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准格尔旗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和挑战(一)从政策层面看。近年来,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出台了多项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推动。据统计,仅2013年以来国务院就出台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等涉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近10项。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也明确提出,"把我区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  相似文献   

2.
黄师敏 《传承》2011,(18):54-55,81
发展旅游业既有利于拉动消费、增加收入,又有利于转移富余劳动力。通过对德保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提出了德保县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即着力打造红枫旅游名片,加强旅游商品开发,规范"农家乐"的经营,打造亮点景区及开发新的旅游点等。  相似文献   

3.
赵立群 《群众》2012,(4):56-57
近年来,新沂市紧紧围绕建设“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苏北最佳旅游城市”的目标,按照“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市场运作,集群发展”的旅游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模式,激活发展潜力,全力打造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卫英 《创造》2013,(8):60-61
近几年,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云南"两强一堡"战略,按照丽江市委、市政府努力把丽江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窗口和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屏障,"一体两翼"建设和宁蒗"旅文强县"发展战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泸沽湖景区及景区内各景点的开发建设力度,完善服务设施,开拓客源市场,加大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旅游产业发展步入新阶段。截止目前,全县有旅行社1家,旅游在公司1家,  相似文献   

5.
咸宁温泉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咸宁首届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举办后,咸宁温泉旅游产业发展较快,呈现出节会营销效应明显、健康旅游动机激发、城市旅游优势突出、旅游产业集群效应初露端倪等特点;但还存在资源保护意识不强、卫生防疫工作不够完善、温泉旅游产品雷同、市场营销意识薄弱和旅游人才缺乏等问题。需要从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强化旅游安全管理、实现旅游产品多元化、实行品牌战略、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加以改进和提升。  相似文献   

6.
《协商论坛》2013,(8):25-26
为助推市委、市政府"旅游兴市"战略的深入实施,加快全市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灵宝市政协于6月中旬至7月下旬,组织委员对全市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并针对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形式,在全面了解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赴外地考察学习的基础上,委员们进行了充分协商,提出了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旅游产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  相似文献   

8.
阎海旺 《前进》2007,(7):45-46
近年来,在整个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农村旅游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继"2006中国乡村游"宣传主题之后,国家旅游局在2007年又正式启动了乡村旅游的"百千万工程",即在中国推出100个特色  相似文献   

9.
杨懿  时蓓蓓 《湖湘论坛》2020,33(5):126-135
"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旅游作为一种蓬勃发展的新业态,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门领域,但相关研究多集中在特定产品领域,对于健康旅游产业形成机制缺乏系统阐释。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切入,审视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表明:外部政策制度和经济发展的推力以及内部市场需求和产业竞争的拉力是促进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动力;健康旅游通过"健康+旅游"嵌套和"旅游+健康"嵌套两种模式形成融合发展的初级形态,进而通过学习模仿和自我调节,形成稳定的健康旅游业态;健康旅游融合发展包括延伸性融合和渗透性融合两种路径,具体可分为资源延伸、功能延伸、服务渗透和技术渗透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江莹 《重庆行政》2014,(1):59-61
正重庆市巫溪县属渝东边陲县,位于长江三峡风景名胜"金三角"旅游区,东邻湖北,南依长江,北傍陕西,西通渝州,古为"巴夔户牖,秦楚咽喉"。人文历史悠久,源起巫巴文化,史创盐业盛景,故名"巫咸古国,上古盐都"。境内有大宁河等15条主要河流,生态环境优越,自然风光秀丽,民风淳朴友善。一、依托资源,合理定位(一)旅游资源优势突出且独具特色。巫溪旅游  相似文献   

11.
正问题与分析旅游产业是一个以旅游资源为核心,以旅游交通、旅游食宿、旅游商品、旅游服务、旅游娱乐等为主要形式的,具有绵长产业链和经济文化双重属性的现代服务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是它的重要特点,它是公认的绿色产业,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北京是伟大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850多年的建都史,是世界著名古都、历史文化名城;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航空枢纽,北京是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客源集散地;更为重要的是北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较好地保留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并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色,承载着新中国宝贵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史实,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这些构成了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的无与伦比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以下简称《规划》)是今后五年指导我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确保《规划》贯彻落实,加快我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特制定本《规划》实施方案。一、五年总体目标任务《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到2012年,将我省民族地区基本建成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规划》  相似文献   

13.
郭玉吉 《政策》2003,(8):7-8
湖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评价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下,我省旅游产业发展较快,已成为全省第三产业的龙头、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正在向全省支柱产业的行列迈进。 --旅游经济指标快速增长。近年我省旅游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势头。2002年,尽管全球旅游业总体上呈下滑趋势,但我省入境旅游仍出现超历史增长,全省共接待海外旅游者102.4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53.4%,首次突破了百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磐安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确立旅游"一号产业"地位,强保障,护环境,建项目,促融合,加快发展休闲养生旅游产业,打造"两山"转换通道,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年累计接待游客1568.7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2.2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91%、24.98%。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了大众旅游阶段。在空闲时或节假日外出旅游,正逐渐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据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表示,"2013年全国旅游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旅游总收入2.85万亿元,增长11%;国内旅游32亿人次,增长10%。"面对强劲的旅游需求,我国各地在  相似文献   

16.
《江苏政协》2013,(10):16-17
<正>多年来,扬州市委、市政府将旅游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提出以建设旅游名城和打造旅游产业强市为目标,推进旅游产业从重要产业向主导产业转变,旅游产业的地位不断提升。但比照同类城市特别是一些新兴旅游城市,"资源优势与产品优势不对称,产品优势与经济优势不对称,管理职能与产业发展不对称"的问题依然存在。为此,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契机,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实现扬州旅游产业的大发展与大跨越。一、创新体制,完善机制,实现旅游资源管理一体化。一是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围绕"旅游资源从行政管  相似文献   

17.
<正>针对我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市政协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澳门盛世集团董事萧志伟在发言中结合澳门经验提出:1.完善天津旅游管理部门的职能。大陆的不少城市搞旅游开发,政府过分主导的色彩还是比较浓的。政府部门直接搞活动,结果是活动搞得不精、不细,缺乏亮点,同时又没有很好发挥政府部门搞好行业监管、维护经济秩序、制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应有作用。希望天津能借着改革的大势,充分相信市场的作用和活力,把办节庆旅游活动的具体过程,交给有关企业和民间团体去完成。2.认真研究、完善天津旅游定位。天津目前叫得最响的旅游定位是"近代中国看天津"。这个定位很好,展示了  相似文献   

18.
张声绮 《当代广西》2010,(15):18-18
近年来,宜州市委、市政府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打造宜居旅游名城"目标,着力实施"旅游优先发展"战略,努力打造刘三姐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旅游景区质量档次,使刘三姐故乡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19.
曾伏虎 《小康》2013,(1):78
盘活区域经济,举休闲旅游之力推动城市升级,已经成为诸多地方政府谋求发展的"快捷方式",但这种"快捷方式"正逐步演变成一种"快餐方式",套路化的模式已经无法给本土休闲旅游资源带来有力支撑。正因此,休闲旅游城市需要打造城市品牌城市品牌需要优质休闲旅游项目的支撑;企业寻求合作、城市运营需要发展契机——休闲旅游经济已经进入产业融合时代。现在的城市旅游,很多都是由政府打造,可因为接待能力等条件限制,在十一期间,很多地方的旅游资源遭到质疑,游客的满意  相似文献   

20.
黄勤慧 《重庆行政》2013,14(4):76-78
一、城市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概念及构成(一)城市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愈来愈大,城市旅游目的地竞争力问题已引起专家学者广泛关注,陈兆昆研究了如何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苏伟忠等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还有不少学者选取北京、上海、西安、郑州等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某一城市作了"城市旅游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