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产盐酸土霉素按30mg/kg剂量,肌肉注射1~2次,对实验感染的绵山羊边虫病具有明显疗效,治愈率为80%。未治疗的对照羊4只,全部死于急性边虫病。贫血是绵山羊边虫病主特征之一。治疗羊只在红细胞染虫率降到带虫水平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不再下降,但贫血恢复缓慢。未治疗的对照羊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一直下降,终于以高度贫血衰竭而死亡。在山羊边虫病流行区内蒙古额济纳旗对36例自然发病的山羊边虫病进行治疗,疗效100%。  相似文献   

2.
兰州兽医研究所和额济纳旗畜牧兽医站协作,确定了额济纳旗流行多年的山羊“黄病”为边虫病,证明山羊边虫病主要流行于吉日嘎朗图、苏古淖尔两个乡和巴彦桃来农场的沿沟草场上,有的羊群发病率高达40%~50%,严重发病羊群死亡可达17%,危害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3.
Ralegaieff 1937年报道,绵羊和山羊的边虫病病原为绵羊边虫(Anaplasma ovis),其形态与边缘边虫一致,但在其他特性上不同。该病曾发现于非洲各部、苏联、小亚细亚及法国南部等地,我国尚未见报道。1984年我们从绒山羊场送检病料中发现小羊红细胞中有边虫寄生。  相似文献   

4.
用绵羊边虫感染除脾山羊,可使虫体迅速大量繁殖,红细胞染虫率达71%。用蒸馏水崩解红细胞,将移出的边虫用高速离心机沉淀,并以超声波粉碎,制作了特异性和敏感性良好的补反抗原。对人工感染和自然感染边虫的山羊进行补反检查,其检出率为100%。同时做了人工感染山羊抗体消长情况的检测,用含边虫血液接种山羊后,第5天即可检出补反抗体,15~45天补反抗体的滴度达到高峰,110天后仍可产生阳性反应。其结果证明:该法可作为口岸检疫、流行病学调查和免疫监测的试验方法,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一)流行病学调查 1.分布:1985~1987年在发病季节用病原检查方法,在苏泊淖尔、吉日嘎朗图、温图高勒、古日乃、赛汉桃来5个乡和巴彦桃来农牧场对绵羊和山羊进行了边虫病调查。结果证明山羊的边虫病主要流行于吉日嘎朗图、苏泊淖尔两个乡和巴彦桃来农牧场的沿河草场上,流行区域为额济纳旗绿洲的腹地。每年春秋两季额济纳河水浸灌草场,属河泛地,低地草场类,是全旗最好的草场。草场生长有胡杨、柽柳、骆驼刺、黑果枸杞、芨芨草、碱草、红沙、齿叶、白刺、沙蒿、苦豆子、芦苇和其它杂草。植被盖度达40%~60%。在流行区,羊体上的寄生蜱主要有银盾革蜱(Dermacentor niveus),亚东离眼蜱(Hyalomma asiaticumkozlovi),和短小扇头蜱(Rhipicephalus pumilio),哪种蜱是羊边虫的媒介蜱,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6.
利用某些虫种在宿主体内带虫期具有显著差异的这一生物学特性,从绵羊巴贝虫和一种大型巴贝虫的混合种感染羊体,分离出1株绵羊巴贝虫单一种;同时对该种在除脾山羊、除脾绵羊、未除脾绵羊和感染后再除脾绵羊体内的繁殖特性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山羊对该种不敏感,只是处于带虫水平;绵羊巴贝虫在未除脾绵羊体内亦不能大量繁殖,染虫率最高为0.80%,临床上只有轻微的体温反应和贫血;在除脾绵羊体内该种能达到较高的繁殖水平,试验羊最高染虫率达12.54%,临床上出现明显的体温反应、贫血和消瘦。在红细胞内圆环形虫体大多靠边是该种的特征之一,圆环形和单梨籽形虫体约占总数的80.00%,双梨籽形虫体不超过10.00%。  相似文献   

7.
在新疆骆驼口疮病发病地区和未发病地区的绵羊和山羊群中,有与骆驼口疮病相类似的疾病流行,经病毒形态和临床观察,证明骆驼、山羊、绵羊口疮均为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病毒所致。为对三种寄主的病毒的理化特性和血清学关系进一步研究,我们分别对骆驼口疮病  相似文献   

8.
1990年6~7月,内蒙古额济纳旗西河一带的绵羊、山羊暴发一种以皮肤发炎、结痂、龟裂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范围广,来势迅猛,经对病羊进行诊断性药物治疗、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坏死性皮炎。发病情况 6月中旬为发病高峰期,7月中旬以后逐渐停息。发病羊群占70%,发病率为34%~70%,主要发生于2岁以上的山羊、绵羊,以膘情差的母羊为多。临床症状 病羊食欲减退、消瘦,病初表现颜面、耳朵浮肿,体温升高1.0~2.5℃,部分羊在角基部、尾根皮肤有鲜红色出血性变化,疼痛明显,用手触…  相似文献   

9.
实验所用的羊边虫(Anaplasma ovis)系取于人工感染的绵羊红细胞,虫体从红细胞中分离出以后,用生理盐水制成均匀的悬混液,当日使用。 游离边虫体的感染性实验,健康绵羊4只,按30亿边虫体/公斤剂量做静脉注射。实验羊在最初几小时里出现脉波和呼吸加快,在以后的全部观察过程中,未发现临床上的异常反应,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仍保持在原来的范围。经58~70天的观察未见动物发病,随后注射  相似文献   

10.
于1987年从甘肃省陇东类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区采取临床可疑的山羊、绵羊病料,进行了一系列病原诊断研究,结果:排除了相关致病因素,如梅迪,维士那,山羊关节炎脑炎(CAE),衣原体及相关致病菌感染和寄生虫侵袭;最终从21例山羊6/6例绵羊病变肺组织中培养分离出支原体13株/4株,分菌率均在60%以上,分离株经初步鉴定后,经英国国际支原体鉴定中心(NCTC)最终鉴定均为绵羊肺炎支原体(M.ovipneumonia);以分离株人工感染健康山羊7只,绵羊3只,结果6/7的山羊,2/3的绵羊于接种后第14天始形成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病变,并以7/7山羊,2/3绵羊病变肺组织中收回原接种物;以琼脂双扩散,试管凝集反应及间接血球凝集试验进行抗原性研究结果证明,分离株与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具有共同抗原性。从而不仅首次确证了该地本病是由绵羊肺炎支原体所致,且对山羊和绵羊都具有很高的感染率和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的牛、绵羊、山羊、驴等家畜中,均有感染矛形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Larcedtum)的记载,在榆林、延安及关中等养羊地区,绵羊的感染率在70%以上,永寿县为81.8%,个别羊的荷虫量达16368条,对养羊业发展影响很大。为了防治本病流行,1980年4至5月和1981年8至10月在永寿县试用海涛尔进行了治疗试验。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及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从动物机体内获得大量虫体,以试提取诊断抗原和明确激素对虫体在山羊体内繁殖的影响,我们对绵羊边虫在除脾山羊体内和除脾脏同时注射激素及只打激素不除脾和健康山羊体内虫体的繁殖进行了观察。 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动物 为兰州市北山地区2岁的山羊9只,经临床观察和血片检查,确属健康者。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应用粗制绵羊包囊液作抗原致敏经戊二醛处理的鞣酸化绵羊红细胞,进行微量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棘球蚴病羊血清400份、健康羊血清45份、细颈囊尾蚴病羊血清13份、肝片吸虫病羊血清21份、边虫病羊血清20份、多头蚴病羊血清1份,阳性反应率依次为83.1%、13.33%、33.46%、4.35%、0%、0%。以40%饱和硫酸铵盐析抗原对上述健康羊血清、细颈囊尾蚴病羊血清及96份棘球蚴病羊血清的检测结果依次为13.33%、38.46%、87.5%。对分段盐析的其他组份及葡聚糖凝胶层析抗原、醋酸盐析抗原、牦牛肺包囊液抗原、鼠包囊液抗原也进行了初步试验,均未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临洮县南部地区羊“腰腿硬病”的调查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甘肃省定西地区临洮县南部地区流行着一种羊的疫病,因病羊腰腿发硬,行走迟缓,群众称其为羊“腰腿硬病”。据潘家集公社11个生产队的调查,1980年发病率为14.9%(羔羊为42.6%),1981年因干旱降为6.42%(羔羊为21.6%)。1980年致死率达88.2%,其中羔羊死亡率达36.2%。为了明确病因,我们对7个公社61个生产队的本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认为系羊泰勒焦虫病,病原为绵羊泰勒氏焦虫(Theileria ovis)。  相似文献   

15.
利用静相培养技术,建立了牛巴贝斯虫(Babesia bovis)的体外连续培养体系,测定了虫体的生长特性和对不同种属动物红细胞的侵染性。结果显示,牛巴贝斯虫的生长周期介于33.66~38.51h之间;在体外可入侵牛、人、驴和绵羊的红细胞,难以侵入山羊的红细胞,且只在牛红细胞中实现传代培养。该方法的建立为寄生虫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治疗药物的筛选、诊断和疫苗用抗原的鉴定等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6.
1990年6月10日~7月15日,在内蒙古额济纳旗西河一带的绵、山羊中,爆发一种以皮肤发炎、结痂、龟裂为特征的传染病。此病发病范围广,来势迅猛。为查清病原及其流行情况,我们对病羊进行了诊断性药物治疗试验、病理解剖和实验室诊断,确定本病是由金黄色萄萄球菌引起的坏死性皮炎病。  相似文献   

17.
脑脊髓丝状虫病在朝鲜、日本和印度均有流行,我国湖北、陕西、福建、山东、江苏和广东等省也有发生。主要危害山羊、绵羊和马,牛也有病例报告。我省许多地区多年来一直流行羊脑脊髓丝状虫病,发病率为3~10%,死亡率22.6~77%。本病因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虽然各年发病率有所差异,但总的趋势在逐步蔓延扩大。据对延安部分地区调查,八月上旬立秋前后开始发病,九月中旬达到高潮,十月中旬趋于下降。每当雨水较多年份,由于中间宿主得到大量繁殖的有利时机,本病就会大量爆发。如果  相似文献   

18.
羊泰勒虫病是由媒介蜱传播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血液原虫病,我国四川、青海、宁夏、陕西、甘肃、内蒙古等省(区)均曾有该病发生的报道。发病率为18.8%~65.0%,病死率为17.8%~75.3%。可见不同地区羊泰勒虫病的发病率、病死率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是...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绵羊和山羊嗜血支原体在甘肃、辽宁、内蒙古、宁夏、重庆、海南等地的流行状况及病原种类,利用瑞氏染色方法和已发表的嗜血支原体通用qPCR方法,对2011—2015年间采自上述地区的绵羊和山羊血液样品346份进行了检测,并对部分qPCR阳性样品扩增产物进行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在甘肃、内蒙古的绵羊样品中和重庆、海南的山羊样品中检出嗜血支原体;其中,瑞氏染色方法的绵羊样品阳性率为12.45%(33/265),山羊样品阳性率为24.69%(20/81);qPCR绵羊阳性率为22.26%(59/265),山羊阳性率为37.04%(30/81)。对部分阳性样品的qPCR产物进行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绵羊样品中5/7份为绵羊支原体和绵羊嗜血支原体待定种共同感染,1/7为绵羊支原体感染,1/7为绵羊嗜血支原体待定种感染;山羊样品中,2/3为绵羊支原体感染,1/3为绵羊嗜血支原体待定种感染。本文在我国首次证实山羊和绵羊中流行绵羊支原体和绵羊嗜血支原体待定种两种不同的嗜血支原体,且绵羊中存在两种嗜血支原体共同感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据国外报道,咪唑苯脲对巴贝斯焦虫病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但还未见用于治疗绵羊泰勒焦虫病的报道。1987年4~5月,在焦虫病流行季节,我们用咪唑苯脲对乾宁种畜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