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卢鸿福 《人大研究》2005,(11):10-10
执法检查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措施和途径,它对于保障法律法规的遵守和执行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上下级执法检查缺乏统一的安排和部署,作为基层县级人大每年要检查和配合检查的法律法规很多。过多过滥的执法检查给基层人大工作带来困难,笔者认为,基层人大执法检查也要“减负”。据笔者对某县级市人大常委会近几年执法检查的调查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反复检查。同一部法律本级人大要组织检查,地市级人大要组织检查,省级人大也要组织检查。由于没有时间上的统一部署,一部法律要组织检查两三次。二是检查…  相似文献   

2.
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是摆在各级人大常委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以执法检查为主渠道,改善执法环境,推动司法工作执法检查是对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目的在监督本级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所以在执法检查中应突出重点,要有计划地对颁布实施满一年的法律法规、对社会热点问题所涉及的法律法规进行执法检查。在组织代表进行执法检查时,有关人员不应只听取汇报,而是要组织代表深入基层,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反映,了解情况,抓住要害问题,面对面地对司法部门的执法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如鄯善县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对消防法执法检查中,发现对消防法宣传不到位,消防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封丘县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经过不懈的实践和探索,走出了一条坚实的路……从执法检查到民主评议执法检查是开展法律监督的一种重要方式。多年来,封丘县人大常委会每年都要依据法律法规,开展一次到数次的执法检查活动。在执法检查过程中,该县人大常委会摸索出,执法检查不仅要"听",更要注重"查"。要深入到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方方面面,检查"一府两院"有关部门的执法情况,并让执法的客体来说话,让广大群众当评判。执法检查相对于往常一般泛泛的会议监督来说,无疑又深化和延伸了一步,使监督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天津人大》2010,(2):18-18
2010年,河西区人大常委会要着力促进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听取和审议统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监督条例、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规定、市容和环境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的报告。搞好审议前的执法检查、调研和初审;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检查和监督。组织人大代表听取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的汇报,进行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5.
贾晓燕 《人大论坛》2014,(12):34-36
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是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重要形式。监督法设专章对执法检查作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规定,对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监督实效,省人大常委会每年选取一个关系全省工作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开展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6.
人大执法检查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李秋生人大开展的执法检查,是国家权力机关实行法律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从多年实践经验看,它对促进法律的有效实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人大的执法检查还有不够规范的地方,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还须不断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执法检查,是人大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避免“执法检查走过场,作个报告就完事”现象的发生,武城县人大常委会把执法检查分为三个阶段,切实增强执法检查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五、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18、执法检查的主体和监督对象分别是什么?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即执法检查,是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经常运用的重要方式。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首先应当准确把握执法检查的主体和监督对象。  相似文献   

9.
执法检查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实施法律监督的一种主要形式。搞好执法检查,应把握五个环节。一、确定好检查重点。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较多,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一届任期内不可能对全部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都进行检查。因此,要结合本地实际,有计划、有步聚、有重点地安排执法检查工作,尤其要把关系重大事项的法律法规确定为执法检查的重点。具体说,应把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确定为检查重点,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应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确定为检查重点,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应把打击各种犯罪活  相似文献   

10.
人大执法检查规范化之管见□蔡升寅蔡国超执法检查是人大进行法律监督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什么?首先就是要推动法律法规的正确贯彻实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其次是要促进执法单位和执法人员依法执法,增强执法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  相似文献   

11.
如何进一步增强执法检查的实效,不断加大人大法律监督的力度,这一直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断思考和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要增强人大执法检查的实效,必须在“五个结合”上狠下功夫,大作文章。一、必须坚持检查内容与中心工作相结合,注重提高执法检查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很多,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没有必要也没有精力对每一部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都进行一次执法检查。因此,执法检查必须本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人大常委会要紧密联系本地实际,围绕党委的决策和工作重心,围绕改革开  相似文献   

12.
地方人大执法检查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有关执法机关的执法工作所进行的检查、监督。实践证明,地方人大开展的执法检查工作在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问题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执法检查的效果与肖妆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仍有差距,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以不断提高执法检查的实效。  相似文献   

13.
执法检查是人大常委会就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的一种专门性的检查活动。但是,围绕执法检查的方方面面,目前还存在不少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一是对执法检查的认识问题。"一府两院"的有些领导对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决策,尚未引起充分的重视,总认为执法检查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事,与己无关而给以应付;而人大代表及常委会的部分组成人员也存在一种"要监督又忌监督、叹无权又怕用权、想干事又怕多事"的心态。二是执法检查的形式问题。当前执法检查的形式虽然不少,但都有一定的缺陷:第一种,人大常委会牵头、政府实施检查的形式。此种形式一是难免有人大监督失职之嫌,二是政府自我监督往往无力。第二种,人大常委会实施检查,政府接受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开展《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时,引入第三方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和效果开展评估。据悉,开展执法检查聘请"外脑",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尚属首次。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督方式,执法检查被广泛运用于各级人大的监督实践之中。开展执法检查,对于保证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遵守和执行,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民主法治建设的推进,人民群众对执法检查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如何  相似文献   

15.
执法检查工作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头戏"。近年来,青浦区人大常委会加大执法检查工作力度,从每年对1到2部法律法规进行执法检查到对3部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本届内,先后对《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  相似文献   

16.
一是继续开展执法检查。执法检查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和保证宪法法律法规在本地区正确贯彻执行的重要形式。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把检查的重点放在行政机关是否严格执法和司法机关是否公正司法上,坚持“少而精、重深入、求实效”的原则,采用“上下联动、跟踪曝光、限期整改”的方法,大胆运用个案监督等有效措施,督促“一府两院”认真解决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受理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为的申诉、控告和检举,对重大疑难问题大胆采用个案监督的形式,坚决予以查处,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二是全面推行述职…  相似文献   

17.
对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简称执法检查),已经成为各级人大实行法律监督的重要形式。早在80年代中期,一些省、市人大常委会就率先进行了执法检查。如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从1985年起每年组织一次全省范围的执法大检查;浙江、江苏等省人大常委会经常听取关于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汇报;湖南、青海等省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开展执法检查的决定。1991年12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总结各地经验,明确指出:"一定要抓好法律制定后的贯彻执行,这方面要下力量进行监督和检查。人大常委会要把制定法律和法律制定后的监督检查放在同等重要地位。""我们人大常委会会议,每次都要有一个到两个法律执行情况的检  相似文献   

18.
为让水环境保护监督和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工作更富有成效,区人大常委会借助闸北网(www.shzb.gov.cn)焦点网谈栏目的交流平台,于6月20日下午两点至三点,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城区”,以水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和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为专题开展网上交流。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虞园林、肖亚辉.城建环保工委主任季国民、  相似文献   

19.
正一、问题的提出2007年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明确了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是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方式之一。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即通常所说的执法检查,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将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结合起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监督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每年选择若干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有计划地对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组织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20.
执法检查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甩以保证法律法规得到正确实施的重要手段,现已成为各级人大开展法律监督的重要形式。有的地方人大常委会还制定了关于执法检查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尽管如此,执法检查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譬如,一些地方人大将专门委员会作为执法检查的主体,就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