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的结构缺陷和功能缺失,往往造成行为失范等一系列问题,留守儿童的违法犯罪状况正是这些问题的显著表现。因此,预防留守儿童犯罪和促进其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对其不良生长环境的改善,通过对村落基本状况的分析,村落功能对留守生长环境的改善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从而能够实现预防和减少留守儿童犯罪和促进其健康成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犯罪预防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留守儿童犯罪的高发态势,主要呈现出低龄化、低学历、团伙化,以实施侵财类行为为主,极端恶性暴力案件增多等特征。这主要是由家庭监护和家庭教育全面失守,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学校教育功能不强,儿童利益最大化理念缺乏刚性和操作性国家监护理念和制度尚未形成等原因所致。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犯罪预防存在诸多难点,主要体现在一般预防层面的留守儿童犯罪预防的家庭责任与政府责任确定问题、临界预防层面的缺少"一放了之"到"一关了之"之间保护处分的问题、再犯预防层面的司法专业化和帮教社会化衔接的问题等。因此,留守儿童的犯罪预防需要通过树立国家监护和儿童利益最大化理念,完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体系,让家庭、学校、社会各司其职,共同致力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留守儿童犯罪。  相似文献   

3.
“留守儿童”违法犯罪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作为弱势群体,他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有着更为复杂的原因。通过调研、问卷和访谈等方式,我们发现“留守儿童”违法犯罪是各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呈上升趋势,有着自身的原因和特点,因此对他们的预防和处遏也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留守人群是城乡二元体制与城市化进程的特殊产物,是现代社会与传统乡土夹缝里的弱势群体,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随着农村留守人群犯罪与刑事被害问题日益凸显,对农村留守人群进行特殊的刑事司法保护也成为预防农村留守人群犯罪、保障农村留守人群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秩序的关键。立足于风险社会理论下的社会秩序与社会管理,考虑到恢复性司法理论框架下的犯罪预防与被害保护以及刑事一体化理论下的多机构协作与诉讼机制衔接,检察机关发挥检察职能,施行对留守人群的刑事司法保护具有必然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留守儿童的规模、生理心理发展及越轨状况已成为公共议题。留守儿童处在表面完整但功能不完整的家庭结构当中,藉由多元情境、多元群体、多元面向视角,可探知家庭基本功能的缺失所造成的留守儿童生理、心理、社会性发展障碍,可以将之视为留守儿童家庭失灵。家庭失灵导致留守儿童忽视现象高发,亦使留守儿童过早、过多地暴露于虐待、暴力侵害、性侵害等风险之中,扭曲了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体系,在留守儿童权利保护上负效应明显。家庭失灵所携带的犯罪风险因子,对尽早发现留守儿童犯罪、遏制再犯,促进犯罪者回归社会等方面都存在消极影响,需要弥补这一留守儿童犯罪防控断点。  相似文献   

6.
秦倩 《法制博览》2013,(1):277-280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我国农民工问题的"副产品",农民大量流入城市务工的同时,导致其身为父母的监护责任缺失,兼之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农村留守儿童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诱因的影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目前通行的观点认为,要减少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必须彻底改革我国的户籍制度,拆除依附在其上的教育壁垒,让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赴打工城市自由入学。但笔者认为这并不是根本之策,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具有可推广性。本文中笔者将尝试从新角度探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关爱,在均衡教育资源、甚至是倾斜扶持农村教育的基础上重构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制度,同时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司法保护力度,重视法律与心理教育,以起到切实降低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检察院、市法院一项调查显示,通过综合预防,近两年,南京全市少年儿童犯罪势头已得到有效扼制。2005年与2004年相比,青少年犯罪案件下降了10%;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1%。但“留守儿童”问题凸现,犯罪案件数逐年上升。2005年与2004年相比,“留守儿童”犯罪案件量占整个刑事案件的6%;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则上升到了10%。进一步调查发现,犯罪的“留守儿童”中,有56.4%与没有外出的父亲或母亲单独生活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社会解组理论是肖和麦凯等人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解读社会变迁时期青少年犯罪原因和预防对策一个重要的宏观犯罪学理论。我国正在经历社会转型,留守儿童问题作为社会变迁的产物,其本身既有一般工业化结果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特性。因此通过比较解读,有助于分析我国的留守儿童现象,实现促进其正常社会化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对天津市某区的留守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农村留守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日益严重。由于城市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城市教育管理制度对外地务工人员子女的歧视性限制,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缺乏适:应能力等原因,致使大量留守青少年出现。他们所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主要体现出共同犯罪、偶发性犯罪、边缘化犯罪和财产性犯罪的特点。现有的城市教育体制存在障碍和家庭中父母的角色不健全等因素是造成留守青少年违法犯罪日益严重的原因。我们应该从消除城市学校的歧视教育体制,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与基层自治建设,加强对有违法犯罪倾向的留守青少年的管理和教育等方面加强对留守青少年违法犯罪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0.
王洁 《法制博览》2015,(8):224-225
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的关键在于监护制度的完善,然而现阶段我国传统的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机制涉及面狭隘、内容过于僵化、操作不适用现实情况等等原因,致使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得不到切实的保护。针对监护制度现实问题的存在,以此提出一些创造性的、实用性的解决方案,来完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制度,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