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叶挺是一员战将,平时写诗并不多,但有一首写于狱中的《囚歌》却极有名。说起这首诗的面世,与郭沫若有直接的关系。叶挺与郭沫若结识很早。北伐时期,郭沫若担任北伐军政治部副主任、行营秘书长等职;叶挺则是一战成名的"铁军"独立团团长。战争的紧张和残酷,使郭沫若与叶挺结下了深厚的战友友谊。1927年3月,郭沫若写出著名的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后,不得不亡命日本。1937年返国后,国内局势已发生很大变化。郭沫若到武汉后,叶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与叶挺之间相知甚深,这份不解之缘是在艰苦危难的斗争岁月里,在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中建立起来的,堪称患难之交。 相识于大革命的洪流中 周恩来与叶挺相识于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时期。组建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独立团,渗透了周叶两人的共同心血。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后,叶挺担任孙中山大元  相似文献   

3.
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于1928年来到莫斯科。但在这里,他却遭受到残酷的打击和无端的诬陷,一气之下,他离开了党组织,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欧洲流亡生活。而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他在欧洲的流亡生活又是如何度过的呢?搏击羊城饮恨沙场南昌起义失败后,国民党政府悬赏2000大洋四处缉拿叶挺。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叶挺只好暂避澳门,等待时机准备再次向敌人发起攻击。不久,中共决定在广州再次举行武装起义,并拟定由叶挺担任工农红军总司令,负责指挥这次起义。叶挺得知后,即刻起程来到香港,准备随时投入起义工作中。但由于他是被国民党政府通缉的重要对象,…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就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达成共识,决定由叶挺担任军长,在武汉组建新四军军部。于是,叶挺来到武汉,并全身心地投入新四军的筹建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许继慎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是中央军委认定的36名军事家之一。他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在北伐战争中担任过国民革命军第4军叶挺独立团第2营营长、第25师73团参谋长、第11军第24师72团团长等职,在战斗中多次身负重伤,屡立战功。1930年春,他被派到鄂豫皖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军长,参与整编鄂豫皖边武装力量,领导取得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鄂豫皖苏区。周恩来称赞他:"政治上很强,很能打仗,他把叶挺独立团的战斗作风带到了红四方面军。"  相似文献   

6.
《当代党员》2011,(7):45-45
1918年,叶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参与组建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第四军独立团,任团长。l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他率部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所部被称为“叶挺独立团”,为四军赢得“铁军”称号。南昌起义时,担任前敌总指挥。广州起义首次打出了“红军”旗号,叶挺任工农红军总司令,“第一任总司令”之说由此得名。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新四军军长。  相似文献   

7.
1925年冬,从法国归来担任中共广东区委军事部长的周恩来和陈延年等决定组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三十四团(不久改称第四军独立团)。周恩来很佩服叶挺的军事才干,便委任他为团长。在周恩来的鼓励下,叶挺不  相似文献   

8.
正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位于肇庆市端州区江滨东路西江河畔阅江楼上。阅江楼始建于明代,历史上曾为鹄奔亭。民国期间,该楼屡遭日机轰炸,破坏严重。1959年,根据朱德元帅的指示,阅江楼被辟为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为此,人民政府拨出专款于1959年和1971年先后重修,现楼面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在两次东征和平定杨刘叛乱等战役中,中共奠定了要建立由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的思想基础。当时,周恩来在中共广东区委担任区委常委  相似文献   

9.
卢权 《广东党史》2001,(3):28-31
叶挺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军事家 ,他对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赢得了人们的崇敬。他与李秀文的爱情义重情深 ,感人肺腑 ,也一直为人们所传颂。1922年 ,叶挺在粤军大本营担任警卫团第二营营长期间 ,经同事李章达的介绍 ,与李秀文认识。李秀文的爸爸李少村与李章达是广东东莞同乡同族 ,又是至交。李章达时有向李少村介绍叶挺的情况 ,使李少村对叶挺留下了一个好印象。李少村有两个女儿 ,大女儿李秀英 ,已出嫁 ;小女儿李秀文17岁 ,正在念中学。李秀文聪明贤惠 ,好学上进 ,心地善良 ,意志坚强。叶挺则年青英俊 ,见多识广 ,胸怀…  相似文献   

10.
叶挺被"暂待"党外,原因复杂,一方面与叶挺探索第三条道路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当时中共、共产国际对叶挺的责难有关.而导致叶挺积极探索革命新路的原因则更加复杂,它与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共在农民运动和土地问题上的激进政策以及叶挺对这个激进政策的不同认识有关,也与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实行苏维埃运动、推进更加激进的土地政策以及叶挺对这个政策的认识有关,它们都是推动叶挺另外寻找第三条道路的诱因;此外,孙中山"耕者有其田"思想对叶挺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叶挺(1896-1946),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军事生涯中所显示出的卓越军事思想及军事指挥艺术为世人所尊崇,对于党的人民军队建设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很大贡献。在军队中建立党组织,为后来红军把支部建在连上提供了借鉴在筹建和加强新型革命军队的过程中叶挺创造了宝贵的经验。叶挺早年受过军事教育,后又跟随孙中山投身革命积极参加军事工作,随后到苏联学  相似文献   

12.
正聂鹤亭,1926年加入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是从叶挺独立团走出的开国将军。他长期担任参谋长工作,多谋善断,协助主要领导指挥过许多著名的战役战斗。1956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相似文献   

13.
黄禹康 《党史天地》2009,(1):24-27,23
老一辈革命家唐有章,这位饱经磨难的资深共产党人.在中国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与张太雷、叶挺、彭湃、叶剑英等领导人出生入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以后,他又与谭震林、江泽民共事并成为至交。江泽民同志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几次看望这位老朋友,并在唐有章90岁生日时特地委托夫人王冶坪给他送去了生日蛋糕和鲜花。  相似文献   

14.
黄禹康 《世纪风采》2008,(2):24-24,25-27
老一辈革命家唐有章,这位饱经磨难的资深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与张太雷、叶挺、彭湃、叶剑英等领导人一起出生入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以后,他义与谭震林、江泽民共事并成为至交。江泽民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几次看望这位老朋友,并在唐有章90岁生日时特地委托夫人王冶坪给他送去了生日蛋糕和鲜花。  相似文献   

15.
孟俭红 《党史博采》2023,(2):47-51+65
<正>作为新四军的首任和第二任军长,叶挺和陈毅发生交集始于南昌起义,叶挺是起义领导者,陈毅是追随者。南昌起义后,陈毅引兵上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缔造红军,共同革命;叶挺赴广州再谋起义,遭受错误处理后流浪海外十年并脱党。全面抗战爆发后,叶挺成为唯一被国共双方都能接受的新四军军长,工作中却处处不顺;陈毅为新四军第1支队支队长,支持叶挺,共谋新四军向东、向北发展。皖南事变后,叶挺遭国民党扣押,身陷囹圄五年多;陈毅出任新四军代军长,打开华中新局面。1946年叶挺出狱,不幸遇难;陈毅征战鲁苏,沉痛哀悼。  相似文献   

16.
尤扬 《党史纵横》2001,(10):12-12
叶挺同郭沫若自大革命时期就结下友谊.抗战爆发后,他们分别从海外归来参加抗战,更加深了这种友谊.1942年11月16日,是郭沫若50寿辰.为了给郭沫若祝寿,正在狱中的新四军军长叶挺给郭沫若写了一封信,并用香烟罐的图纸片做一枚"文虎章"作为生日礼物.  相似文献   

17.
王卓雯 《学习导报》2011,(10):50-52
1924年,还是中学生的李秀文结识了时任孙中山大总统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的叶挺。1925年婚后,李秀文相伴叶挺经历了从北伐到抗战胜利的重要阶段,叶挺的一生风云起伏,大起大落,他与李秀文的爱情也一样曲折感人。情投意合1924年,叶挺在孙中山的大总统府任警卫团第二营营长。李秀文的父亲李少村和时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宪兵部队司令的李章达是东莞同乡同族的好友。而李章达又与叶挺相熟。正是这位李章达,  相似文献   

18.
叶挺将军在南昌起义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建立了卓著的功勋。首先,他培养了一支忠实于党的、有很强战斗力的、经过战火考验的部队,并将部队主力带到南昌,发动起义;其次,叶挺的部队是南昌起义时的主力,有很强的战斗力,为起义军很快消灭南昌城内的敌军、控制南昌城创造了条件;再次,叶挺在起义胜利后军事决策方面起了关键作用,为起义胜利后的行动贡献了力量;第四,叶挺及所部在起义军南下的过程中专打硬仗、难仗,为起义军顺利到达广东提供了保障;最后,叶挺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建立提供了很多军事人才,其军队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人民军队的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长叶挺被俘。被俘后,叶挺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1945年又被辗转押解到了重庆的“中美合作所”。当时,国民党的这一行动是在极其秘密的状态中进行的,因此这很不利于我党对叶挺所进行的营救工作。对于这一点,叶挺是很清楚的。他想,该用个什么办法才能够把自己的行踪通知党中央呢?  相似文献   

20.
叶铭 《党史文苑》2007,(9):27-30
叶挺将军在南昌起又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建立了卓著的功勋.首先,他培养了一支忠实于党的、有很强战斗力的、经过战火考验的部队,井将部队主力带到南昌,发动起义;其次,叶挺的部队是南昌起义时的主力,有很强的战斗力,为起义军很快消灭南昌城内的敌军、控制南昌城创造了条件;再次,叶挺在起义胜利后军事决策方面起了关键作用,为起义胜利后的行动贡献了力量;第四,叶挺及所部在起义军南下的过程中专打硬仗、难仗,为起义军顺利到达广东提供了保障;最后,叶挺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建立提供了很多军事人才,其军队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人民军队的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