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检察执法公信力是新形势下检察理论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如何加强检察执法公信力的建设,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尽管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路径会得出各种检察执法公信力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但是,检察执法公信力建设应当遵循其本身蕴含的基本逻辑,即从道德伦理、专业技能和执法制度三个层面分别实现以德律人、以技育人和以规约人,使得检察执法公信力建设既符合检察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逻辑,又符合检察实践不断改革和探索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2.
韦华生 《法制与社会》2010,(16):140-141
检察执法公信力是检察机关依法行使检察权的客观表现,是执法过程和执法结果得到民众充分信赖、尊重与认同的高度反映,是检察机关的立身之本,分析影响检察执法公信力的因素有助于检察机关提高公信力的实践。本文试从历史因素、人丈因素、外部因素和执法主体四个方面找出影响公信力的成因,以期在检察公信力建设的思考和实践中提供有借鉴意义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于检察公信力的内涵,依据主体可以从检察机关和公众两个方面定义,但从目的论的角度讲,无论从哪个角度定义都要落实到检察机关自身。检察公信力的外延从宏观到微观包含三个层面即制度公信力、执法公信力、检察人员公信力。目前检察工作中提到的公信力多数是指执法公信力,但制度公信力和检察人员公信力同样需要重视。制度公信力建设主要在规范层面,需要检察制度理论研究论述,提出"发起性权力"理论;执法公信力需要注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法律效果是基础,社会效果是提升;检察人员公信力需要提高检察人员公信力建设意识,杜绝降低检察公信力的私人行为。  相似文献   

4.
如何提升检察公信力已是各级检察机关领导班子必须面对和应当长期坚持的基础性工作。结合我院的工作实践,个人认为检察公信力的全面提升需要采取以下路径:一、执法理念与时俱进,是提升检察公信力的思想基础执法理念往往带有根本性,理念决定认识,理念端  相似文献   

5.
检察执法文化是检察文化表现最直接、最具体、最活跃的部分,也是检察文化建设的关键。基层检察院应以解决执法中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以提升执法公信力为目标,大力加强以"规范、公正、文明"为核心,涵盖执法精神、执法行为、执法制度和物质保障层面的"四位一体"的检察执法文化建设,促进检察工作持续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层检察院是全部检察工作的基础,是检察执法公信力建设的前沿陈地。基层检察院应通过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公信执法理念,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从而提升检察执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张福坤  冉章 《行政与法》2014,(12):31-34
检察公信力是检察权在社会民众中形成的权威力。检察公信力建立在合格的检察能力及效率之上,它既需要良性运作的检察体系,更要求灵敏和周密的检察触角,以实现民众和检察机关之间的互动。因此,对检察公信力的建设,不应仅仅着力于检察执法活动的细节完善,而应在此基础之上加大检力影响,下沉检察载体,延伸检察组织触角、服务触角、监督触角,以进一步提升检察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一定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不断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因此,如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切实提高检察公信力,是当前检察机关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一、从释义出发,理解检察公信力《现代汉语词典》对公信力定义为,使公众信任的力量。公信力对于国家至关重要,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  相似文献   

9.
检察监督与控诉职能配置失衡,检察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影响到了检察公信力和法律的尊严。提升检察公信力,应当在转变执法理念,从强化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推进司法公正的角度出发,围绕新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精神,从有利于公正司法的方向调整和优化检察权的配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检察机关在提升执法公信力方面做了不懈努力,取得了较好成效,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将从公信力面临的挑战、存在问题的根源和可采取的应对措施等方面探讨检察执法公信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格 《青海检察》2010,(1):11-12
胡锦涛总书记在与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时指出:政法机关的执法能力,集中体现在执法公信力上。这就给检察机关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即今后一段时期各级检察机关都要着力加强检察公信力建设。基层检察院是人民检察院整体工作的基础,是党通过司法途径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检察公信力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蔡海艳 《法制与社会》2010,(32):285-285
本文指出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对保证自身公正廉洁执法,提升执法公信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基层检察机关是检察系统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承担职责最重的一部分,处于社会管理一线,直面各种社会矛盾,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是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主力。检察执法公信力如何、社会公众对检察执法工作的信任配合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了基层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工作。  相似文献   

14.
基层检察机关是检察系统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承担职责最重的一部分,处于社会管理一线,直面各种社会矛盾,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是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主力。检察执法公信力如何、社会公众对检察执法工作的信任配合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了基层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工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加强检察职业道德建设,提升了执法公信力.赢得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信赖.  相似文献   

16.
曲磊  高刚  徐大伟 《法制与社会》2012,(36):147-148
检察诚信实质上是检察权的公信力,是公众对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执法活动的信任程度.作为行使法律监督权的检察机关,检察诚信的构建有赖于监督主体、监督过程、监督结果三个层面的高度相关,需要内外部环境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执法办案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本文主要从构建检察诚信的手段措施出发,以期树立检察机关的公正司法形象.  相似文献   

17.
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捍卫和守护公平正义的神圣使命.近年来,随着司法改革和检察制度的不断完善,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及纪律作风建设的深入开展,检察机关的执法形象和执法公信力有了较大提升.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和结构的转轨以及改革的深入,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透明化的浪潮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观念和腐朽颓废的生活方式也会腐蚀和侵害检察干警,直至冲击和影响检察机关的执法形象和执法公信力.而加强检察机关纪律作风建设,促进公正廉洁执法,正是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形象和执法公信力的重要保障环节.  相似文献   

18.
检察礼仪是检察官在履行检察职责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文明规范,是检察官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是检察机关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检察礼仪建设,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切入点,把检察礼仪贯穿于队伍建设、日常管理、执法办案的全过程,有效地促进了公正文明执法,检察机关的社会满意度和公信力得到新的提高。我院连续八年保持了枣庄市级文明单位,先后被省委评为精神文明单位、被省院荣记集体二等功,今年初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荣记集体一等功。结合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2013年,控告检察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和全国检察长会议精神,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高检院的部署,认真履行修改后刑诉法、民诉法以及《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赋予控告检察部门的新职责、新任务,进一步强化保护人权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时效意识和监督意识,进一步转变执法理念和方式,以提升检察执法公信力为主题、以加强监督为主线、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牢头狱霸”打伤、打死在押人员事件不时见诸报端,严重损害了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看守所检察工作也深受质疑.有效预防与遏制看守所“牢头狱霸”滋生、蔓延的检察对策应从看守所、管教干警和在押人员的三维立体检察视角来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