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李竟 《先锋队》2012,(31):27
近年来,洪洞县围绕加快人才聚集、推进转型跨越的新要求,依托甘亭产业转移示范园、秦壁高新技术工业园、历山农业观光园等七大产业园区,抓龙头、上项目,占高地、筑平台,以项目聚集产业人才、以人才推动园区发展,努力打造"全省人才第一大县",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对接项目"引"才洪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在园区和项目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坚持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与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以项目对接人才,以人才支撑项目。该县大力推行"三个三分之一"工作  相似文献   

2.
钟志文 《世纪桥》2007,(11):76-77
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力,在有效促进区域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全面地认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与提高招商引资项目质量之间的辩证关系,采取切实措施,实现两者良性循环,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地方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有效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进入工业化初期和城镇化带动时期的重要工作;是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重大举措;是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努力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有效途径。为此,有效推进全省的招商引资工作势在必行,这是发展的需要,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省委提出的实现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4.
宜都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招商引资与聚才引智并重,大力实施项目强市、人才兴市战略,用开放的观念、开阔的思路、开明的政策成功引进了大批知名企业落户宜都,形成了项目建设与人才双赢的良好局面。树立开放、开明的人才观念是推动招商引资、实现项目强市的根本前提,只有实现招商引资与聚才引智的良性互动,才能有效地促进项目建设协调发展。一方面我们牢牢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新观念。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干事业就要抓人才,要发展必须抓人才”,“依靠经济发展引才,通过重大项目聚才”,形成了“没有人才的发展是没有后…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经济发展主要动力来自投资,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环境下,全省招商引资实现持续快速增长,为做大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提供了强劲动力。贵州经济能够得到持续快速增长,大力度、高效率的招商引资是一股重要推动力量。通过招商引资,不断推进项目建设,是贵州省投资促进工作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6.
"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经济发展理念的重要变化。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实现工业项目生态化,使经济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相似文献   

7.
岳振 《当代贵州》2014,(7):26-27
正招商引资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使贵州对外开放形象展现出活力四射的新面貌,随之而来的,是实实在在的项目与资金,有力促进了贵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招商引资对贵州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不断得到提升。2013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赴北京、上海、香港、台湾等地开展招商推介活动,与娃哈哈、中电投等知名企业负责人交流会晤,大力推动重大项目引进。通过创新、强化招商引资等一系列改革开放与发展策略,长期处于经济增长缓慢状态的贵州,正逐渐成为  相似文献   

8.
正阳春三月,碧江经济开发区项目建设现场机声轰鸣,一辆辆工程车来回穿梭;车间里,工人们在操作台前紧张工作,到处一派繁忙景象。铜仁市碧江区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集聚发展的战略平台,以碧江经济开发区作为主战场,高标准、高效率推动项目建设,全力打造碧江工业经济增长极和升级版。项目建设成经济发展引擎"坚持把引项目、引资金与引技术、引机制、引品牌、引市场相结合,突显‘拉长补短'、嫁优',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上档次、上水平,更多地吸引国内外500强企业。"在年初召开的全区经济工作会上,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碧江区委书记陈代文提出。  相似文献   

9.
冯玥 《学习月刊》2020,(1):28-30
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转型升级压力之下,一些城市以"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为抓手,着力完善营商环境,用以吸引更多资本及人才,驱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武汉因商闻名,因商而兴,有着丰厚的商业历史积淀和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探讨武汉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机制不仅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全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任务。  相似文献   

10.
《新湘评论》2010,(17):16-16
城市要实现又好又快、率先发展,关键在于激发人才活力、发挥人才优势、改善人才结构、注重人才发展。近年来,长沙市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致力把长沙建设成为现代化人才的集聚中心和创业基地。  相似文献   

11.
立足现实基础,实施办电强工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园区产业集聚,发展民营经济,参与经济合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徐大敏 《奋斗》2006,(5):52-52
图强林业局地处祖国北部边陲漠河县境内,是一家国有大型森工企业,现有职工10599人。在保护生态发展特色经济的过程中,我们深感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此我们结合本局实际,认真开展招才引智工作,不仅在省内各大学成功引进了大学本科毕业生、各个行业所需专门人才以及技术岗位需求的专门人才,而且还先后与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进行多项目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全局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企业的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3.
惠水,著名民歌《好花红》的发源地,是一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热土。近年来,全县上下抢抓争快,自加压力,扎实苦干,排难而进,经济社会保持了速度、效益、活力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在黔南自治州“431”经济发展格局中,地处“一门一带”重要地位的惠水,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步伐。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客商到惠水考察,一个又一个招商项目在惠水落户,招商引资一年一个台阶,目前已有36个项目签约落户惠水,总投资达到30亿元。其中有的已投产,有的在建,有的即将开工。惠水经济发展在“工业强县”的思路中,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惠水政务中心已正式运行,招商引资实现一站式服  相似文献   

14.
方勇 《共产党人》2012,(6):45+52
正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效益和效率原则是一个基本要求。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只有辩证地把握招商引资工作中的"得"与"失",才能实现地方政府和外来企业的双赢,实现效益、效率的最大化,才能更好更快地推动经济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5.
正卢龙县立足县情、精准发力,实施"微创新"工程,拓宽县域人才发展之路,激发各类人才队伍创新创业新活力。实施"借商引智",释放党管人才能量。针对县级组织部门人员较少且人才工作既管宏观也抓具体的实际,实行"借商引智"制度。依托县乡两级招商部门人员多、资金足、产业熟、门路广的优势,主动与其对接,做好深度融合。选聘32名招商引资人员兼任招才引智特派员,明确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双重责任。每年举办2次大型引资引  相似文献   

16.
领导箴言     
《当代贵州》2014,(13):11-11
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像抓招商引资那样抓招才引智,像承接产业转移那样承接人才转移,把大规模引进和培养人才作为长期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开原市把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而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抓手,以产业集群发展为着力点,着力推进由工业集中向产业集聚转变,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升级,实现了经济的超常建设、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开原市把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而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抓手,以产业集群发展为着力点,着力推进由工业集中向产业集聚转变,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升级,实现了经济的超常建设、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9.
茶陵县是一个内陆山区、革命老区、农业大县,在推进富民强县进程中.我们立足现实基础和资源优势,提出了以办电强工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动力.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民营经济为支撑,走具有山区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马立新 《奋斗》2012,(9):36-37
绥化市委提出的“五型经济”战略和“五个一流”目标.准确把握了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紧紧扣住了绥化资源优势、区位特点、产业基础等实际,牢牢抓住了推动大发展大跨越的关键环节,极大地激发了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和动力。落实“五型经济”战略的核心是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而由于我们自身投入能力脆弱,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就无疑成为产业项目建设最主要的途径。当前,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在抢抓发展机遇,不断掀起招商引资热潮。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趋凸显。以资源高投入高消耗为依托的传统招商引资模式正遭受严重挑战。近年来,各地招商引资工作都经历了跨越式快速发展到相对平稳增长甚至缓慢前行的发展起伏。为此,我们要适时调整招商策略,全力推动招商引资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努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一轮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