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前苏联是世界上犹太人聚居人数较多的地区之一。据《世界民族》资料,世界上犹太人总数为1400万左右,在前苏联是180万,在美国592万,在以色列350万(其中有71.2万人是从前苏联陆续移居的)。犹太人是怎么迁徒去的,在那里的处境如何?俄罗斯《独立报》1994年12月9日刊载俄科学院院士米哈伊尔·卡普斯京的文章《寻找牺牲品——俄罗斯和犹太人》,  相似文献   

2.
朝鲜半岛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后,由于经济生活困难、日本强征劳动力等,有近200万朝鲜人移居日本。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后,尽管有100多万朝鲜人回到朝鲜半岛,但仍有60多万朝鲜人继续留在日本。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批从朝鲜半岛南部地区移居日本的旅日朝鲜人,在日本和朝鲜政府的协调、组织下,前往朝鲜定居。这些旅日朝鲜人为何不愿回故乡,而选择前往朝鲜定居?当时正在与韩国举行关系正常化谈判的日本政府,为何又不顾韩国政府的反对,将大批旅日朝鲜人遣送到朝鲜?本文将就这些疑问,对那个时期的"北送"问题进行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1917年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移民主要是逃避沙皇当局迫害,进行革命活动的知识份子。他们大都侨居在日内瓦、巴黎和伦敦等大城市中。另外,还有移居西欧、北美的农民和犹太人。十年后,情况发生根本的逆转,原来那批革命知识分子陆续回国(他们中有些人对30年代的恐怖感到震惊和失望,后来又回到侨居地)。而随着白军的溃退,近百万俄国人离乡背井,移居世界各地。当弗伦格尔部下的白军撤离克里米亚时,大约有15万难民在土耳其建立临时营地,其中有6万名白军士兵,另有一支帝俄军舰锚泊在突尼斯的比塞大军港,他们仍保持原来的建制和番号,加紧训练,期待着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垮台,但在数年之后,他们的复辟梦想也就归于破灭。当时一些东欧斯拉夫国家也曾接纳过难民,但是,大多数白俄则聚居于  相似文献   

4.
(1999年9—12月)前苏联东欧苏联新经济体制改革透析 ——论火炬公司的兴衰向市场经济转轨国家私有化的若干问题西方苏联学研究中的范式及范式转换试析苏联解体中的广播电视因素东欧中亚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鲜为人知的一幕 ——苏联德意志人被迫移居西伯利亚和中亚的历史中苏论战与中苏关系建国初期中苏两国的龃龉和矛盾及其历史渊源并不神秘的斯大林李春隆陆南泉王鹏陈梅徐恕初祥李捷张盛发东北亚论坛东北亚研究俄罗斯研究俄罗斯研究俄罗斯研究西伯利亚研究东欧中亚研究东欧中亚研究——《苏维埃俄罗斯报》记者维·科热米亚科与哲学博士理·…  相似文献   

5.
英《考察》季刊1982年冬季号发表“苏联的军事政治学”一文。介绍苏最高国防委员会的地位、作用、任务和权力,以及高级军事部门的构成和职能等。作者米歇尔·萨德克维兹原系在苏军和波军中服役达25年(1941-67年)之久的高级军官,曾在波兰和苏联军事科学杂志上发表过多篇文章。1971年移居以色列。自1979年以来定居英国伦敦。现在是研究军事  相似文献   

6.
目前苏联大约有二千所农村职业技术学校,拥有一百万学生,每年分配一百种职业的七十多万熟练农业工人到农业生产部门,其中百分之八十五是机务人员。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从农业技校共毕业三百六十万人,比第十个五年计划多二十多万人。  相似文献   

7.
当年赫鲁晓夫在谈到赶超西方时,他曾预言有一天苏联也会出现交通拥挤。50年代末期,苏联每年生产的汽车不到10万辆,相当于美国1910年前的产量。行驶在莫斯科宽广大道上的车辆,绝大部分是官员们乘坐的。但是从那以后,俄国人已进入了汽车时代。去年轿车的产量达到150万辆,使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至今,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将近百万俄裔犹太人推向历史祖国的怀抱,最终形成了以色列最大的移民群体——新一代俄裔犹太移民。在其形成过程中,东西方冷战背景下的某些国际因素——苏联、以色列和美国为维护自身利益而采取的种种对策,对新一代俄裔犹太移民的形成作用最为直接。  相似文献   

9.
这是《苏联文化报》1983年3月5日刊登的一篇文章谈苏联文艺界的一些情况,摘译如下:去年一年的统计数字明显地表明我们有巨大的活动条件:每年在610座戏院102座杂技场大约有观众两亿人次;47万场音乐会  相似文献   

10.
杨恕  后俊 《德国研究》2012,27(1):42-51,126,127
中亚大量德意志人的存在使德国在苏联解体后迅速积极地介入了中亚事务,而能源、安全、经济和地缘政治利益以及中亚战略地位的提高则使德国不断增加在中亚的投入并制定了中亚政策;与此同时,德国也推动欧盟积极参与中亚事务,推动欧盟出台了中亚战略.德国在中亚的影响将继续扩大.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简况     
20 0 3年 3月 2 0日 ,美国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伊拉克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伊拉克位于亚洲西部。北接土耳其 ,东临伊朗 ,西毗叙利亚、约旦 ,南邻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境内西北部为阿拉伯高原 ,东北部为库尔德山区 ,西部是沙漠。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经全境 ,两河流域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伊拉克面积 4 4万平方公里 ,人口 2 31 0万 ,其中阿拉伯人占 73.5% ,库尔德人占 2 1 .6 % ,其余为土耳其人、亚美尼亚人、亚述人、犹太人和伊朗人等。居民中 95%信奉伊斯兰教 (什叶派占 54.5% ,逊尼派占 4 5.5% ) ,少数人信奉基督教或犹太教。伊拉…  相似文献   

12.
自建国以来,联邦德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对"纳粹与二战历史"的叙述沿着"还原历史真相、直面历史罪责"的方向不断改进。20世纪50年代的教科书将战争罪责归结到希特勒身上,掩盖"犹太人大屠杀"的事实。20世纪70年代的教科书揭露和批判了"犹太人大屠杀",却无视德国民众的罪责。21世纪前10年的教科书揭露了国防军和德国民众的罪行,引导学生反思德意志民族背负的集体罪责。联邦德国的历史教科书受社会运动和思潮的推动而不断革新,帮助联邦德国社会树立起正确的二战史观。  相似文献   

13.
人口数量与增长率 印尼的人口数量仅次于中国、印度、苏联和美国,居世界第五位。 印尼进行过四次人口普查:一次在荷兰殖民主义统治时期,即1930年;三次在国家独立以后,即1961年、1971年和1988年。根据这几次普查资料,1930年印尼的人口为6,060万人,1961年为9,700万人,1971年为1.192亿人,1980年为1。475亿人。到1981年底,印尼人口已接近1.5亿人(不包括伊里安查亚省内各地区的人口)。可见,从二十世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没有一个国家比德国与犹太人的关系更为敏感和引人注目了。二战结束后.在“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下,德国着手进行“非纳粹化”和消除军国主义的影响,逐步地由二战的发起国转为两大阵营的伙伴。在这一进程和此后的历史中,犹太人问题始终以或隐或显的方式交织其间。 所谓犹太人问题,最初主要是一个道德问题:它指纳粹屠犹罪行所要求德国作出的认罪态度和赔偿;70年代后,随着东欧和苏联犹太人的大批移民德国,犹太人问题渐渐成为德国的一个政治问题,并由于极右翼分子的推波助澜而倍受关注。 二战的硝烟弥散以…  相似文献   

15.
美国屈指可数的智囊团——兰德咨询服务公司受美国国防部的委托,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在向俄国人出售绳索吗?——苏联的技术政策与美国的技术输出限制》的报告。它指出,美国为了抗衡苏联军事入侵阿富汗而实施的对苏联限制输出尖端技术产品的做法没有什么效果。本文承兰德咨询服务公司的关照,现将该报告的要点摘译并介绍于下,其中对该报告第七章中的结论部分作了全译。  相似文献   

16.
据韩国外交事务—贸易部最近公布的统计数字 ,到 2 0 0 3年 7月 ,大约有 6 0 8万韩国人生活在海外 ,比 2 0 0 1年增加了 7 6 5 %。在他们中间 ,居住在除中国和日本以外的其他亚太国家的人增加到大约 19 6万 ,比 2 0 0 1年 7月增加了 37 4 %。这一人数如此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在这段期间有大批韩国人移民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项每两年一次的调查还表明 ,居住在整个亚太地区的韩国人在这段期间增加了11 5 7% ,达到大约 30 0万人。生活在中国的韩国人增加了 13 6 % ,达到大约 2 10万 ;而生活在日本的韩国人则减少了 0 . 2 6 % ,人数降到约 6…  相似文献   

17.
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各国军队状况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现将独联体一些国家军队的基本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俄罗斯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各国纷纷组建本国军队。1992年3月16日,俄总统叶利钦颁布组建俄国防部的命令,5月7日,俄军正式宣告组建完毕。 据俄官方公布,1992年组建时总兵力编制员额为282.2万,目前为170万。俄国防委员会秘书巴图林称若把编外人员,如内卫部队,边防军等列在内,俄军实际人数大约  相似文献   

18.
十月革命胜利后头几年苏联知识分子的数量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所占的份量极少。1922年登记的工业专家和运输专家3.84万人,农业专家1.82万人,有文凭的科学人员、医生不超过2万人,艺术知识分子也极少。根据1923年的城市调查材料,苏联(不包括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的演员和画家仅有2.4万多人,文学工作者约2千人。而现在,知识分子队伍发展最快。80年代初已达到每4个工作人员中有1个是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队伍已成为国家的第二支劳动大军,在数量上仅次于工人阶级,超过了农民阶级。  相似文献   

19.
华人的认同在东南亚是相当复杂和敏感的问题。本文将以菲律宾为例,探讨海外华人认同的变迁。菲律宾华人认同的变迁与其从“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的转变有着密切的联系。衡量华人认同变迁的因素很多,本文认为主要包括:其一是民族的认同;其二是政治的认同,即国籍的认同与在移居地对参政议政的态度;其三是叶落归根或落地生根。这既可作为菲律宾华人认同的指标,也可以作为华人从“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转变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陸軍:軍隊人敷已增至40万人,同时还拥有各种各样的外国軍械。 空军:配備有苏联的米格21式,米格19式、米格17式及米格15式等喷射机,新式战斗机的总敷约100架左右。在轟炸机中隊里还有美国制的B25型、26型轟炸机;此外,有25架的苏制杜枕里夫16式机及20架伊柳辛28式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