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劉劍文  Sun Pinghua 《中国法律》2013,(1):17-19,77,80
中囯共產黨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支援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支援人大及其常委會充分發揮國家權力機關作用,加強對『一府兩院』的監督,加強對政府全口徑預算決算的審查和監督。」因此,探討新階段如何強化我國人大在預算權配置中的地位和加強對政府全口徑預算決算的審查和監督,顯得尤爲重要。一、人大預算監督權的意義與構成  相似文献   

2.
资讯&数据     
《中国法律》2013,(3):54-56,114,116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近日在山東調研時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覆興的中國夢,對依法治國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更加注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爲建設法治中國不懈奮鬥。張德江指出,我國法制建設經過不斷探索、不斷實踐,取得了巨大成就。面對新形勢新要求,要把堅持依法治國、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作爲人大工作的重要任務,繼往開來、紥實推進,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出新貢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點是提高立法質量。要堅持科學立法、民  相似文献   

3.
资讯&数据     
《中国法律》2013,(6):51-56
<正>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11月12日下午閉幕。爲期4天的全會聽取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摘要: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  相似文献   

4.
十八屆三中全會後,中國的人權保障事業再次迎來新發展。從1991年國務院通過《中國的人權狀況》白皮書對國際社會介紹中國有關人權的基本立場和實踐,到1997年、1998年中國分別加入《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再到2004年憲法修正案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文本,中國的人權事業發展經歷了數個標誌性時刻,推動了《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和《選舉法》等人權相關法律的立法、修法進程。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更是將尊重和保障人權這一重要原則具體落實到制度當中,在強調以司法制度保障人權的同時,為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和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期特選取國家檢察官學院教授周其華的文章,通過分析刑罰的目的,闡述人權刑事司法保障的重要性和實現路徑。  相似文献   

5.
資訊&數據     
《中国法律》2013,(2):46-50,105,109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圓滿完成各項議程,產生新一屆國家機構組成人員後,3月17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閉幕。在爲期12天半的會議期間,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肩負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託,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審議批准了政府工作報告和其他報告,總結了五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民主法制建設等各方面事業和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寶貴經驗,提出了2013年乃至今後一個時期的主要任務和工作部署。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了新一屆國家機構組成人員,爲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目標任  相似文献   

6.
<正>一、刑事訴訟法律監督制度的合理性每個國家都會根據各自國家權力結構的要求,安排檢察權在國家權力中的應有地位,體現不同的國家要求。在中國,爲適應中國人民民主專政國體,人民代表大會政體的要求,依憲法規定,檢察機關是專門的法律監督機關,履行法律監督職責。這是因爲立法機關只是定期的議事機構,難以對大量的複雜的行政活動和審判活動實施有效的監督和制約,所以要設置一個獨立於行政機關和審判機關之外的檢察機關作爲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律》2013,(6):2-2
【正】2013年10月2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決定草案,修訂後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自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於1993年頒佈,1994年1月1日起施行,20年來對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社會主義經濟秩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  相似文献   

8.
资讯&数据     
《中国法律》2014,(2):57-60,117-123
正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後,3月13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閉幕。會議經表決,通過了關於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決議指出,會議充分肯定國務院過去一年的工作,同意報告提出的2014年工作總體部署、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決定批准這個報告。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決定批准關於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批准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表決通過了關於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決定批准關於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  相似文献   

9.
從基本法中不難看出,中央賦予香港的自治權是史無前例的高。基本法對特區自治權做了詳細規定,比如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特區自行處理有關對外事務的權力、參與國家事務管理的權力等。從1990年香港基本法誕生開始,過渡期7年加上香港回歸18年來的實踐證明,基本法是一部很好的憲制法律。  相似文献   

10.
兩高熱點     
《中国法律》2015,(2):140-144
最高人民法院日前發佈《人民法院工作年度報告(2014)》(白皮書),白皮書由‘執法辦案篇’、‘管理創新篇’和‘改革發展篇’三個篇章共十九部分組成,以全國法院2014年工作為基礎,通過具體的工作情況、豐富的案例數據、翔實的圖示表格,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紹了人民法院一年來的各項工作情況。白皮書發佈後,將繼續發佈英文版白皮書,增進國際社會對我國司法制度的瞭解,向國際社會全面展現我國的法治建設成就。白皮書顯示,  相似文献   

11.
遺囑公證是公證行業的主要傳統業務之一。為了向社會充分展示遺囑公證獨特的職能作用和社會價值優勢,中國公證協會組織撰寫了公證遺囑業務發展報告,報告以全國公證遺囑備案查詢平台數據為基礎,又採集了全國12個省市的樣本數據5000餘份,調閱了近24年來的部分公證卷宗,委託第三方統計機構進行數據分類分析,歷時近半年,四易其稿,形成了數萬字的行業報告,從地區、年齡、性別、婚姻關係等方面對我國公證遺囑的發展情況進行了綜合分析,現將報告主要內容進行發佈。  相似文献   

12.
《中国法律》2011,(5):2-8,60,69
(四)全民討論四個月問:爲什麼憲法修改草案要交付全民討論?王漢斌:憲法是全國人民辦事的總章程,同全國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需要聽取全國人民的意見。有些國家制定、修改憲法採取全民投票的方式。我們沒有採取這種方式,而是組織全民討論。經過全民討論,才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首先,全民  相似文献   

13.
法規速遞     
《中国法律》2015,(2):137-138
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決定。修改重點突出亮點包括:進一步明確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專屬立法權事項。一是落實稅收法定原則,明確‘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徵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規定。二是根據2004年憲法修正案中‘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子補償’的規定,將立法法第八條第六項改為第七項,並對該項中的‘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增加了‘徵用’的情形。這兩處修改體  相似文献   

14.
卷首語     
《中国法律》2012,(3):1+59
今年是中國1982年憲法頒佈三十週年。值得紀念。回顧歷史,1979年和1982年是改革開放之後立法工作最重要的兩個年份,1979年中國通過了刑法和刑事訴訟法兩部大法,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彭真指出:‘把法律交給九億人民掌握,使他們運用這個武器監督國家機關和任何個人依法辦事,對任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法律》2013,(3):57+117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決定》(2013年3月1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決議》(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相似文献   

16.
《刑事訴訟法》素有‘小憲法’、‘法治測震儀’之稱,刑事司法制度是現代國家民主與法治的標杆性制度。而辯護制度又是刑事訴訟中的一個標誌性制度。因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權在其訴訟權利體系中居於核心的地位,直接涉及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相結合的基本理念。懲罰犯罪固然是刑事訴訟的基本任務,但是在此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保障被迫訴人的人權。在這個意義上說,完善的辯護制度是國家民主法治發達的重要標誌。  相似文献   

17.
資訊&數據     
《中国法律》2011,(2):51-53,117-122
3月5日,第十一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在圆满完成各项議程後,14日在人民大會堂閉幕。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规規劃纲要的決議。表決通過了關於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况舆2011年國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相似文献   

18.
引言成立知識產權法院,推進中國知識產權司法改革,統一知識產權司法裁判標準,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是2014年以來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中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就提出要‘加強知識產權的運用和保護,健全技術創新激勵機制,探索建立知識產權法院’。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在北京、上海、  相似文献   

19.
《中国法律》2016,(4):11-12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9月3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會議表決通過了國防交通法,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外資企業法等4部法律的決定。修改的四部法律分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授權最高人  相似文献   

20.
高全喜 《中国法律》2009,(2):10-11,64
人權是人之作爲人所秉有的基本權利和道德尊嚴,它們是普遍的、具體的,甚至是無條件的。闢于人權的理論和學説在中國的傳統思想和西方的經典作家那裹,都有過深刻而豐富的論述,細究起來,又闢涉到普遍論與特殊論、公民政治權利與社會經濟文化權利等相闢問題的争議。總的説來,經過漫長的人類歷史的演進,尤其是二十世紀以來的世界文明的曲折變遷,在當今世界,人們對于人權的認識已經達到了一個基本的共識,那就是無論種族、階級、性别有何種差别,無論經濟近况、文化程度和國家體制有何等不同,作爲人,尤其是作爲一個生命的個體,他們共享着人之爲人的基本價值、權利和尊嚴,這種普世主義的人權観是各種人權理論的基石,也是《世界人權宣言》的首要原則。當然,在普遍性的基礎之上,現代人權理論又根據人類歷史的實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