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中国法律》2013,(6):6-65
<正>2013年11月2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上通過了關於依法公開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和侵犯知識產權行政處罰案件信息的意見。據此,我國將依法對假冒侵權行政處罰案件實行信息公開。會議指出,公平競爭是發展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當前我國正處於改革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提高產品品質、實施創新驅動,至關重要。會議同時要求,要把假冒侵權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內容。除涉及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外,適用一般程序查辦的假冒侵權行政處罰案件信息應當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推行地方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權力清單制度,依法公開權力運行流程。完善黨務、政務和各領域辦事公開制度,推進決策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可見,信息公開是未來中國深化改革的極其重要的內容。那麼,《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頒佈以來,實施成效如何?  相似文献   

3.
正行政權力清單制度,是近年來一些地方在總結規範和約束行政權力的有益經驗基礎上試點推行的制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提出要「推行地方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權力清單制度,依法公開權力運行流程」,從而將試點的行政權力清單實踐轉化和上升爲對行政機關的普遍性要求。本文旨在梳理既往實踐的基礎上,探討行政權力清單制度的意義,並分析其具體落實。一、行政權力清單由嘗試上升爲統一制度行政權力清單制度是要求行政機關或者掌握行政權者將擁有的各項行政權力的性質、依據、權限、行使流程等加以全面梳理,並公之於眾的做法。從淵源  相似文献   

4.
部委輿情     
《中国法律》2015,(2):144-148
近日,司法部下發了《司法部關於進一步深化獄務公開的意見》。意見分六個部分共18條,根據監獄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監獄下作實際,進一步明確了新形勢下全面深化獄務公開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規範了獄務公開的對象,要求根據社會公眾、罪犯近親屬和罪犯的不同需求進一步深化獄務公開的内容;提出了在堅持和完善傳統公開方式的同時,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手段,創新方式方法,拓寬公開的渠道;完善了獄務公開的工作制度,即落實罪犯權利義務告知制度、強化公示制度、健全完善執法監督員制度、建立完善門戶網站和執法辦案平台工作制度。意見要求各地結合實際,認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5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實施六周年。作爲《條例》)指定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國務院辦公廳於2014年4月1日在中央政府網站發佈了《201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對2014年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做出了專門部署。這是繼2012年4月發佈《2012年政府信息公開重點工作安  相似文献   

6.
<正>一、刑事訴訟法律監督制度的合理性每個國家都會根據各自國家權力結構的要求,安排檢察權在國家權力中的應有地位,體現不同的國家要求。在中國,爲適應中國人民民主專政國體,人民代表大會政體的要求,依憲法規定,檢察機關是專門的法律監督機關,履行法律監督職責。這是因爲立法機關只是定期的議事機構,難以對大量的複雜的行政活動和審判活動實施有效的監督和制約,所以要設置一個獨立於行政機關和審判機關之外的檢察機關作爲  相似文献   

7.
《刑事訴訟法》素有‘小憲法’、‘法治測震儀’之稱,刑事司法制度是現代國家民主與法治的標杆性制度。而辯護制度又是刑事訴訟中的一個標誌性制度。因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權在其訴訟權利體系中居於核心的地位,直接涉及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相結合的基本理念。懲罰犯罪固然是刑事訴訟的基本任務,但是在此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保障被迫訴人的人權。在這個意義上說,完善的辯護制度是國家民主法治發達的重要標誌。  相似文献   

8.
張建文 《中国法律》2011,(5):42-46,109,113
在我國,司法機關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具有較強的司法能動性和司法造法性。因爲在立法上,不但對傳統(古典)隱私權的獨立保護是較晚的事情,而對以個人信息爲主要保護對象的現代隱私權的保護,是在完全沒有個人信息保護法的背景下完成的。對我國關於個人信息保護的司法實踐分析和研究,有助於  相似文献   

9.
羅淑儀  趙曉耕  Zhao Hongfang 《中国法律》2013,(1):46-50,108,111
「無罪推定」的法律概念源起於古希臘及古羅馬,作爲法律原則,它最早由法國的教會法法學家提出,再由義大利的刑法學家完善它的理論。作爲成文法,則最早出現於1789年的法國《人權和公民權利宣言》,現已是多個國際公約確認的基本人權,香港的《基本法》也有相關原則。中國的《刑事訴訟法》也提出未依法判決不得確定有罪及罪疑從無的原則。坦白從寬,抗拒從嚴。自古以來,不論中外,嫌  相似文献   

10.
陆幸福 《中国法律》2014,(3):54-56,112-115
作为公民知情权之司法救济方式,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在中国近年来已成为行政诉讼之最主要组成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完善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也为完善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保障公民知情权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基于对2011年和2012年部分政府信息公开诉讼案件的研究,剖析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实践,并针对制度不完善之处对症下药,提出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司法改革是一個不斷推進和深化的過程。此歷史過程既可以通過不同路徑來回溯,也可以通過不同文本來審視。此處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文本爲中心,對法院改革歷程進行粗略地梳理,並以此爲切入口,就法院向人大報告工作制度的健全與完善提出相關建議。一、法院向人大報告工作的依據國家機構的設立、國家權力的配置均屬於國家政體的重要組成內容,均涉及國家權力的良性運行和公民基本權利的有效保障,因而憲法及組織法等憲法性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12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公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現行行政訴訟法於1989年由七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通過,1990年10月1日起實施。這部被稱為「民告官」的法律規定了行政訴訟程序的基本規則,實施以來,在解決行政爭議、推進依法行政、保護合法權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隨著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深入推進,行政訴訟制度與社會經濟發展不協調、不適應的問題也日漸突出。為解決這些問題,適應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的新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從2009年開始著手行政訴訟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法律》2020,(1):6-21,73-92
2019年10月2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共同發佈《關於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作出具體規定,確保這一制度正確有效實施.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刑事訴訟法修改後確立的一項重要制度,通過對認罪認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給予程序上從簡或者實體上從寬的處理,實現有效懲治犯罪、強化人權司法保障、提升訴訟效率等目的.  相似文献   

14.
劉劍文  Sun Pinghua 《中国法律》2013,(1):17-19,77,80
中囯共產黨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支援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支援人大及其常委會充分發揮國家權力機關作用,加強對『一府兩院』的監督,加強對政府全口徑預算決算的審查和監督。」因此,探討新階段如何強化我國人大在預算權配置中的地位和加強對政府全口徑預算決算的審查和監督,顯得尤爲重要。一、人大預算監督權的意義與構成  相似文献   

15.
高層要聞     
近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對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推進產權保護法治化有關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意見》從十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改革措施。一是加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保護。二是完善平等保護產權的法律制度。三是妥善處理歷史形成的產權案件。四是嚴格規範涉案財產處置的法律程序。五是審慎把握處理產權和經濟糾紛的司法政策。六是完善政府守信踐諾機制。七是完善財產徵收徵用制度。八是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九是健全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各項制度。十是營造全社會重視和支持產權保護的良好環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法律》2013,(6):43-46
<正>1月1月1日,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開始實施。新修改的刑事訴訟法將「尊重與保障人權」作為刑事訴訟法的基本任務,本次修改的重點內容有:完善辯護制度、擴大法律援助範圍;規定不得強迫自證其罪;嚴格限制採取強制措施後不通知家屬的情形;完善偵查階段訊問犯罪嫌疑人程序;進一步保障被告人獲得公正審判權;強化檢察機關保障人權的法律監督職能等。  相似文献   

17.
高全喜 《中国法律》2009,(2):10-11,64
人權是人之作爲人所秉有的基本權利和道德尊嚴,它們是普遍的、具體的,甚至是無條件的。闢于人權的理論和學説在中國的傳統思想和西方的經典作家那裹,都有過深刻而豐富的論述,細究起來,又闢涉到普遍論與特殊論、公民政治權利與社會經濟文化權利等相闢問題的争議。總的説來,經過漫長的人類歷史的演進,尤其是二十世紀以來的世界文明的曲折變遷,在當今世界,人們對于人權的認識已經達到了一個基本的共識,那就是無論種族、階級、性别有何種差别,無論經濟近况、文化程度和國家體制有何等不同,作爲人,尤其是作爲一個生命的個體,他們共享着人之爲人的基本價值、權利和尊嚴,這種普世主義的人權観是各種人權理論的基石,也是《世界人權宣言》的首要原則。當然,在普遍性的基礎之上,現代人權理論又根據人類歷史的實踐,  相似文献   

18.
2013年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浙江法院陽光司法指数新聞發佈會,我國首部以獨立、客觀身份從審務公開、立案庭審公開、裁判文書公開等5方面對法院進行測評的報告由中國社科院法研所發佈。此前,最高人民法院已發佈《關於推進司法公開三大平臺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關於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佈裁判文書的規定》,要求人民法院全面推進審判流程信息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和執行信息公開三大平臺建設。報告的公佈,《意見》和《規定》的出臺,無不顯示出中國正集中力量以司法公開推動法治中國發展。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將法治建設擺在更重要的位置,更加注重發揮法治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維護人民權益」。要實現這一目標,把握司法為民公正司法這條主線,司法公開無疑是一條重要路徑。本期特選取最高人民法院司改辦劉樹德的文章,深入分析司法公開在中國的相關規範和實踐。  相似文献   

19.
楊利華  馮曉青 《中国法律》2012,(4):47-50,104,108
一、引言 植物新品種是植物育種者智力勞動的結晶,因而與發明創造、作品等智力創造性成果一樣屬於知識產權保護的客體。建立保護植物新品種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成爲各國以及國際公約鼓勵對植物新品種的研究,保護植物育種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植物新品種的創造和利用的重要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資訊&數據     
《中国法律》2013,(1):51-55,112,116
人民網-人民日報評出2012年民主法治大事記:2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積極穩妥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3月5日,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召開,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將「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總則;4月23日,中央部門2012年預算公開大幕開啟,共有92個部門公開了預算;5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7月19日零時,中國地震局在其官方網站公佈了2011年決算書,當天有90多個中央部門在各自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