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岗峰 《理论视野》2012,(12):58-61
严复是中国第一位现代思想家,原因有三:他是中国近代文化观,即“中体西用”观的批判者;他用西方自由观念改铸中学之体;他系统并创造性地翻译和介绍了西方著名现代思想家成熟的各种思想和代表作。  相似文献   

2.
陈军伟 《学理论》2009,(18):22-23
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把文化和文明视为“生命有机体”放在同一个有机过程来理解。他将每一个高级文化的历史都区分为“文化阶段”与“文明阶段”。他认为文化的过程才最有价值,文化的成果——物质文明没什么意义。西方文明阶段特征是无神论的产生、清教精神的形成、理性主义的主导、伦理的社会主义、虚假民主政治、金钱的力量支配、技术与机器的威胁。他认为,西方文明已经进入“壮年”,已经定型,逐渐进入“没落”中。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的第五个年头,1954年。当时,新中国在世界上还只有少数国家承认,主要的西方国家仍坚持不承认的立场。然而,一个西方主要国家的外交家却敏锐地感觉到:“当今世界,解决任何重大国际问题,都不能离开中国和周恩来。”他还告诫他的西方盟友:“你们早晚都会清楚,周恩来是个不平凡的人。”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10,(18):55-55
澳大利亚前外交官格雷戈里·克拉克称:在抹黑运动中,西方媒体同流合污。他认为,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西方媒体接受明显——通常还很危险——的新闻扭曲。  相似文献   

5.
原形 《各界》2011,(10):40-42
徐光启是学术界公认的“开中西交流风气之先的人”,在四百年前,他能够正视中国科学发展的滞后,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并不认为学习西方就会毁灭自己的文化。这种对于中国文化整体的自信和气度,今天看来也极为难得。  相似文献   

6.
一百六十多年前,一位西方伟人说过,中国是一个“沉睡的巨人。让他沉睡吧!因为他一旦醒来,就会惊动整个世界”。这句话一直被西方列强奉为对待中国政策的圭臬。当中国过去处在国难深沉,遭受列强任意欺凌时,即还是“沉睡”时,他们用炮舰政策,或被马克思称作商业战争的政策,迫使中国“巨人”永远、“沉睡”着,任人宰割、瓜分。什么海关权、领海领空权、内河航行权,以及开工厂、辟商埠、办银行、修铁路、通邮电等权利,都由外国列强通统操纵,中国执政当局只不过充当洋人的官僚买办角色而已。其时国家主权全操纵在外人手中,东西方的…  相似文献   

7.
《侨园》2014,(1):61-61
1.出自少吴金天氏。相传少吴是上古五帝之一,是黄帝的己姓子孙,少吴死后被尊为西方大帝,按照古人的五行学说,西方属金,所以少吴又有金天氏的称号。他的后裔就有以金为姓的,称金氏。  相似文献   

8.
言论冷血的马基雅维里,一直被视为“非道德主义”的典型代表,受到人们的谴责。事实上,教导别人虚伪的他,却是一位富有政治诚信原则的思想家、外交家。他爱国、爱哲学、爱妓女;他拒绝阿谀奉承,经常顶撞地位比他高的人;他强调君主要取信于民,理性把握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在温情和诚实的外表下熟练运用统治艺术,建立信义之邦。他创立了专制时代下实现政治诚信的原则,赢得了“西方近代政治学之父”的称号。  相似文献   

9.
阿芝  阿圆 《各界》2013,(4):93-95
当代中国历史上有一位传奇人物,华莱士说他是“唯一的美籍中国共产党党员”,西方称他为“红色鲁滨逊”,他亲历过多个重大历史事件,曾经两次蒙冤入狱,但始终对中国有特殊的感情,这个人就是李敦白。他和他相濡以沫的中国妻子,全家都致力于中美文化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相似文献   

10.
王元 《各界》2011,(4):41-44
祖冲之作为南北朝时期最伟大的科学家,在整个世界科技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很多成就,几乎就是古代科技的最高成就,以后几百上千年,无论东西方都没能够超越。西方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经常用祖冲之的科学成就为坐标,来对比西方的科学发展。能获此殊荣的中国人,至今也没有几个。  相似文献   

11.
原形 《各界》2011,(8):42-44
即使近些年来大力宣传,大科学家朱载埔的名字对中国人仍旧比较生疏。随便翻开中国的中小学教科书,徐光肩、宋应星、李时珍、徐霞客这些明代科学巨匠的名字赫然在目,却难觅朱载埔一星半点的事迹。但在西方,直到今天,许多国家仍在研究他的学术成果,他的发明、创造在高科技时代仍是无法超越的高峰。  相似文献   

12.
吉登斯作为一位西方马克思主义,或曾经作为一位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其重要作《超越左与右》一书中,提出了超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全球世界主义秩序”理论。这个理论是他全球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申莹 《学理论》2009,(7):139-140
“五四”前后,西方先进思潮涌入中国,经历了近现代西方思潮启蒙之后的周作人,“个人”、“自我”等意识已经渗透和积淀在他的文化人格和个性心理的最深层。历经半个多世纪,周作人身上“个人主义”的标签始终不曾消减.本文就将集中探讨周作人个人主义思想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4.
《党政论坛》2013,(18):28-28
揭露美国“棱镜”案的主角斯诺登提出避难申请的法、德、芬、荷、挪、波、奥、意、爱、西、瑞士、冰岛等12个西方欧洲国家,无一愿意受理。欧洲国家,向来以“人权卫士”自居,法、德等国每年都要接收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避难者”。斯诺登冒着生命危险,揭露美国监控盟国和其他国家,为维护法治、民主和各国公民的隐私权作出了“重要贡献”。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表示,斯诺登的揭露显示,已有西方国家在使用专制统治,他为维护世界舆论的知情权助了一臂之力。德国绿党负责人特里廷表示,如果西方国家不能保护斯诺登,这是西方“民主”的“耻辱”。这类表态足以证明,他们认可斯诺登对维护法制、民主、公民隐私权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祝彦 《理论视野》2009,(6):43-46
陈独秀的思想和他的政治命运一样“坎坷”、“曲折”。从一个科举制度下的秀才,成为对封建主义进行猛烈抨击的民主斗士,崇拜西方的“法兰西文明”及其资产阶级民主;不久又因认识到西方民主的虚伪,而予以否定,转而追求社会主义制度及无产阶级民主;到了晚年,从超阶级、超历史的民主观出发,以“斯大林现象”为案例,又觉得资产阶级民主比无产阶级民主更加“具体”、“优越”,他的思想似乎又回到了“五四”时期对“德谟克拉西”的赞颂与肯定。从而也就形成了陈独秀“之”字形的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16.
梅延多夫属于第二代俄罗斯流亡神学家 ,一方面他继承了第一代俄罗斯流亡神学家的基本的神学主题和使命 ,另一方面 ,在此基础上 ,他还结合了现代西方基督教世界的神学思想 ,从他所处的特殊的环境出发 ,进行完全新的神学创造。其神学思想具有革新性 ,但东正教神学传统仍然是他的神学思想的主导 ,他几乎是流亡的俄罗斯神学的最后一位代言人。  一、东正教与西方基督教世界作为一名东正教的神父 ,梅延多夫对西方世界的世俗化问题十分敏感 ,体验颇深 ,他是这样来描述西方社会的世俗化心理的 :“也许 ,上帝在某个地方存在 ,这是可能的。但是 ,暂…  相似文献   

17.
陈彦 《学理论》2009,(15):57-58
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这两位古希腊哲学巨匠在西方美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美学思想沿着他们两人创立的两条对立路线发展,柏拉图代表了浪漫主义的倾向,而亚里斯多德则代表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倾向。亚里斯多德是柏拉图的得意门生,但他并不以继承师说而闻名于世.相反。却以批判师说在西方美学史上与柏拉图齐名。本文力图从“模仿论”、“灵感说”和“诗人与诗歌的地位”三个方面,来阐明亚里斯多德对老师柏拉图美学思想的批判。  相似文献   

18.
蒋泽标  张桥银 《学理论》2010,(19):204-205
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特征,为当今实践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指导,他的实践教学思想形成受到知行观、古代教育文化、近代时期的教育背景及西方教育思潮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库 德林最近表示,俄将不再 向西方国家借贷。他认为,俄罗斯今年经济形势不会太好,因此不向西方借贷对俄罗斯来说是一个考验。国际评论界普遍认为,俄政府决定不再接受西方国家贷款,有其明显的政治色彩,俄下决心不受西方制约,按自己的意图推行改革政策,并决心从沉重的外债负担中解脱出来。外债压力增加西方催逼日紧 自1992年以来,俄罗斯的外债不断增加,1992年为744亿美元,1999年增加到1670亿美元,2000年减少至1440亿美元。其中原苏联债务约占70%,平均每个俄罗斯人的外债约…  相似文献   

20.
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把文化和文明视为"生命有机体"放在同一个有机过程来理解。他将每一个高级文化的历史都区分为"文化阶段"与"文明阶段"。他认为文化的过程才最有价值,文化的成果——物质文明没什么意义。西方文明阶段特征是无神论的产生、清教精神的形成、理性主义的主导、伦理的社会主义、虚假民主政治、金钱的力量支配、技术与机器的威胁。他认为,西方文明已经进入"壮年",已经定型,逐渐进入"没落"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