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翀 《行政与法》2006,(5):39-41
对信访生成原因之思考,必须结合我国法治建设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信访与法治在当前形成了一种共生与竞争关系,这是我国法治建设走到特定历史阶段所出现的必然结果。政府主导型路径选择所造成的思想启蒙方面的缺失及政府权力的过于强大,法治建设所面对的特殊政策环境以及立法、司法等法治环节所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抑制了法治的竞争力,使信访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法治替代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信访制度在历史上既发挥了联系群众的功能,又具有一定的权利救济功能。当前,信访制度仍有继续发挥权利救济功能的必要性。但信访制度行使权利救济功能毕竟与法治理念有所背离。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应强化信访制度的联系群众功能,弱化其权利救济功能。  相似文献   

3.
信访制度变革与弱势群体权利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华 《河北法学》2007,25(2):90-93
作为国家机器中的一种权力技术装置,信访制度曾经完成了国家许多阶段性的控制任务.直至今天,对于弱势群体,信访制度仍然被他们看成实现权利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信访的救济功能到底是更有助于弱势群体维护权利还是更不利于他们实现权利救济,这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信访救济属于一种逆法治的维权方式,对现有的法治框架下的其他救济制度是一种冲击.讨论信访制度应该怎样改革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和弱势群体维权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信访的制度性缺陷,使得涉法信访大量发生,公共信用和权威受到严重损害,从而动摇了国家法治的基础。在此情况下,以法治为内容的信访制度改革,是解决涉法信访问题的根本出路。而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进一步更新信访理念、规范信访事项、统一信访机构、完善信访机制,则是当前涉法信访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信访制度陷入困境 作为党的一项重要政策,信访制度更是党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走"群众路线"最重要途径之一.信访制度设计的初衷,是在当时法治不健全的情况下给民众提供的-种权益诉求和救济的制度性渠道,更是在人民代表大会制之外,实现群众对执政者权力监督的另一条制度途径.  相似文献   

6.
走出信访制度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  陈邕凌 《行政与法》2006,(1):101-103
信访制度曾在某些历史阶段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理念的提出,这种试图用行政救济代替司法救济的方式所产生的客观效果却与法治国家的建设要求背道而驰,信访制度已经走到了制度变迁的关口,出现了困境。本文拟从信访制度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入手,探讨信访制度面临的问题,检讨信访制度存在的法理基础,以期能够走出信访制度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我国信访制度曾在某些历史阶段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理念的提出,这种试图用行政救济代替司法救济的方式所产生的客观效果却与法治国家的建设要求背道而驰,信访制度已经走到了制度变迁的关口,出现了困境。本文拟从信访制度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信访制度面临的问题,以期能够寻找到走出信访制度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特殊的救济机制,信访制度存在诸多局限和不足,但是,它在本质上与法治并不对立,反倒存在着法治化改造的可能。信访法治化,主要包括制度功能转换、机构设置合法化和程序正当化等方面。经由合理的设计和改造,信访制度可望与法治实现和解,并在中国法治进程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信访制度的设计旨在倾听公众呼声、纠偏制度执行,然而,实践中民众偏好信访以及"信访不信法"心理的普遍存在,由此折射出信访体制与法治的紧张关系。推动信访法治化进程,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行信访体系政治参与、利益疏通的功能,加强信访制度化建设和执行效力;另一方面要从司法分流的角度处理信访问题,坚持并遵循保障诉权、维护司法终局的法治原则,搭建信访与各类司法资源之间的桥梁,改革并创新信访受理、权利保障的司法机制,强化法院系统内部的信访处理功能,构建符合法治精神的信访终结机制。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处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体制转轨过程中,各类社会矛盾的产生和冲突呈现多发的态势,各类信访活动持续增长,信访制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研究信访与法治的关系,即在法治视野中审视信访,在法治框架内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宪政视野下我国信访制度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访制度的兴衰存废对我国的民主和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信访困境实际上是新社会经济转型期民主法治建设落后,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落后,社会利益协调机制落后的一种集中体现。本文从宪政角度出发,简要的回顾了信访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类型,指出我国信访制度的困境内因为人治缺失错位,外因是盲目与缺位,剖析信访制度权利属性和存在价值,重在提出我国信访制度改革之路在宏观上完善宪政体制,在中观上分解信访权,在微观上改革信访制度、建立机构、规范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信访制度运行50年,在21世纪进入了制度变迁的关键时期。从历史的考察和现实的分析可见,中国特色的信访制度更加符合治理的逻辑而不是法治的逻辑。在治理的视野之下,按照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的目标,改革信访制度的现实路径应着眼于改善信访的社会环境、合理定位信访功能、坚持法治原则、注重信访治理过程及信访治理的社会效应、探索多样化处理问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信访制度近几年来明显滞后于我国的法治进程,其间存在的各种问题应予以重视。完善信访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拟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信访制度的各项功能重新进行定位,探析其在当今宪政与法治框架下的适宜的功能,并且不断探索其完善路径,为信访制度功能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处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体制转轨过程中,各类社会矛盾的产生和冲突呈现多发的态势,各类信访活动持续增长,信访制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研究信访与法治的关系,即在法治视野中审视信访,在法治框架内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刘树桥 《人民检察》2012,(11):77-78
信访作为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体现,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理论上对信访功能的争论,笔者认为,回归权利救济功能的信访制度设计,才能真正按照权利救济的思路去处理信访问题。一、善待信访制度:法治背景下信访制度的必要性。目前,我国的信访工作已经进入了法治化的轨道。因此,从信访的文化传统及信访的制度确认、信访的功能表达考虑,要善待信访制度,在法治背景下坚持司法最终裁决纠纷的  相似文献   

16.
《法治与社会》2011,(4):80-80
游劝荣在《学习时报》上撰文认为,当下信访制度在发挥一定正面效应的同时,也身陷困境。从法治的角度去审视,借助法治的方法去研究信访制度在矛唇纠纷处理中的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机理,用法治的理念去思考和认识信访制度运行及其完善的路径,是信访制度的一条“脱困”之路。  相似文献   

17.
《政法学刊》2015,(4):20-27
信访制度是基于历史原因和现实需要而存在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主政治制度,信访和法治并不存在对立,信访制度受法律规范调整,同时,信访制度也推进了我国的法治化进程。相对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的形势而言,信访法治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主要论述了信访和民主、法治、司法的关系,以及对信访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信访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制度安排。自1949年以来,中国出现了三次信访高峰,虽然时代不同,主要原因也有变化,但却反映出其中的共同之处和内在关联,那就是现代政治如何平衡权力与权利的关系。信访高峰凸显了中国法治建设隐含的关键性矛盾:基本权利的实现与实现权利的制度空间狭小、当家作主的权利追求与保护权利的技术贫弱之间的紧张;产权与权利关系模糊又相互拖累之间的紧张;功能不畅与权利救济阻滞的紧张等。由此可见,信访法治化改革已经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关涉到国家治理体系的生深层次问题与整体结构。从思路上看,改革应着眼于行政、法律、政治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9.
信访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和维护公民民主政治权利的具体形式。在我国转型时期,"信访洪峰"的出现已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现行的信访制度已经出现了困境,对法治和公民民主权利的维护已显得力不从心。本文从信访制度的功能入手,解读了中国信访制度面临的困境,并寻求其改革出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主法治。  相似文献   

20.
信访的性质是确定信访制度功能的前提和基础,根据信访的性质和功能来定位制度的结构,从而最终建立制度的基本原则体系。这是一个有着极强逻辑关联的制度体系。首先,信访制度具有四种属性:信访是重要的民主机制;信访是三位一体的"免疫"机制;信访是"反思-改错"的"再处理"机制;信访是国家伦理的重要检验标尺。其次,信访具有实现民主、理性反思、高度整合、保障制度安全、防范风险以及保守国家伦理价值的诸种功能。再次,建立一个与立法、执法、司法机关相平行的独立的信访委员会,赋予其一定的软权力和硬权力,使其以三角型裁判结构来应对大量信访事件。最后,对信访制度应当以独立、综合、被动、穷尽救济为基本原则进行重新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