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肖德安 《前进》2014,(9):62-62
我第一次读方志敏的《清贫》,是在学生时代连同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一起读的。参加工作后,又读过几次,还记忆犹新。今重读《清贫》,别有一番感受。《清贫》,是方志敏烈士1935年5月26日写于狱中囚室的。方志敏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将领,“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而他个人的财产只有一块时表、一支自来水笔、几套旧褂裤和几双线袜。在他被俘的那天,有两个想发财的士兵从他“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伦”、“理”二字早在《尚书》、《诗经》、《易经》等经典中已分别出现。“伦理”二字合用,最早见于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大约西汉初年,人们开始广泛使用“伦理”一词,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所谓“敬畏伦理”(这一概念系作者2004年提出),  相似文献   

3.
姚穗穗 《当代广西》2009,(14):53-53
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的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称,在该项报告“读者最喜爱的书”一项调查中,四大名著占据了前四名,依次排序为:《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及《水浒传》。  相似文献   

4.
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自己的梦想来照亮前进的道路。2012年11月底,在观看《复兴之路》展览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深情阐释中国梦。之后,《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刊发了数十篇专家学者对中国梦的研究、分析文章,探讨“什么是中国梦”、“如何理解中国梦”、“中国梦的意义”、“如何实现中国梦”等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为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5.
焦点人物     
“中国工人”2009年12月,美国《时代》周刊揭晓2009年年度人物。“中国工人”荣登亚军位置。《时代》的评语是: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首先应当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中国青年报》指出,“中国工人”的收入不但与其他群体相比偏低,也远远低于企业利润增长。《人民日报》则指出,“中国工人”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从《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基本原理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的是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须明确理论对象具体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问题。搞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正确实现《共产党宣言》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应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打开关于“唐僧”的网页,实在惊诧不已。绝没想到,人们对这位亦人亦神的和尚竟然如此感兴趣。当然,大多是拿他当“话耍子”来搞笑,来开涮的,什么“唐僧办教育”“唐僧的隐私”“唐僧评先进”……数不胜数,光是杜撰唐僧的著作,就有《家书》、《日记》、《回忆录》、《密信》、《遗言》、《自述》、《报告》、《废话》等许多种,关于从学术方面进行研究、探讨的却少得可怜。  相似文献   

8.
李忠诚  翟超群 《黄埔》2012,(3):14-17
说起芭蕾艺术在中国老百姓心中的印象,很多人都会回答,芭蕾就是《天鹅湖》;说到《天鹅湖》,永远也绕不过一位主角,她就是现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白淑湘。是她,放飞了新中国第一只“白天鹅”;是她,在《天鹅湖》之后,又使中国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的“吴琼花”形象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9.
高月 《求索》2011,(12):144-146
《韩非子》和《说苑》两书在内容上都是大量历史故事的集结,叙事视角总体上皆体现为一种全知视角,但两书的叙事者身份存在巨大差异。概括地说,《韩非子》叙事者是“策士”身份,《说苑》叙事者是“朝士”身份。战国时期和西汉时期时代背景的差异、韩非子和刘向创作心态的不同以及所面对的读者对象的不同,是造成《韩非子》和《说苑》两书叙述者身份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为响应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等5部门部署新闻战线扎实推进“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的号召,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率领所属中国网、《北京周报》、《今日中国》、《人民画报》、《人民中国》、《中国报道》等多语种、多媒体记者和外国专家组成的采访团队,8月底赴天津滨海新区进行了深入采访。这组文章,翔实地记述了他们眼中的被誉为中国“第三增长极”的天津滨海新区。  相似文献   

11.
时下,在中国内地所盛行的“国学热”,中国传统文化热,大家都耳熟能详。那么,什么是国学?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大家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国学,或说中国传统文化都包含在经、史、子、集之中。经,是儒家的经典和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如《十三经》等。史,是指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子,主要是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及道教、佛教等方面的著作。集,是总集、选集、别集,还有诗、词、赋,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等。  相似文献   

12.
一个新的思路:品绩管理 什么样的队伍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呢?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和熟练掌握这些装备的人,这些条件固然是十分重要,更重要的是,这支队伍必须具有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必须……,就像《亮剑》里李云龙所带的部队那样,总是不断焕发出一种不可战胜的品质。“我要的就是这样一支有着优秀品格的队伍,就是要让每一个成员都成为优秀税务干部”,吴江市地税局局长唐磊说。  相似文献   

13.
马玉珍 《求索》2013,(6):73-75
《左传》由于述录了中国春秋时代的历史,自问世以来人们就围绕着其“传《春秋》”与“不传《春秋》”展开讨论,对《左传》的传播和研究也就围绕着是“野书”还是解经的经书展开:在争论与申述中不断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拓宽了学术研究的领域,也使《左传》的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最终使这部反映春秋时期多方面生活的经典历史散文,在中国史学界和文学界奠定了双重身份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政协天地》2009,(2):93-96
13世纪到14世纪前后,在欧洲,戏剧和其它文学一样,正处于“中世纪”的黑暗时代。而在同时期的中国,元杂剧却放射出璀璨的光彩,出现了一个戏剧发展的高潮,涌现出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等杰出作家,他们用自己非凡的创造才能,别开生面地为中国文学建构起传统戏剧的审美范式. 创作了《窦娥冤》、《西厢记》、《梧桐雨》、《汉宫秋》、《倩女离魂》等一系列优秀作品,成为元代文学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上世纪初美国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之一,因为推出《乱世佳人》《绿野仙踪》《魂断蓝桥》以及007系列、霍比特人系列等经典电影,米高梅集团被众多中国观众所熟知。米高梅集团旗下企业米高梅电影公司、米高梅公司发现,深圳市米高梅影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米高梅公司)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不仅将企业字号变更为“米高梅”,以“米高梅”“MGM”以及相关雄狮标识于中国各地授权第三方开办米高梅影院,而且注册、使用相关域名,涉嫌不正当竞争、商标侵权,遂将其诉至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16.
姜波 《学习与实践》2009,(6):143-147
颜回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没有著述、没有功德,却被人们尊称为“复圣”,这似乎有些“名不副实”,但是通过对《论语》、《庄子》中颜回形象的对照发现,这一礼遇是得当的。颜回的“好学”精神、杰出的政治思想以及“颜乐”精神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儒道这两篇经典关于颜回形象的记载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所以,道家经典《庄子》对颜回的记载是否具有客观真实性,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尚书》是中国上古的文献汇编,既保留着现存最早史书的特点,又实为“天人”观念的重要来源之一。《尚书》分别从天、人及天与人的关系三方面见出其深刻的“天人和谐”内核,与其他经典一同铸就了中国传统观念和哲学思想的坚实基础。当下,中国从科学发展进一步全面迈向“中国梦”,《尚书》中的天人思想必然与其产生交流和互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运》2001,(8):41-42
6月26日全国妇联2002年度“一报两刊”宣传发行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顾秀莲在会上做了《重视妇女报刊发行工作,促进妇女事业发展》的重要讲话;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田淑兰宣读了全国妇联关于表彰2001年度《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中国妇运》宣传发行工作先进单位的决定。会议由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华福周主持,广东省妇联主席林惠俗、河北省妇联副主席李瑞林、云南省妇联主席赵秀英、《中国妇女报》总编卢小飞、《中国妇女》杂志社总编韩湘景、本刊主编吕晋先后在会上讲了话。 …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春节期间,为加强与巴西的文化交流,文化部委托浙江省文化厅组派浙江婺剧团一支20余人的演出小分队,带去婺剧折子戏《断桥》、《挡马》、《三岔口》、《顶灯》和舞台特技《变脸》,在圣保罗和阿雷格里港市参加了“欢乐春节”庆典演出与狂欢节表演。  相似文献   

20.
《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是马克思先后计划并写作的两部巨著。《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写作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出版均早于《资本论》的写作和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写作计划包含了《资本论》的内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写作过程孕育了《资本论》。《资本论》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一般”相关内容演化发育的结果。《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续篇是《资本论》,《资本论》的“续篇”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册除“资本一般”篇外的其他篇和其他册。《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在写作计划、考察对象、逻辑行程、叙述风格和完成程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政治经济学批判》不是《资本论》的“准备著作”或“手稿”,而是一部未完成的、比《资本论》内容更全面的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巨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