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999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继续抓住机遇,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以利于逐步缩小差距,实现共同繁荣”。“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下一个世纪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从现在起有关部门应加紧进行研究,要进一步明确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目标、基本任务和重要方针政策,有目标、分阶段地推进民族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些论述揭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本点和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发展的重大关系,这也是我们思考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理论视角和政策选择的基本着眼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与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实地调查基础上,探讨了民族地区人口流动与人力资源开发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加快民族地区人口流动,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充分认识西部目前的人口问题对大开发的重要制约作用,必须努力通过“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来寻求解决西部人口问题的总体框架和政策措施,其中推进西部农民的非农化(包括城镇化)进程,乃是解决西部人口问题的最重要的社会经济条件。一、西部人口问题对大开发的制约作用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既是这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的长期演变所决定的,同时又是影响今后该地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  相似文献   

4.
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中构建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人口流动、文化交流、资本流动,这三方面所形成的区域协调机制是动态的,相互联系并相互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36)
西部民族地区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有着独特的人文色彩,十分有利于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但是,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正处于裂变和提升的交替过程中,不断地面临着各种困难,受到相关文化体制的约束。因此,我们必须对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人口问题则是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之一。西部地区人口问题解决得好,就会对西部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会带来巨大压力。如何抓住西部开发这一历史性机遇,重视和解决人口问题,事关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不能再陷入人口误区    人口问题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并非为所有人所认识。    首先是在舆论导向上,过多地宣传和强调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认为人首先是生产者,发展西部经济,需要有相应的人口数量作保证。    其次是一些党政领导尽管认识到…  相似文献   

7.
我国贫困区域、贫困人口向西部农村收缩的态势持续增强,而囿于自然环境、高度依赖农牧业的生计状况又引致地缘性贫困现象和生态贫困后果,并且“农业及其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扶贫”对贫困的作用已经减弱,甚至对减缓生态贫困缺乏积极作用.在西部贫困农村,生态环境支持系统的恢复、重建及其维护,必须依赖当地农民生计替代或转型;生态贫困问题的治理,必须依赖贫困人口生计空间和生计路径的拓展或转换.因此,实现劳动力流动对突破地缘性贫困困扰和解救生态贫困有着决定性意义,然此必须依赖国家针对性的就业援助,以赋能为重心,改变其劳动力人口缺乏就业资源禀赋的普遍性状况,促成劳动力流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文化产业正成为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由此,"十三五"将会成为西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提质升级的关键时期。目前,西部民族地区文化资源还未充分产业化,经济优势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为此,本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重点分析西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14)
解决好就业问题一直是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而民族地区由于数个民族杂居,民族特色鲜明,民族关系复杂,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就业问题需要有更强的针对性。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探析民族地区就业问题的特殊性,对解决好民族地区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有利于区域平衡发展;有利于边疆稳定。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显示,黑龙江省人口流动呈现出几个显著特征:省内人口流动是黑龙江省人口流动的主要类型;省际净流出人口数量明显上升;跨省流出人口逐渐放弃依据地缘优势而形成的传统流向地,越来越多地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经济承载力不足、社会文化生活、气候环境、户籍等相关制度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着黑龙江省人口流动,要采取积极的对策措施解决人口流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影响澳门学生赴内地就学的推拉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拉力因素包括保送政策、文化吸引力、内地高校声誉和专业认可度较高、大学内部运行良好的澳门学生社团及教育花费低等因素;推力因素包括澳门社会对内地治安环境差的偏见、两地学生"文化距离"较远、专业供需不匹配、住宿环境较差及其他地区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等。内地高校在吸引澳门生源方面还有很多可为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证了西部民族地区开发需要法治保障和良好的法治环境 ;在对西部民族地区法治环境作出客观分析的基础上 ,全面、系统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法治环境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高德胜  金哈斯 《学理论》2011,(36):74-75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人口密度小,牧民居住较为分散,其生产生活环境复杂,条件落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尤其牧民人口城镇化进程缓慢。由于文化与制度、生活习惯与传统经济生产方面的特殊地域性,牧民人口城镇化不可能也不可以重复东部地区农村自上而下的城镇化模式。我们要依据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牧区自身经济社会以及城镇化水平落后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通过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建设规划来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促进牧民人口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推拉理论能够解释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大约30年这一时间段内的人口流动现象,但对于最近几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新态势却不具有解释力。把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置于长期城镇化战略下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实际上是在流出地推力、流出地引力、流入地拉力、流入地斥力以及劳动者的个人能力这五类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而根据主导力量的差异,又可以把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城镇化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对应当前所处的阶段,未来城镇化工作应着力做好县域经济、扶持乡镇企业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培养职业农民;加强基础教育投入,提高技能培训力度;落实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15.
第二届“中国西部论坛?”9月4日在西安开幕,来自海内外政界、企业界及专家学者众多人士,围绕“西部投资环境与对外开放”这一主题,“会诊”西部大开发遇到的突出问题。 西部大开发的主要行动之一是通过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生产要素向这个地区流动,而吸引这些要素的环境就成为西部发展最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已有的事实表明,改善投资环境已成为觉醒的西部各省区着力解决的问题,同时,解决它的历程仍然非常艰难。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流向研究——基于ERG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俊红 《学理论》2012,(13):124-125,197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大学生就业质量和流向影响教育发展方向和经济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趋向于东部及成熟地区就业,而西部建设人才较少。运用相关统计数据,从ERG理论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分析,并对今后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指导方向提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国情,针对新形势下民族问题的特点,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作出了发展与创新。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又一大创新。立足于对"两个共同"的意义进行深入的探究,为形成各民族及各民族地区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局面做出一些努力。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7,(8)
在社会转型时代,民族地区存在着制约社会稳定的几大矛盾,然而,如何科学、有效地妥善解决这些矛盾,是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角度出发,并着眼于通过优化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化环境的高度来不断加强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发展提出建议: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活动,构建西部民族地区正确的价值导向;有效结合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营造西部民族地区稳定的文化环境;始终坚持大众化的原则要求,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结合我国的二次西部开发及历史经验教训,西部在大开发中应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与精神,尤其是在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上,在注重人才增量的同时,更应发挥西部人才的存量优势,解决西部人才“短板效应” (指客观上在一定时期内,某一人口群体或生命个体素质潜能的开发或转化不是无限度的,而是有限的,这种限度取决于素质的内在结构条件 ),形成人才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机制,促进人才的大开发和全面提高,进而达到创业西部、开发西部,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大发展。因而,我们认为西部大开发是人才的大开发。     一、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20.
高德胜  金哈斯 《学理论》2011,(33):38-39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目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严重滞后,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历史文化、思想观念、自然地理、政策法规保障等方面的原因。我们要依据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经济社会以及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状,因地制宜,通过以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建设规划来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