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从决策角度看苏联新经济政策的产生与夭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把苏俄的国内经济政策从“军事共产主义”①转向“新经济政策”,从决策角度看,不仅表明了列宁具有洞察事物本质的非凡能力,也与当时苏俄社会存在的民主气氛有关,社会方方面面对苏俄政府改变经济政策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新经济政策时期是苏联经济最具活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最快的时期。这一政策的终结虽然与新经济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党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苏联决策体系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张婧  崔英会 《学理论》2011,(14):29-30
毛泽东思想和列宁主义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列宁在1921年适时地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为"新经济政策",而仔细剖析毛泽东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思想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可以发现二者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3.
张海龙 《学理论》2010,(7):38-39
列宁新经济政策是在军事共产主义不再适应新形势下提出的过渡性策略,它废除了余粮收集制,实行了实物税,恢复了货币关系和商品流通,繁荣了市场经济,捋顺了农民和工人阶级的关系,并试图通过推行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但由于列宁的早逝,新经济政策夭折了。时至今日,新经济政策依然对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迪和借览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创立了一种新社会主义现,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这种新社会主义观的萌芽。新经济政策体现了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路,但是列宁的天才思想没有进一步发挥。邓小平把新经济政策中具有现实意义的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于新的实践,为新社会主义观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提供了坚实的现实依据;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新社会主义观从萌芽到确立的飞跃。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成功,证明这种新社会主义现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巩固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5.
美国反垄断政策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慧 《理论探索》2002,(6):36-38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 ,美国建立了十分复杂的反垄断政策体系 ,其经济目标是通过保护竞争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目前美国反垄断政策面临着两难选择 :一方面为了有效促进规模经济的发展和保持国际竞争的有利地位 ,适当放松反垄断政策的实施 ;另一方面为了新经济的发展 ,需更加注重反垄断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1921年俄共(布)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通过十月革命和实行军事共产主义政策,俄共(布)在建立了稳固政权的基础上,实施了新经济政策的改革;俄共(布)主导下的共产国际推进东方世界革命战略,直接帮助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进而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俄共(布)新经济政策所代表的改革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所代表的革命,成为20世纪20年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大潮中具有标志性的两大支流。  相似文献   

7.
苏俄十月革命胜利后,尤其是新经济政策确立后,在经济建设问题上党内表现出了一种"左倾"错误思想.对此,列宁给予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克服和清除"左倾"错误思想的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3,(35)
"战时共产主义"的实行,虽然使得国内战争取得了胜利,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国内危机,国民经济几乎完全崩溃,列宁果断地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改行"新经济政策"。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在这项政策实施的后期,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有了一个飞跃和升华。  相似文献   

9.
通过阐述新经济内涵与特点,分析新经济形成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的良机及其面临的严峻挑战,笔者提出了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本、人力资源的主导核心作用及对我经济发展的影响,为我国加入WTO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推行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研究和构建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的基本理论格局,合理继承列宁的遗产,发掘其与时俱进的时代价值,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适应形势变化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以产业技术为重点,调整、完善美国的国家技术政策,在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经济”概念释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经济”(The New Economy)是现在各类媒体使用较频的词汇,实际上起源于经济学家对美国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中有别于传统经济特征的现象的重新解释。最早见之于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该周刊记者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新经济的胜利》。 什么是“新经济”呢?目前,媒体上关于新经济的说法有十种之多,有网络经济、商务经济、高科技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风险经济、创新经济、全球化经济等,但概括起来,无非是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看法是,新经济是基于知识经济的全球化经济;狭义的看法是,新经济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全球化经济,以新型企业和新产业为主。其实,最早宣传“新经济”思想的《商业周刊》,在界定这个名词时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世界经济的前景主要取决于美国经济的走势,这不仅是因为美国占世界GDP的31%,而且近来世界经济普遍下滑基本上是由美国经济减速和衰退造成的。影响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走势的不确定因素有很多,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有四个;宏观经济政策、消费者开支、“新经济”调整和反恐战争影响。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为着社会主义自身完善和发展,使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我们正在进行社会主义体制模式的改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不但需要有正确理论的指导,也要有历史经验的借鉴.因此,对"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这一历史问题的研究,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最初探寻社会主义的实践史已充分证明了,向"新经济政策"转变这一尝试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探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已经触及了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探寻中的许多基本、实质性的问题.例如: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命运问题;组织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究竟是仅靠革命的热情,仅靠国家行政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一次改革开放,始于苏俄1921年的新经济政策时期。在新经济政策中,列宁大胆地提出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做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桥梁。具体地说,就是通过租让制等形式,利用外资,吸收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为恢复和繁荣俄国的经济服务。列宁利用资本主义先进科技和生产管理经验的思想,大致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与生产管理经验,是恢复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必要手段。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在1917年写的《大难临头,出路何在?》一文中就指出,俄国革命后可以利用资本主义先进科技和生产管理经验。十月革命后,列宁又多次重新提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1,(26)
●第三届亚洲发展论坛12日在泰国首都曼谷开幕。会议将讨论亚太经济未来趋势、区域经济合作、新经济面临的威胁、市场竞争力、政府政策创新、技术革新、全球化对地区金融机构的挑战和自然资源管理等本地区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新经济”在争论什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一段时间美国纳斯达克市场风云突变、跌荡起伏,以其领衔的新经济亦渐趋冷静理性。“新经济能走多远”“纳斯达克是否跌碎新经济”等醒目标题纷纷走上媒体的重要版面,关于新经济的一系列争论也有了以往难觅的现实基础,新经济的前景走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所谓“新经济”,最常见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新经济指9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在技术进步与全球化共同作用下所表现出的一种新状态:即经济出现持续的高增长、低通胀和低失业,且持续近10年,这为以往的经济理论(失业与通胀反向相关)所无法解释润而被称为“…  相似文献   

18.
杜炳鋆 《学理论》2015,(4):46-47
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前后,列宁在总结四年多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和论证了新经济政策思想。这是列宁探索在一个小农人口占多数的国家里向社会主义过渡道路的重大突破。然而西方列宁学家却把他说成是"补资本主义发展夹断之课的路线改变"。西方列宁学家均认为,列宁在新经济政策中所表述的经济思想其实就是布尔什维克主义在先前的无产阶级革命中所批判的孟什维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新经济”又称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是以网络技术、数码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仞于美国的新经济造就了美国战后延续时间最长(110多个月)的经济繁荣。这期间,在美国经济火车头的带动下,世界各地区经济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许多人认为这是新自由市场主义的胜利,要求进一步放弃政府对经济特别是“新经济”的干预,放松政府管制,发挥市场作用。然而最近随着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暴跌,人们又对曾推崇倍至的“新经济”提出了质疑。因而,认真研究分析“新经济”与政府干预之间关系具…  相似文献   

20.
《求知》2000,(9):44-44
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刘鹤指出,我国在发展新经济方面,不能重复别国的道路,应建立自己的产业标准。政府今后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不仅要考虑国内经济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变化,同时要更加关注国际经济背景的变化。新经济的出现正在推动全球经济从制造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我国产业政策重点是反对垄断,大力发展包括保险、电信、法律咨询等在内的服务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