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推进中缅两国会计趋同,解决中国与缅甸经贸往来中会计信息不可比问题,进而为带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各国之间的会计趋同,推进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进程,需要研究中缅两国会计准则的差异。本文对中缅两国财务报表列报具体准则的适用范围和基本要求、财务报表的组成和编报责任以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权益变动表、财务报表附注的披露内容和顺序等方面,对中缅财务报表列报会计准则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越南会计准则——越南会计国际化的里程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越南是东盟10国中唯一采用会计制度作为会计规范的国家。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是两种不同形式的会计规范。会计制度这一规范形式具有统一性和具体性,而会计准则更具指导性与灵活性。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采用会计准则作为会计规范的形式,而为了促进国际会计协调与会计标准国际化,1966年任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会长的Herry Benson爵士联合美国和加拿大  相似文献   

3.
越南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及完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越南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 越南自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建立,大量的引进外资以及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促进了越南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另外,加入东盟、亚太经合组织和东盟会计联合会也加快了越南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与缅甸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应研究中缅两国会计准则的差异,以促进中缅两国会计趋同,进而带动整个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内成员国之间的会计趋同,推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本文对中缅资产减值会计准则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应研究中缅两国会计准则的差异,以促进中缅两国会计趋同,进而带动整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成员国之间的会计趋同,推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本文从固定资产的相关概念、固定资产准则的适用范围、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5个方面,对中缅固定资产会计准则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中越会计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模式是对某一国家或地区会计行为的综合性概括,并反映出不同国家或各地区在财务核算及管理方面的差异。近年来,我国与越南经贸往来频繁,本文通过对中越会计模式的比较研究,分析两国在会计理论及实务领域异同,对增进双方在会计及经贸领域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深入开展,会计服务出口的业务发展空间也在不断地扩大。东盟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为中国会计服务出口和拓展东盟市场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遇,但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国际客户发展、自主国际品牌建设、国际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需突破的难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与缅甸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应研究两国会计准则的差异,以促进中缅两国会计协调,进而带动整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成员国之间的会计准则从协调到趋同,推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本文从存货的相关概念、存货准则的适用范围、存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五个方面,对中缅存货会计准则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采用案例分析法,对美国DAL跨国公司出售子公司RCD时,美、日、英 3国企业在收购价格一定的情况下,谁能获得更大的获利空间,进行多指标计算的结果表明,由于这 3个国家的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的差异,使得英国有最大的收购优势,其次是日本,再次是美国。这说明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时,每个国家都是理性的“经济人”, 在考虑了本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后,他们都会对外制定出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政策,从而阻碍了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国的会计国际化进程在加速,通过本案例我们不能不思考,国际化后的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越南从1075年到1919年近900年的时间内实行科举考试制度,考试过程和体例多模仿中国。但是在长久的科考历程中,越南也形成了自己的科举考试特色,在开科参考的人数、中举者的级别、状元的名称上都铭刻上了本国文化价值观的特征。本文对越南科举考试的体例和科举杰出人物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出越南崇尚儒学、重视家族传承以及考试中蕴含的本国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和现状,研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效用,指出中国-东盟会计准则进一步国际趋同能够更好地防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金融风险,保障各国金融安全和资本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张臻 《东南亚纵横》2009,(11):108-111
中国与越南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方法有不少相同之处,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收入核算方面,两国对收入的确认条件和计量原则基本相同,但对收入范围的界定,具体业务的计量、收入账户处理及披露都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3.
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中国古代史书称越南为交趾、交州。从公元前214年至公元968年的千余年间,越南作为中国的郡县存在,置于中国封建王朝的直接管理之下。即使在公元968年建立了独立的封建国家,但仍与中国封建王朝保留“宗藩”关系,直到1858年法国殖民者入侵越南,这样的密切关系才被迫中断。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世界金融体系、区域金融布局、本国经济金融发展和政治影响力等方面的考虑,中俄两国相继提出要建立国际金融中心。通过对两国经济、金融、政策、基础设施和人才等多方面的现状比较可以发现,上海相对于莫斯科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综合优势更加明显。但作为战略目标相近、地理位置相邻的两个大国,在未来两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对于战略空间、金融资源、金融创新和货币领域的竞争将不可避免。因此,建议在竞争的同时,还要加强政策、资本市场、货币领域的合作,力争实现错位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总体、总则、会计核算和相关文件、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法律责任等方面对中泰两国《会计法》进行比较研究。笔者认为,中泰两国《会计法》在大的方面具有一致性,但中国《会计法》的内容更丰富、更全面。这有助于了解《泰国会计法》以及中泰两国《会计法》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在华印支难民既是国际印支难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其自身特殊性。他们主要是中国与越南关系恶化之后越南反华排华的结果,中国政府一开始是以难侨来对待他们,1979年之后才主要从难民的角度进行处理。中国与国际社会在印支难民问题上积极合作,包括与联合国难民署的友好合作,以及与日本、澳大利亚和老挝等国家在印支难民外流、自愿遣返等问题上的双边合作。这些历史经验为近年来关于中国难民立法与政策的相关争论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1986年越南政府推行革新开放政策以来,特别是2007年1月越南正式成为WTO成员后,标志着该国已全面融入国际社会之中。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还是科学技术,无不透射出来自世界各国尤其是与之近邻的中国和西方国家外来文化的影响。对外开放必然增加了各个领域的交往,而语言文字是交流的重要工具。因而现代越南语不断吸纳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英语和汉语新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