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情五月,青春有梦。或许正因为激情、梦想这些词天然地和青春联系在一起,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才会说: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  相似文献   

2.
声音     
如果人们敬畏一个人不是因为他的人格和作为,只是因为他占据了某个重要位置,那个人该有多么可怜;如果一个人离开某个位置后人们不但不再敬畏他,甚至还会鄙视他、唾弃他,那个位置的人选产出机制该有多么糟糕……当然,更糟糕、更可怜的,无疑还是人们居然对于改变这种状况几乎完全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3.
杜筱月 《台声》2005,(9):15-15
最近笔者赴厦门参加第六届两岸论坛,看见两岸青年互动频繁,心中颇有感触,是以提笔为文。或许,两岸来宾在政治见解有些不同,但听见大会串场音乐“老鼠爱大米”之后,许多扭捏就此不再生分。这似乎也显示出,透过俗民文化的穿透力量,两岸青年朋友们显然有机会建构共同的记忆,以及类似的文化图像。当口号充斥在两岸的政治对话里,难免让人感觉语意间的疏离。如果按照傅柯的说法,文字并不仅只是文字本身而已,而沟通也不仅是单纯的文字间的对话。我们必须从文字背后耙梳出文字的权力脉络与隐藏的深层意涵,才有机会找出真实的对话空间。因此,政治口号…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8,(3)
正1月13日,"青春最强音,有梦更年轻"两岸高校音乐大赛《青春最强音》第二季收官战暨两岸校际总决赛在台北顺利举办。两岸学生齐聚台北,用音乐对话青春,用歌声放飞梦想,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比赛现场气氛热烈,两岸知名歌手萧煌奇、刘力扬、关喆等出任伴唱嘉宾,精彩的演出获得现场学子一阵阵欢呼。包小柏、薛忠铭、安栋、朱金泰等两岸知名音乐制作人担任总决赛评委,精彩、专业的点评让比赛  相似文献   

5.
闻喜 《台声》2011,(8):75-75
7月上旬,由北京理工大学主办的“2011海峡两岸设计艺术夏令营”开幕,来自台湾8所高校的24名师生与北京理工大学的20名帅牛参加。此次夏令营是“两岸同心、我们同行”两岸万名青年人交流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两岸年轻一代再次相聚在一起,共同谱写着一曲动人的青春之歌。  相似文献   

6.
兰亭序     
潘云贵 《福建乡土》2011,(4):29-29,34
水上书,一切太匆匆。或许只有那刻,一座会稽山才能背下一首千年诗。  相似文献   

7.
赵辉 《两岸关系》2013,(10):30-32
作为两岸青年交流的重要平台,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已走过了10年。自2004年首次举办以来,累计已有13000余名来自台湾岛内、海外的台胞青年乡亲参与其中,营员遍及全台北中南135所高等院校。这个10年,全国台联为两岸青年交流打开了一扇窗,也为海峡两岸增添了一抹青春亮色。  相似文献   

8.
493天,在岁月的长河里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瞬;在人的一生中,也不过是短短一段时日,多少人的生命中可能有多少个493天在不经意中匆匆而过,甚至留不下一丝痕迹。  相似文献   

9.
盛阅春 《今日浙江》2016,(15):53-53
近代建筑大师、杭州才女林徽因曾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  相似文献   

10.
正盛夏八月,各地各部门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两岸青少年交流活动,两岸交流洋溢着浓郁的青春气息与活力。两岸青少年携手同行,共同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感受大陆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体验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在行万里路的社会实践大课堂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结交朋友,这样的经历,注定将是难忘的青春记忆。两岸青少年要多交流、多往来,增进了解,融洽感情,增强共同的民族文化认同。青年是民族的希望,也是两岸  相似文献   

11.
安东 《台声》2009,(6):96-96
认识刘毓雯有几年的时间了,或许叫她小令更加顺口也更自然。同样,在两岸剧场界“小令”的名气显然要比“毓雯”大得多。快10年了,小令一直从事两岸戏剧交流工作,而她也凭着热情和执着,以一介小女子之力,整合当代台湾颇具代表性的小剧场。将这门最生猛、最实验性,并具有高度艺术性的艺术形式介绍到祖国大陆,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总让人感觉到有点浮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就像一颗颗流星。企业效益曾立竿见影,然而也只是过眼云烟,一晃就销声匿迹了。企业的“浮躁”会直接影响到人员稳定、工作效率、文化氛围、积极性和创造性等各方面,员工个体则会产生职业倦怠,团队会变成一盘散沙,缺乏动力。人力资源管理者该如何应对浮躁氛围下人力资源的躁动不安?  相似文献   

13.
整整半个世纪,共和国经过了潮起潮落,风风雨雨。这其中,有那么一些地方,已经成了这五十年历程无言的见证者。它们或许原本默默无闻,或许曾经有过辉煌,但它们都记录了共和国某个时刻、某个时期的历史。无论是成就和骄傲、欢欣和喜悦,还是灾难和阵痛,它们都深深铭刻在人们记忆中,挥之不去。当年,它们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今天,当我们蓦然回首,仍然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4.
周东华 《台声》2011,(6):23-23
5月8日,已举行七届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首次将两岸青年交流作为会议主题之一,代表中也因而多了不少青春洋溢的面孔。记者也了解到,20多名台湾青年代表中,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参与这一两岸交流对话盛会的“85后”。  相似文献   

15.
吴师 《两岸关系》2012,(3):52-54
2月18日至25日,由湖南省台办、常德市政府主办,常德市台办、湖南文理学院、共青团常德市委联合承办的第11届湖湘文化之旅“青春两岸行·桃花源牵手日月潭”活动在台湾举行,来自湖南文理学院的53名大学生及工作人员和岛内台胞,共计7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活动是继去年8月在常德市举办的“青春两岸行·牵手桃花源”活动的延续和深化,也是“湖湘文化之旅”品牌交流活动开展11年来的首次赴台回访交流。  相似文献   

16.
陈斌华 《台声》2014,(3):46-47
春回大地,莺飞草长。关注两岸互动的朋友在2月中旬,或许会注意到“茶叙”、“走春”、“谈心”这3个比较新鲜的词汇。3个词都透着轻松、随意的气息,却在这个早春与两岸大事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政治情结     
或许  或许没有太高的兴致,以往的政治课只是我脑子里一个可有可无的名词,对它没有什么了解,更别说什么体会和收获。或许我对自己的喜好投入了太多的精力,或许语文、历史远比这政治有趣得多、实在得多──起码我是这样认为。或许正因为如此,我曾经交上过一份不及格的政治考卷。或许就为了争一口气,我也曾在家下定决心背上十天、半个月,交上过一份高分的政治试卷,却不清楚自己在背些什么,只是顽固地将“思想”、“政治”塞入脑中。大概  大概一切都是缘分,大概这就是天意吧!政治课代表的“官衔”让我惊讶,我莫名其妙地成为了…  相似文献   

18.
两岸治理——"两岸关系"思维的检视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大三通"基本实现后,相较两岸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有关两岸政治议题的讨论显得踟蹰不前。笔者认为,这既是两岸的实务困境所致,也与"两岸关系"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促进思维方式的转变,"两岸治理"或许是一种选择。"两岸治理"可以在契合两岸"关系"发展的现实前提下,在决策上实现两岸公共物品的最优供应,在学术研究中促进两岸学界话语规范的趋近。在现实着力部分,可以在治理知识供给、未来情境规划、战略博弈框架构建、期权市场设计、两岸治理系统动态和代理商激励等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9.
<正>7月13日至18日,由全国台联与上海市台联共同主办的"正青春——两岸婚生子女青年夏令营"在上海、浙江举行。本次活动是全国台联首次在全国范围内针对定居及常住大陆两岸婚生子女青年举办的夏令营,是全国台联千人夏令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近60名来自9个省区市、年龄在16至24岁的两岸婚生子女参加活动。夏令  相似文献   

20.
刚过元旦,我应邀到水仙花的故乡——福建漳州,参观首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花卉的美丽本来就吸引着人们,更何况是大陆与台湾的两岸花卉博览会了,为了参观目睹这一盛会,就是驱车350公里也是非常值得的。首届两岸花卉博览会的会址设在福建省漳浦县的马口,距漳州市20多公里,途经之路两旁已发展成为百里花卉的走廊,公路两侧尽是些培育花卉的花房。往夕这些荒坡地,如今已开发为培育花卉的基地,从这一点也反映了大陆改革开放二十年所带来的变化和发展,反映出老百姓生活品质的提高,不只是吃饱穿暖,花卉的欣赏已进入寻常人家,生活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