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这支传唱二十余年的老歌已经物化成为国人心头一个儒雅平和的中国文化的符号。 在长三角经济高速发展、产业聚集、人口与环境矛盾越发突出的今天,太湖怎样破解水资源这个难题,给人以启示  相似文献   

2.
情系太湖———民盟无锡市委开展“我们只有一个太湖”系列活动纪实薛新奇“我们只有一个太湖!”这个醒目的标题曾刊登在1993年10月9日《无锡日报》上,这是民盟无锡市委围绕“热爱太湖、保护太湖、美化太湖、建设太湖”的主题召开的专家学者座谈会纪要,纪要第一...  相似文献   

3.
1994年12月28日,人们颇为惊奇地发现,坐落在无锡市锡沪路308号的无锡太湖投资策划有限公司,在一片喜庆的乐曲声中,首先在当地社会上亮出个“太湖猎头中心”来,当那幅“君欲招贤纳才,请到太湖猎头”的奇特广告第一次出现于报端时,竟然使一向以见多识广称著的“小上海”人,也都惊诧地瞪大了眼晴——猎头?真是好新鲜的词儿! “猎头”,在目前还是一个令人瞩目的谜,何为猎头?“猎头”(HEAD HUNTING)即为“猎头  相似文献   

4.
杨剑锋  王凤良 《群众》2023,(9):70-7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专门询问了太湖的水质情况,并指出工业和生活排放一度对太湖污染很大,治理花了很大力气。太湖作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态支撑和区域水安全保障重要载体,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连续15年实现“两个确保”目标。  相似文献   

5.
“圈” 患     
自古以来,“权”这神圣之物总是衍生出许许多多缠绵悱恻的附庸,“圈”,便是较为显著的一种。在“权”的周围往往有一个“关系圈”、“包围圈”。如果说由权而生的“生活圈”溺害的主要是个人的话,那么权力周围的“关系圈”、“交易圈”侵害的则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影片《生死抉择》中省委副书记严阵对下属市长李高成有几段赤裸裸的道白:“官场中有很多圈子,你是我提拔的,你就是我圈子里的人,别人也都这么认为。如果你的行为不顾圈子的利益,就会被认为忘恩负义,被视为背叛。”“你不保护自己圈子里的人,反过来又指望谁来保护你?…  相似文献   

6.
朱铝基总理4月访美,促进中美关系的新发展。这使我联想到去年六七月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时,曾邀请7名中国民间环保人士在桂林举行了一个圆桌会议,讨论中国的环境问题。我所在的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会长梁从诫教授参加了这次会议。事先,我们一起商量到底说些什么。梁先生说,外国人最常提的一个问题是:中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什么?我们不约而同地认为:是水。必须自己拯救自己中国的资源、生态和环境问题中,对民族的生存威胁最大的确实是水的问题: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土流失。近年来的黄河断流,太湖、淮河、滇池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很多人都知道我国是水资源“大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4位,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知道我国是水资源“穷国”: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我国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  相似文献   

8.
位于我国“三江源”地区的青海省,生态环境正在不断地恶化,缺水、大气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三大问题日益突出,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任重而道远。水资源短缺日趋严重是威胁三江源生态的首要问题。作为“中  相似文献   

9.
《今日浙江》2010,(5):64-64,F0003
水口乡“为顾渚山之水从此出”东入太湖而名。它是太湖孕育出的一颗闪亮的“绿色明珠”,素有“茶文化之源,古生态之地”的美誉。  相似文献   

10.
湖州,走出“倾斜的太湖”本刊记者李建国湖州是浙江省北部一个历史悠久、生活富足的小城,因靠近太湖而得名。今天,距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上海只有160公里的湖州市正以它高速发展的经济赢得世人瞩目。从竹种园到竹业城“竹文化”是中国比较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化现...  相似文献   

11.
《观察与思考》2009,(10):27-29
十年巨变,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县域样本 长期以来,在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处太湖西南岸而被誉为“太湖明珠”的长兴县,是非常特殊的县域。  相似文献   

12.
《当代广西》2007,(16):16-16
2007年5月29日上午。在高温条件下,太湖无锡流域突然大面积暴发蓝藻,供给全市“市民”的饮水源迅速被污染,无锡几十万市民的健康受到威胁。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伯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太湖水质不断恶化的趋势虽然和近年来异常的高温,少雨天气,以及太潮水位的降低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排入太湖的污染物远远大于太湖的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13.
《山西政报》2007,(19):10-13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全省各地缺水情况日益严重,地表水不断减少,地下水大幅下降,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世界水平的二十五分之一。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在水资源配置、水需求调节和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行以“差别水价”和“阶梯式水价”为重点的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  相似文献   

14.
正众所周知,中国是缺水大国。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虽然大部分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节水行动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提到节约用水,除了平时注意水龙头跑冒滴漏等现象,还有一项可以节水的细节——就是卫生间冲水。我们每天习以为常的一个冲马桶动作其实对水资源造成很大的浪费。据报道,全国冲水马桶每年冲走90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九个西湖、两个太湖的水量!  相似文献   

15.
凌之 《两岸关系》2010,(8):58-60
“一代宗师”徐悲鸿从太湖之滨走向世界,终其一生足迹遍及万里河山,却无缘踏上宝岛台湾。然而为什么徐悲鸿与台湾又有千丝万绪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6.
姜铁兵 《学习与实践》2009,(12):139-144
“水资源节约、水环境友好”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两型水务”,建设滨江滨湖生态城市,必须坚持可持续治水思路,围绕“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体系构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转变发展方式、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水管体制机制,以“水资源节约、水环境友好”服务“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7.
从根本上看,"太湖蓝藻事件"是因太湖水污染问题长期积聚而导致的一场公共危机。它给我们所带来的教训和反思都是非常深刻的。反思一:"太湖蓝藻事件"是天灾,还是人祸?  相似文献   

18.
浙江是“江南水乡”,但“水乡亦悉水”。究其原因,有洪涝台旱等灾害交替发生的因素,也有人口密度高、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因素。为适应全省  相似文献   

19.
谈谈“问题”与“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曙光 《湖湘论坛》2008,21(4):83-85
“问题”与“理论”,总是难分难解地“纠缠”在一起。“问题中的理论”是现实生活存在的问题中所蕴含的理论问题;“理论中的问题”是属于理论研究范围内的问题。“理论中的问题”只有来自于“问题中的理论”才是现实的;“问题中的理论”只有提升为“理论中的问题”才是深刻的。真正的理论是源自“问题”的理论。围绕“问题”而发展是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准确捕捉和回答时代性“问题”是理论发展的根本途径,任何理论的发展史集中表现为问题史;离开“问题”的理论,就变成了书斋之中的幻梦,时代之外的遐想,世界之外的独白,注定缺乏关照现实的力量。当前要重建以“问题”为中心的学术生态。  相似文献   

20.
在风景如画的太湖之滨的江苏省无锡市,崛起了一家乡镇企业——无锡太湖针织制衣总厂,人们又称它为“红豆”厂。这是因为它生产的“红豆”牌织衣走俏国内外市场。这个年产值2亿元、现有2000多名职工的大厂厂长、50多岁的周跃庭,原是该市港下镇一位农民。他身材魁梧,浓眉大眼。80年代初,当地农村开始改革时,周跃庭就靠养土鳖虫(一种中药)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接着他又带领着乡亲们,看准了服装这个大市场,在港下镇创办了无锡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