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我国的委托执行制度是由民事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建立起来的。从理论方面看,目前学术界对委托执行制度还存在诸多争论;而从执行工作实践的角度看,委托执行制度尚未发挥其应有功能。本文拟首先对委托执行制度的法理依据作粗浅探讨,然后对委托法院与受托法院之间的关系、委托执行的一般程序等作具体的分析研究,以期有助于委托执行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一、委托执行制度的法理依据 所谓委托执行,是指负责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2.
2007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对我国民事执行进行了大的改革和完善,特别是对民事执行制度,第202条和第204条增加对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案外人异议的规定,再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案外人异议处理的具体操作程序的规定,民事执行异议制度初步建立。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从总体上说,我国民事执行的法律制度还很不完善,应借鉴域外立法经验,完善此项制度。  相似文献   

3.
民事执行救济是执行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对执行机关的执行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时提供保护和补救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我国此次民事诉讼法对执行救济的修改仍未到位,还应在现有的执行救济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执行异议制度,为权利人提供更为全面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民事执行程序在纠纷解决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监督工作更是民事执行能够有效实施的保障,但民事执行的现状不容乐观,目前我国的民事执行监督制度存在很多弊端。基于宪法和法理的要求,基于我国政治体制及现实问题等多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我国建立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制度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这项制度虽然没有法律条文的明确规定,但根据我国民事执行监督的现状和检察机关的性质,检察机关是民事执行活动当然的监督机关,笔者认为应积极地构建和完善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民事执行制度的法律缺陷及改革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以来,民事"执行难"已成为困扰司法机关的一个突出问题.从执行的法律制度方面分析了民事"执行难"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民事执行法律法规的构想,以期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由于法律规定的不明确,不完善,我国目前的查明被执行人财产制度在实践中主要落到了申请执行人一方。这既违背民事强制执行程序的基本法理要求,也缺乏一定的法律依据和可操作性。在民事执行过程中,我们应当合理划分执行机关、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的责任,完善我国被执行人的财产查明制度。  相似文献   

7.
民事执行听证制度作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内部的一种程序,对于执行实施权的运行起到重要的作用.就目前来看,该制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然而,这一制度有助于维护和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益、可以有效限制执行权力的恣意行使,因而有必要重新审视民事执行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民事执行权力具有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的双重属性。当今中国民事执行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是市场经济不发达和法治社会建设不完善的体现。在今天的宪法体制下,对民事执行进行检察监督的制度设计是必要的和可行的。检察监督要遵循谦抑的原则,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尊重法院的司法权威,在监督的内容、途径、方式、方法、深度上,全盘考虑,构建解决“执行难、执行乱、执行腐败”问题的有力制度工具。  相似文献   

9.
共同诉讼制度是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共同作用的领域。被执行主体的追加与共同诉讼被告分属执行、诉讼两大不同阶段。在执行实务中常见一些当事人因单一之诉的生效判决作为执行依据遇到执行障碍,转而在执行阶段申请追加被执行人的情况,由于缺乏具体规定,从而造成审判与执行实务的困惑。应在完善我国共同诉讼制度理论的前提下,在执行程序中提出追加实体法和程序法规定的共同被告为被执行人,以合理配置执行权。  相似文献   

10.
民事诉讼法前沿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系问题是民事诉讼法修订中最重要的问题:在未来的民事诉讼法中是否需要保留证据制度、再审制度、执行制度、非讼程序等尚需进一步探讨;破产程序应从民事诉讼法中剔除;应当增加人事诉讼程序、法律审、小额诉讼、诉讼费用、第三人撤销诉讼、票据诉讼等规定.另外,起诉制度、一事不再理原则、证明责任、证明标准、民事检察监督等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在完成计划内培训任务的同时,会面向培训市场承接委托班次。而如何处理好计划内办学与计划外办学的关系,是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本文对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近年来在委托办学中的积极探索进行了全面总结,梳理了提升委托办学质量要处理好的七个关系。  相似文献   

12.
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作权归属是委托创作合同的重要条款。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关系到委托人著作权的取得、受托人义务的履行以及双方利益的平衡。在债权形式主义的背景下,委托人通过委托创作合同取得著作权属于继受取得。由于作品的无形性和著作权登记制度的缺失,受托人移转著作权依赖法律推定。著作权从创作完成之日开始移转,委托创作合同的书面形式往往成为著作权移转的公示手段。但是委托人支付报酬的义务与受托人移转著作权的义务构成对价,并对法律推定的著作权的移转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立法的粗疏和矛盾导致我国委托作品条款的适用范围混乱,扩张、收缩和误用并存。以非独立创作的作品类型为视角,我们发现作品类型分类标准不一致和类型化不足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因此有必要据此进行立法修改。在没有修法的情况下,有必要通过解释学手段以求正确地适用委托作品的条款。  相似文献   

14.
高效的党内法规制度实施体系是党中央提出到建党100周年时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目标。党内法规实施体系是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治实施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体系化是党内法规实施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高效是党内法规实施体系的核心价值追求。党内法规实施体系构建的核心内容包括党内法规的遵守、党内法规的执行以及党内法规的监督。推进党内法规实施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科学的路径,要逐步确立强有力的利益导向、进行全方位的机制设计以及探索高效率的效果反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过程中逐步扩大了微罪不诉的适用范围,创新了微罪不诉人员的帮教机制,使本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轻微犯罪行为人重新回归社会,回归家庭。目前,检察机关应依托现有资源和司法体制,对微罪不诉人员采用不同的新型帮教模式,并建立微罪不诉人员帮教联席会议、委托帮教、隐性帮教保密等项制度,以更好地教育感化犯罪行为人,帮助其正常生活,远离犯罪。  相似文献   

16.
香港基本法的实施,使得中国当代法制在"一国两制"原则下有了新发展,具体表现在立法制度、法律渊源体系、法律体系、司法体制、法律适用制度以及法律解释制度等方面。基本法实施带来的影响不能简单加以衡量。两地应互相包容与理解,以弥合彼此之间的距离,求同存异,给香港基本法的实施提供前行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完善我国当代法制。  相似文献   

17.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体制制约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行政审批制度产生的诸多问题与我国传统行政执行体制延续下来的政府管理的一些理念、职能设置、行政方式和执行方法等有着必然的联系。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必须涉及到现行行政体制如何从传统的准动员型模式向民主法治型模式转变这一深层问题。文章首先提出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尚有待深入研究的一些理论问题 ;其次对审批制度改革面临的困难和体制性制约进行分析 ;然后就如何从根本上实现由传统行政执行体制模式向民主化、法治化行政执行体制模式转变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执行力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执行力是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和权变能力的综合体现,管理控制系统有助于形成和提高组织的执行力,要提高企业的执行力,不仅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控制系统,还需要合理完善的计划、高效的组织结构、有执行力的领导系统、科学的培训体系、可行的权变方案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批准并加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该公约的实施机制研究日益重要,而国际条约的实施理论和联合国人权保护机制为人权公约的实施提供了法理基础和体制背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实施机制由缔约国报告制度及其结论性意见和一般性评论构成。公约的实施机制具有单一性、逐步性和非对称性的特点。公约实施机制推动了国际人权法的发展,但是只有完善其保留制度、协调实施过程中的法律冲突,才能提高公约实施机制的实效性。同时,国际人权保护的国际合作和国内转化立法是中国切实履行公约义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论审计动因     
审计动因的研究主要是探讨社会经济发展为什么需要审计。关于审计的动因,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由于人们对审计的认识以及审计规律的凸现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观点。目前,理论界对审计动因的认识也逐渐趋向于受托责任。但受托责任观仍有不完善之处。审计产生的动因是降低信息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