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岩 《中国发展》2007,7(2):44-47
比例原则被誉为行政法的“皇冠原则”,是行政权运行的一条重要原理。文章分析了行政比例原则的渊源、内涵以及该原则在国外行政法中的适用。在此基础上,与合理性原则作比较,论述中国行政法引入比例原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加强对行政权运行的监督与制约,是由行政权的来源、目的,行政权的特点以及行政权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失衡、变异和低效决定的。行政权的运行必须符合合法原则、合理原则和合程序原则。对行政权运行的监督与制约的具体途径包括行政权的内部监督、权力对权力的监督以及权利对权力的监督。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警察行政权的概念出发,进而对警察行政权的性质、特点进行检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警察行政权行使的九个原则,并对其中正当程序原则深入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把握住正当程序的价值,同时统领性的进行了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4.
秦晋 《民主与法制》2011,(31):31-31
在任何一个现代国家的权力配置体系中,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必然同时运行。为保证权力的正常运转,防止权力的败坏和滥用,各项权力之间必须相互制衡。其中,司法机关透过个案,对行政权进行制约。立法机关通过制定法律的形式规范司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各守其道,互不干涉。  相似文献   

5.
学位授予权是一种法律法规授权,这种权力具有行政权和学术权的双重属性。学位授予行为又是一种可申请行政行为,具有可诉性。学位授予单位在行使学位授予权时应充分贯彻法的精神,遵循法的基本原则,尤其要遵循法律优越原则、比例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  相似文献   

6.
道路交通管理的行政权属于警察权的一部分,公安机关行使该权力时存在着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同时也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引进比例原则,对交通管理措施的适用加以合理限制,更好地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管理发挥合理效能。  相似文献   

7.
试论比例原则对我国警察权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韬 《公安学刊》2005,(4):14-20
被誉为西方国家公法领域中"帝王条款"的比例原则,起源于德国警察法,包含了适当性、必要性、相称性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它们对行政权的运作具有极强的监督与控制作用.比例原则适用领域的拓宽,并不意味着它在警察法中地位的消减,也不意味着它对警察权控制功能的削弱.面对警察权力必须广泛存在而又不能不加以有效控制的两难选择,为了保障人权,彰显法治,寻求警察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理性平衡,应当引进并确立比例原则作为我国警察法的基本原则,从而实现对警察权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现代法治的核心问题就是怎样用司法权来控制和约束行政权的问题,也就是力图通过法律方法来制约行政权,避免或根除行政权所固有的弱点。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约束也是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9.
警察行政权在行使过程中应当遵守正当法律程序的要求,从宪法层面上来讲,这是一个必然的要求。行使警察行政权需要遵循的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包括平等原则、公民知情原则、公民程序选择的自决原则以及尊重公民人格尊严原则。从规范层面分析,我国现有法律规范中关于警察行政权行使的程序规定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道路交通管理的行政权属于警察权的一部分,公安机关行使该权力时存在着很大的自由裁量性,同时也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引进比例原则,对交通管理措施的适用加以合理限制,有利于更好地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合理发挥管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11.
在任何一个现代国家的权力配置体系中,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必然同时运行。为保证权力的正常运转,防止权力的败坏和滥用,各项权力之间必须相互制衡。其中,司法机关透过个案,对行政权进行制约。立法机关通过制定法律的形式规范司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各守其道,互不干涉。以《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法院组织法》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12.
安媛媛 《人大研究》2004,(12):38-40
行政权是现代社会中公民最经常接触到的国家权力。“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不变的一条经验”[1] 。因此对行政权的监督是极为必要的。宪法的尊严 ,法制的统一 ,公民的权利都需要在监督行政权的基础上加以切实的保障。行政权的监督 ,按监督主体的不同可以粗略地划分为被监督行政机关以外的机关对行政权的监督、被监督行政机关自身内部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司法机关对被监督行政机关行政权的监督三类。在以上三类监督机制中 ,后两类法治各国一般均有立法 ,制度也较为成熟。惟第一类———行政和司法之外的对行政权的监督机制 ,各国规…  相似文献   

13.
市场化进程中政府职能的法律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区分政府的双重法律角色,已成为市场法治化、应对入世的必然要求。在市场法治化进程中,政府职能的行使要遵循权利法定、公平、效率、尊重人权四原则。在此基础上,要恰当地界定政府经济行政权范围。即尊重企业意思自治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保护企业公平竞争与公正交易应有秩序;促成企业享受法定权利和利益;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4.
法治中国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了更加完整系统的规划。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执政党的基本执政方式;依法行政,是政府行政权运行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警察行政权在一个社会中的实际运作状态,在相当程度上标志着这个社会法治文明的发展水平。考察中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警察行政权的运作状态及其法治化进程,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探寻当代中国警察行政权法治化的应然路径,合理构建法治之下的中国警察行政权。  相似文献   

16.
李军  蒋兰香 《求索》2010,(2):129-131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现代行政权的核心内容。法治所要求的并不是消除广泛的自由裁量权而是法律能够控制它的行使。从立法、行政、司法维度寻求建立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有效综合控制体系,要求法定权力应合理、善意且仅为正当的目的行使,并与法律的精神乃至内容相一致,已成为法治国家的共识。比较法视野下,运用法律原则予以规制仍是可取之道,但随着民主和法治的发展,法律原则理论与实践均应实现自身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
《公安研究》2012,(8):34-34
杨立新在《理论探索》2011年第4期撰文认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其中,因行政权异化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尤为突出,如不认真研究解决,必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行政权监督面临的问题是:崇尚法律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行政权监督的法律规范尚不完善,行政权监督的机制体制尚存在诸多弊端。解决行政权监督面临的问题应强化行政权必受监督的理念,建立健全监督行政权的法律规范,完善行政权监督的机制体制。  相似文献   

18.
隐私权作为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伴随行政权的不断扩张,人们发现对于公民隐私权的最大侵害是来自行政权的违法或不当行使,因此,建构隐私权行政法律保护体系,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文章就隐私权行政法律制度保护的理论基础作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突发事件应对的比例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定平 《求索》2008,(9):149-151
比例原则曾被誉为行政法上的“皇冠原则”,适应突发事件应对中权力与权利博弈的需要,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引入了比例原则。比例原则彰显了突发事件应对中权力有限的理念,为权力与权利的合理界分提供了一项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标准;并通过对应急管理主体权力有比例的分配和对具体权力的行使进行有比例的控制,避免产生绝对不受约束的应急行政权力,实现公民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人民政坛》2014,(1):45-45
张弘在《政法论丛》2013年第5期撰文《行政权的边界意识及其法律培植研究》认为,行政权边界意识的内涵包括:行政权在自己的领地具有自主性,行政权的内容具有自律性,即自我规制;行政权具有相对性和有限性;行政权不得越界行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