族》2016,(2):46-46
正在《读书》2016年2月即将刊登的《"民族问题":必须澄清的几个认识》一文中,作者关凯(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宣部思想政治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对"民族问题"这个民族工作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做了几点阐述。关凯认为,"民族"是一种社会分类,本身并不构成"问题",而我们通常的"民族问题","实质上源自作为意识形态与社会运动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2.
徐学 《台湾研究集刊》2003,5(2):20-25,33
从三方面分析了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对当代作家余光中的影响 :一、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感与责任感 ;二、兼容中西 ,立足现代以光大民族文化的思想 ;三、乡土情怀与民族情操并重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胡恒富  陈克清 《思想战线》2011,37(3):139-140
一、民族主义的特性民族主义是近代以来民族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基于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强烈认同、归属、忠诚的情感与意识,目的在于维护本民族权益、实现本民族和民族国家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民族主义具有以下特性。  相似文献   

14.
王田娇 《传承》2010,(21):150-151
文化民族主义和政治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文化民族主义强调对自己国家文化的民族认同感,而政治民族主义强调的是对自己国家政治的强烈的政治认同。主要对文化民族主义与政治民族主义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里程碑》和《无花果》为回忆与记录日据时期台湾知识者生存挣扎及精神困惑的有代表性的自传体文本,均涉及殖民社会及战争状态下的民族冲突及国家认同问题,《无花果》并将这一问题导致的困惑延续到战后初期。两部文本在时间上共同完成了较为完整的对战争及冲突过程的回顾;空间上亦涉及台湾、大陆和日本,以及从台湾立场出发对三者复杂纠葛的观照。本文拟引入对民族主义的分析和研究成果说明上述文本呈现的民族意识的多重面向和变化,包括:在对抗和冲突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来源于民族文化传统、个人体验和台湾独特的历史境遇;这种民族意识可以成为抵御异族压迫的精神动力,也可能在民族内部政治文化冲突中被削弱;台湾殖民社会复杂性导致民族内部“他者”的形成;由于特殊的历史政治状态,在民族冲突下形成的民族意识或民族主义思想并未发展为爱国主义;民族意识的历史记忆可能在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下改变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雪霞 《人民论坛》2014,(14):251-253
没落的儒教共同体文化、神国思想与神道信仰、水户学与"国学"思想学说等是日本早期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海防论、富国强兵论、尊王攘夷论是日本早期民族主义理论层面的体现,而实践层面具体表现为尊王倒幕运动。日本早期民族主义尽管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却基于塑造日本民族精神、挽救大和民族的使命,仍然担负着特殊的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17.
宋春华  逄爱成 《前沿》2012,(22):158-159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义成功地接受了历史的考验.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共党人,在与日本帝国主义为保卫民族而进行的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充分发挥了民族主义的整体力量,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中共在践行民族主义思想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高度一致,并厘清了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问题,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进行有效的结合,催生了独立自主地解决民族问题的意识并付诸于实践,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处理民族问题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世界离不开全球民族问题的解决。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民族主义出现了新动态,不同类型的民族主义呈现分化走势,即极端民族主义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而求生存图发展的经济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出现了强化态势;各民族国家以和平方式解决民族问题成为大势所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虽然有发展苗头,但国际社会的反霸斗争也在加强;极端民族主义诉诸恐怖主义手段的抗争方式短期内不会杜绝。因此,构建和谐世界任重而道远,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文化民族主义和政治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文化民族主义强调对自己国家文化的民族认同感,而政治民族主义强调的是对自己国家政治的强烈的政治认同.主要对文化民族主义与政治民族主义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江红义 《新东方》2014,(4):11-14
民族主义是伴随民族国家的建立所产生的一种现代性观念形态,日益被整个世界所接受的过程,也是人类逐步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民族主义在现代化的不同历史阶段既可以成为一面凝聚力量的"旗帜",也可能成为一件遮丑的"外衣"。在全球化时代,尊重多元与开放,这也许是民族主义保持生机与活力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