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阳石油化工总厂是一个拥有15000多名职工的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自1981年以来,国家分配该厂大中专毕业生共729人该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32.1%。随着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青年知识分子现状和作用如何呢?最近,剖析了26名大中专毕业生,深感青年知识分子如何尽快适应企业需要,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包括“文革”期间的工农兵大学生,恢复考试制度以来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以及自学成才的青年人,约二千多万,占知识分子队伍人数的一半。而其中绝大多数人是恢复考试制度以来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他们成长在十年动乱和改革开放两个有明显差异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环境决定了这一代知识分子在思想上明显存在三个方面的弱点和不足:第  相似文献   

3.
南阳棉纺织厂是一个拥有900余名职工的国有大型一类企业,全厂有回、蒙等少数民族干部职工800多人,占职工总数的10%;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知识分子600多人.  相似文献   

4.
学术卡片     
报考研究生在悄悄升温北京市高校应届毕业生报考研究生出现升温现象.1991年北京地区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为7800人左右,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为6000人,与前几年相比,呈回升趋势.据招生办提供的数字:199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为5800人左右,由于当年有占本科应届毕业生总数1%的报考名额的限制,此数字不具可比性.1989年没有报考名额限制,报考的本科应届高校毕业生约为6700人.1991年对本科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报考名额限为总数的12%,尽管如此,报考人数只比1989年少700人.报考研究生回升的深层原因何在?中国人民大学对北京的四所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的抽样调查表明,学生的考研热情是与对毕业分配前景茫然及不乐观态度相联系  相似文献   

5.
1978~1987教育:拨乱反正、百废待兴 推翻“文革”中对教育的“两个估计”与恢复高考 “文革”中,对于教育著名的“两个估计”是:“文化大革命前17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是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8342位在广州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的第一份职业与所学专业之间的相关性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近8年来大中专毕业生都存在着职业与所学专业不相关即"改行"的情况,且"改行"与学历、性别、专业等因素相关,而且大部分"改行"是由于专业的局限性而被迫的.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针对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7.
金维立 《浙江人事》2006,(10):29-29
2006年绍兴市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仅市区生源总数达3874人,比去年增长24%,截止今年7月底,已签约2947人,在已签约毕业生中,去民营企业就业的达2367人,签约人数约占总签约人数的80%,比去年同期增长54%,民营企业已成为绍兴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台湾青少年犯罪不断增加。据“内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台湾刑案统计》:1972年有少年犯7.532人,占犯人总数24.94%;1977年为7.845人,占犯人总数17.70%;1978年以后年年递增,1980年为11,288人,占犯人总数25.27%;1981年增至11,951人,占犯人总数27.40%,1982年激增为20,712人,1984年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已经由过去的“统包统分”转变为“自主择业 ,双向选择”就业。当前 ,人们谈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话题很普遍。那么 ,如何转变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观与拓宽就业门路呢?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社会上说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 ,是因为中国的大中专毕业生多了。当前中国的大中专毕业生真的多了吗?据国家统计局1996年人口抽样调查 ,我国大专以上学历者 ,在全国人口所占比例中仅为3 %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30 %—70 %这个比例。就是同世界上一些中下等国家平均8.8 %的比例相比 ,也有较大差距。据有关专家统计…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毕业生择业与就业状况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发展时期。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为108万人,1990年为160万人,2000年为220万人,2001年招生约250万人,高等教育的这种连续扩招现象也为世界各国所罕见。未雨绸缪,在高等教育扩大“入口”的同时,注重其“出口”政策的研究,就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20世纪末,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会同教育部有关单位,对高校毕业生择业过程及其就业后的适应状况,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查。共回收在20世纪90年代大学毕业的青年科技人员有效问卷1920份,其中男性比例68%、女性32%,专科毕业占总数的 28.2%、本科毕业占62.7%、研究生毕业占 9.1%。调查以无记名的形式进行。现结合调查,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状况作一总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一、我校党外知识分子现状内蒙古大学现有党外高级知识分子(指副高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46人,占全校高级知识分子总数的43%。其中,博士生导师18人,占全校博导总数的32%;在国家和自治区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党外人士占到1/3;全校共有获得博士学位的党外教师74人,占全校获得博士学位教师  相似文献   

12.
学术卡片     
"托福热"的升降温据说北大"托福热"已退潮.英语系的消息说报名参加五月份托福考试的共644人,后又退考的有139人,占报名人数的18%.而1989年10月考生达960人.真是降温吗?原因何在呢?马学理等的文章分析了有关情况.文件的震荡——90年代最强烈的一次震荡莫过于国家教委针对大批年轻知识分子争相自费出国留学所下达的那份文件,这一文件对托福热的降温起了很大作用,但不是唯一原因.晕晕乎乎的报考者——去年8、9月小道消息纷扬说1990年5月托福考试为最后一次等等.想晚些考或不想考的人甚至无聊者都加入了报考大军,形成了"托福盲流".据调查,动乱之后加入的"新托派"占了67%,他们成为历时半年之久的托福狂潮的生力军.经  相似文献   

13.
豫政〔2 0 0 1〕 13号 (二○○一年四月九日 )  省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 2 0 0 1年毕业研究生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 ,现批转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做好 2 0 0 1年毕业研究生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   2 0 0 1年我省预计有 17万多名研究生、大中专毕业生面临就业。其中 ,毕业研究生约 10 0 0人 ,本科毕业生约 2 .5万人 ,专科毕业生约 4 .2万人 ,中专毕业生约 10 .6万人。为认真做好 2 0 0 1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 ,结合我省实际 ,提出如下意见 :一、做好毕业…  相似文献   

14.
涟源市共有市属国有工业企业16家。据1994年底统计,在册职工6012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520人,占职工总数的8.6%,专业技术人员460人,占职工总数的7.6%.1994年底全市市属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4507.3万元,实现利税710.6万元,分别比上年下降4.6%和64.4%。造成这种生产、效益同时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内部管理松弛,广大职工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积极性未得到充  相似文献   

15.
孟祥才 《春秋》2012,(4):14-16
1977年,中国在"文革"后第一次恢复高考。当时的高考命题工作可能是延续了"文革"前的模式,即每年临时从各高校和中学抽调教师组成命题小组,完成当年的命题工作。1978、1979两年,山东大学历史系陈汉时、祝明两位教师参加了这项工作,1980年教育部仍然要求山东大学指派一位历史教师参加这项工作,我成为领导指定的人选。  相似文献   

16.
一是优化党员年龄结构。侧重从年富力强的农村乡土人才、致富能手、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以及企业骨干中发展党员。近两年,全市发展40岁以下年轻党员934名,约占发展党员总数的89%。二是拓宽党员行业分布。着  相似文献   

17.
文综 《当代广西》2007,(11):50-51
从1977年~200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已有30年。30年来,我国共有近6000万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1000多万人被高校录取,其中培养出3万多名博士生和30多万名硕士生。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2012年,福建省内高校毕业生和省外高校闽籍毕业生总数达到23.6万人,加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大中专毕业生总数超过40万人,成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的主体。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福建省政府于日前出台《关于做好201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此作出具体部署,并从提高省级项目补贴、鼓励基层一线就业、实施"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组织万名毕业生就业见习等方面,多管齐下,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9.
中国美院创办79年来,大师辈出,成就蜚声中外.目前,在校全日制学生达到8000多人.为适应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求,近10年来,美院加快发展艺术设计学科.目前,设计类专业已占全院专业总数的70%,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的美院象山校区,2001年开工建设,一期(6.5万平方米建筑)已建成运行,二期(7.8万平方米建筑将于2007年9月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20.
强世功的〈惩罚与法治--当代法治的兴起(1976~1981)〉(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截取了1976~1981年这个特定的时间段来进行法治叙事."文革"结束后,中国开始用法律来治理国家,这是一个从政治话语向法治话语转变,从斗争手段向法律技术转变的过程.国家治理目标和国家权力的行使方式也产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