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南希·哈索克立足于女权主义重返马克思主义的探索,以内在关系辩证法为分析工具,建构了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女权主义,其理论探索包括:基于真理与实践、真理与权力辩证关系的女权主义真理观;基于主体从属性与能动性、集体主体与个人主体辩证关系的女权主义主体观;基于社会结构客观性与主体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女权主义社会历史观。这些辩证女权主义理论探索,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为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化开拓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问题是近年来哲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对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问题的内涵及其研究途径和方法作一综合梳理,以期对人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问题有所帮助;在此基础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我们这一时代不可超越的哲学,它仍然具有深刻的解释力、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60多年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实践性与理论性统一、连续性与阶段性统一、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和批判性与引领性统一等基本特征,其基本经验主要有: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大众化的整合力;二是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增强大众化的认同力;三是推进理论通俗化,增强大众化的吸引力;四是树立先进典型,增强大众化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西方“马克思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把马克思主义加以肢解,在其内部制造分裂。而割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内在统一、用意识形态性否定其科学性,更是他们惯用的手法。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尔温·古尔德纳(1920~1980年)在其最后一部著作《两种马克思主义》中,将马克思主义划分为科学的和批判的两种,并认为这是由马克思主义体系内  相似文献   

5.
周泽红  刘顺 《前沿》2012,(5):54-56
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机制与要求。作为马克思主义内在本源"实践"的社会历史性、马克思主义内在品性"科学"的相对性、马克思主义内在特色"批判"的常态性、马克思主义内在属性"开放"的彻底性无不决定着任何发展阶段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与所处时代相契合;后危机时代大变革大调整的"大环境"、我国改革攻坚阶段的"小环境"、世界共产党和共人党人的自身使命也必然要求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相似文献   

6.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研究为依托,推进理论研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传授理论成果;以互联网为舆论主阵地,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为平台,培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研究为依托,推进理论研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传授理论成果;以互联网为舆论主阵地,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为平台,培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中国革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真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学习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郭文惠 《前沿》2012,(15):48-52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本文以马恩文本为依据,在引用大量原著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实践性、革命性、人文性和大众性做初步的归纳和解读,为当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论土地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来说,土地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转折性意义,这一总的历史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其具体的历史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一波三折,凸现曲折性和艰难性;"路线"斗争空前激烈,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动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渐摆脱自发状态,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自觉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始摆脱共产国际的控制,走向独立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势必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遇,这就涉及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首先要弄清楚两者为什么必须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并非是对立存在的,两者之间也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变革中国社会,才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果;只有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理论的必然性与实践的必然性,两者的融合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革命性诉求与选择,既符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共同要求,同时也肩负着当代中国文化理论的民族复兴使命。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品质与新社会阶层的"大众"属性具有内在契合性。新社会阶层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早践行者与最大受益者之一,和当代马克思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有独特的理解与认知。在新社会阶层中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新社会阶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提高理论的自洽性与吸引力为前提,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抓手,搭建基本的组织平台,合理回应新社会阶层的政治诉求。  相似文献   

13.
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强调马克思主义的规定性,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继承和发展,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统一、"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同在的自由。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关键是要认清实践是自由的基础;理清自由与必然的关系;理解自由实现的过程性和目标性。  相似文献   

14.
刘娟  陈淑琼 《前沿》2013,(10):60-62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是对人类的特殊群体———农民的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基础,是源于两者皆以"人"为其研究对象的内在逻辑性。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本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国标 《湖湘论坛》2009,22(2):5-8,26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以现实生活世界为出发点,现实生活世界是现实的从事感性物质活动的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而现实的人也即是大众。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走向大众化。也要求大众化。“大众化”的内涵极其丰富,它不仅仅是一种诠释与传播技术,它更从现实性、主体性、革命性、民族性、当代性等多重维度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态的科学性、现实性、创新性和包容性,以及与社会多元信仰一定程度的契合性是其能够引领和整合社会多元信仰的根据所在。马克思主义信仰要实现对社会多元信仰的引领和整合应该注重以下途径: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全面落实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基础上深化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加强党风建设,促使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真正融入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内心,外化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倡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实践语境下转化、形成和发展的话语体系。从历时性考察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包含以阶级解放为目标的革命话语(1921-1949)、以生产方式解放为目标的建设话语(1949-1978)、以人的解放为目标的改革话语(1978-2012)、以梦想实现为目标的复兴话语(2012年至今)。从共时性考察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始终以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为轴心,积累了一系列"代言"经验:从话语"内化"来看,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辩证统一;从话语原则来看,要坚持党性导向、人民导向、问题导向辩证统一;从话语"外化"来看,要坚持历史视野、时代视野、世界视野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阅读经典著作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贯穿其中。不仅应用"我观"法,把知识的输入与输出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融合性学习;通过执中用两,在张力中寻求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的平衡。也要融合"他说"法,从专业学者、非专业学者和朋辈群体这三重维度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此基础上,系统、有序地啃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这块"硬石头",使其成为既可助人过河又能建树彼岸世界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19.
孙国华 《人民论坛》2010,(5):290-291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科学,是研究如何认识矛盾、缓和化解社会矛盾、伸张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法学要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中国实际出发;正确解决马克思主义法学与非马克思主义法学、旧法学的关系;正确处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关系;重视法学教育。  相似文献   

20.
贺金莲 《求索》2007,(7):119-120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得到迅速广泛的传播,并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从社会文化因素来看,一是中国面临的文化危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广泛的传播提供了历史契机;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马克思主义具有价值契合性,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