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1 毫秒
1.
从60年代末中经整个70年代到80年代初,苏联推行“缓和政策”已有十几年。十几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苏美两霸在全球范围的各个领域中激烈较量,苏联的“缓和政策”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蹇运。但苏联仍坚持推行其“缓和政策”,只是改变了推行这一政策的方法、策略和手段而已。苏联领导人宣称,苏联的“缓和政策”远非“权宜之计”,而是深思熟虑的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苏联将“十分认真地”、“始终一贯地”推行它。无怪乎有关苏联“缓和政策”的一些问题,例如,苏联提出“缓和政策”当时的国际历史背景是什么,苏联“缓和政策”的内容、意图、得失和前景如何,迄今仍为国际舆论所关注。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后,国际力量对比变得对日本更为有利,但国际社会动荡与新旧矛盾交织,又使日本面临新的考验。在这种形势下,日本外交的主要特点是,从经济、政治、军事到环境,全面参与建立国际新秩序,并试图发挥全球性大国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日本将立足于亚太,谨慎而现实地处理和调整其与各国之间的利害关系。一、参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新思路与新目标苏联解体后,正值以擅长外交的“政策通”著称的宫泽喜一执政,其外交既保持了日本外交的连续性,又力求在新形势下增添新特色,提出新主张,谋求新建树,实现新目标。这无疑将对90年代日本外交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强调“冷战后”应形成“多国协调格局”。  相似文献   

3.
小泽一郎是日本政界颇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在探索日本政治改革。从70年代初背师造反追随竹下,到80年代分裂竹下派;从90年代初导演“6·18”政变(1993年6月18日自民党下野),到坐镇民主党,日本政坛的每一次政变都有小泽的身影。他提出的“普通国家论”成为当今日本追求的目标;他主张的“官邸主导政治”正在实现;他的“两党制”构想已具雏形。  相似文献   

4.
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安全环境的急剧变化对美国的战略考虑产生了重大影响。三年来,布什政府对其国家安全战略进行了两次重大调整。1989年5月在得克萨斯的一次讲话中,布什根据苏联发生的重大转变提出超越遏制战略,以取代战后美国推行了40多年的遏制战略。由于苏联崩溃的速度很快,超越遏制战略尚未全面实施即告过时。1990年8月,布什提出以建立世界新秩序为目标的新的国家安全战略。从近期美国政府的言论和行动可以看出,新的安全战略与冷战时期的遏制战略甚至超越遏制战略相比已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下述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苏联的解体同它的建立一样,是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对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人们众说纷坛,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即民族政策的失误是促使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民族问题历来是困扰苏联当局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而某一时期苏联民族政策的失误则直接导致民族问题的尖锐化。30年代下半期至50年代初苏联当局强制迁移少数民族,就是这样的一个失误。它造成的危害甚至在苏联解体后仍然感觉得到,车臣危机就是证明。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戈尔巴乔夫“公开性”政策的实施,苏联党和政府的一些绝密文件陆续解密,其中包括斯大林时期强制迁移少数民…  相似文献   

6.
民主社会主义在俄罗斯的历史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俄罗斯就产生了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潮和组织,并对俄国革命和苏联建立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60年代,苏联地下持不同政见者运动也提出了建立人道的社会主义的主张。80年代中期,苏联开启了新一轮的改革,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成为苏共改革的目标。同时,苏共逐步被社会民主党化。但是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向“中左”方向的改革和苏共、俄共社会民主党化的进程被历史性地中断了。虽然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前共产党人纷纷组建了十余个具有民主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但是,这些政党都比较弱小,未能进入国家杜马就被边缘化了。本文重点说明的是:苏共、俄共为什么未能像东欧前共产党那样集体地转变为社会民主党,并且在转变后保持组织的规模和力量;为什么也未能像西欧和东欧社会党那样成为本国左翼阵营的主导力量,并且通过选举经常获得执政权。  相似文献   

7.
苏联曾是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强国 ,其法学理论和司法制度也相当发达。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曾以苏联为学习的榜样 ,第三世界的许多国家也都学习苏联。苏联作为一个欧洲的国家 ,虽然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制 ,但是它事实上吸收、改造了以往资产阶级所创造的各项法律文明成果 ,因此 ,苏联的法律体系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这一点即使在今天的俄罗斯联邦的司法制度上也表现得非常突出。但是 ,近些年由于西方国家法律制度在我国的大力传播 ,研究者较多 ,也出版了大量的著作 ,而对俄罗斯联邦等一些过去曾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制度却很少有人研究。当前 ,俄中两国都处在进行改革开放和建立全面的市场经济阶段 ,发展经贸合作是双方共同发展经济的需要。由于双方具有市场互补优势和地缘便利优势 ,经贸合作的前景是相当广阔的。然而 ,目前中国赴俄经贸人员或劳务人员大部分属于一些小规模的公司 ,因中方现在研究俄联邦相关法律和各种相关规定的专门人才很少 ,国内也缺少这方面的中文译本 ,这些“一线”人员虽然生活和工作在俄罗斯 ,但是对调整其自身行为的相关法律和规定知之甚少 ,当遇到问题和纠纷时也就不可能通过正常的途径和法律程序去解决 ,因而 ,被糊里糊涂地罚款的、被遣返的、以及其他被错误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政治走向是亚洲国家和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新保守主义左右了日本政坛,日本政治日益右倾并呈加速发展的态势,引起周边国家的忧虑和不安,为亚太地区的和平和安全蒙上了一层阴影。一、从“战后政治总决算”到“有事法制”的出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寻求与之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逐渐成了自民党的普遍认知。中曾根康弘当政时期,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口号,主张清算战后以来的经济主义政治,确立向政治大国迈进的目标。在其任上,日本展开了一系列政策行动以实现“战后政治总决算”确立的目标,如大力扩张…  相似文献   

9.
从国家社会转型的视角,同时采用体系、国家和国内社会三层次结合的结构分析框架 对战后日本发展历史进行透视,可以发现,20 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初完成经济赶超成为世界第 二经济大国后,未能从经济赶超式的“发展主义国家”向成熟的制度型“三方制- 福利国家”转型,乃 是导致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日本长期萧条的根源。在20 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这一历史的十字 路口,日本国家社会转型的延误或者说失败最终换来的是其后巨大的社会代价。因此,日本并不成 功的国家社会转型对中国具有重要的警示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力图描画出苏联学在美国产生的历史脉络,时间跨度是从19世纪末期到1950年代初期。一战以前,除了大学里极少量有关俄国的课程之外,俄国研究在美国的发展十分缓慢。两次大战之间,通过出版物和研讨班等形式,美国人对俄国有了初步了解。当时苏联国内开展的大规模“社会实验”,令一些美国学者对这个国家产生了兴趣。二战期间的战争需要催生了以苏联学为代表的地区研究。战后美国政府一改往日的冷漠态度,开始支持对苏联的研究。在大型基金会资助下,1940年代后期,以哥伦比亚大学俄国研究所为代表的专业研究机构应运而生,有关学术团体和学术期刊也相继建立。从此,苏联学在美国逐步兴起。  相似文献   

11.
1991年“8·19事件”后,原苏联形势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兰克3个斯拉夫国家首脑在明斯克会晤,签署了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定》,首次提出“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现实已不存在”。12月21日,原苏联11个共和国首脑在阿拉木图集会,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议定书,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宣告苏联解体。12月25日,戈尔巴乔大辞去苏联总统职务。12月26日,  相似文献   

12.
1995年7月越南加入东盟,接着于1996年1月1日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是东盟在走向建立一个包括东南亚10国“大东盟”过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对越南来说,作为一个新成员,要实现从加入东盟获得最大利益,迎接新的挑战,就要在经济政策上实行一定的调整。 一、东盟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特点 东盟是在冷战时期,出于对地区政治和安全的考虑而成立的。在世界舞台上,东盟已真正成为一个国际行为实体,令世界要关注其在国际政治论坛中的地位。 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由危机到演变,冷战结束,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出现了新的局面,与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对立相比,经济上的合作与竞争趋势日趋明显。在这种形势下,于1992年1月在新加坡召开的第四次东盟六国首脑会议上,正式提出了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苏联学研究是“冷战”的产物,它在美苏对抗过程中起到了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二战结束后,随着“冷战”的逐步加深,美国越来越重视对自己“最主要的对手”——苏联的研究。上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先后成立了一些以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国家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所,一些大学开设  相似文献   

14.
本期“外论摘编”中刊载的是俄罗斯著名政治家安德兰尼克·米格拉尼扬于1989年发表的书名为《民主与道德:个人、社会与国家》的一本小册子的摘译。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苏联开始改革后,米格拉尼扬就把他的主要精力用于研究苏联政治制度和这一制度向民主化的转型问题。他发表的上述小册子可以说是苏联当时的政治学著作中第一部探讨国家与公民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在社会范围内如何发展公民社会的论著。他在这本小册子中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社会与国家三者的关系展开的分析和探讨对我们今天研究苏联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依然有着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色彩革命"及其地缘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2003年10月以来,在独联体的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相继发生领导人更迭,媒体称之为“色彩革命”,人们不禁由此联想起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为什么在苏联解体短短十多年后这里又发生“革命”?这种“革命”还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继续发展下去吗?它对地缘格局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今天我们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一些专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提出我们的一些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学术界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开始的 ,对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史的研究 ,到 80年代中后期达到了高潮。此间 ,学术界发表了大量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涉及苏联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的论著。但自 90年代初起 ,随着原苏联解体 ,我国不少研究苏联问题的学者将研究重点下移至苏联解体及其原因方面。于是 ,对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史研究一度趋于冷清。不过 ,仍有一批学者没有“跟风”,而是一直在此领域内辛勤笔耕。在这些学者中 ,徐隆彬堪称是一位佼佼者。徐隆彬长期从事苏联史尤其是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史研究。近年来 ,他几乎每年都有这方面的论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对东南亚法律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M·B·霍克在这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成就。霍克认为,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上各种法律体系的汇合之处,他最先以“法律多元论”的观点,阐述了东南亚法制发展的历史过程。 成文法与习惯法 东南亚地区的封建制延续了一千多年,直到十九世纪初,这一地区的绝大部分国家还处于封建制度之下。与这种封建政治、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东南亚地区法律的表现形  相似文献   

18.
为遏制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扩张,苏联自1933年起便通过“东方公约”、莫斯科谈判试图同英法建立集体安全体系,但未获成功。此后,为避免提前卷入战争,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又同日本签订《中立条约》。二战期间,苏联通过与英美结盟,保障了自身战后在波兰、德国和远东的利益。苏联的外交政策目标明确,在二战的动乱年代,成功地维护了国家的民族利益。  相似文献   

19.
以文化的视角研究法与国家问题是近年来法治理论发展的重要建构目标。俄罗斯作为多元文化并存、种族分化日益严重的风险社会,在法治国家构建过程中面临着法制的统一性与文化多元性的价值冲突。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矛盾,通过对传统的法律文化之于当下俄罗斯法治国家构建有益营养的汲取,并适时地对传统法律文化进行现代化的引导和改造,从而实现有利于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现代法治的社会国家建构目标,成为当今俄罗斯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的朱拉隆功改革,推动了泰国的现代化进程,法制改革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法制改革,泰国传统的以王权至上为中心的法律体系解体了,泰国现代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初步确立.但与英、美等国不同的是,朱拉隆功时期泰国法制由传统向现代的变迁,伴随的不是王权的削弱而是王权的巩固,改革后的泰国法律体系是传统的和现代的法律观念混合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泰国的法律现代化是一种不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化.因此,有必要对这一变迁过程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