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赵辉 《台声》2009,(3):94-95
1981年齐秦发行第一张专辑《又见溜溜的她》,到今天,已整整28年的时间,齐秦用他的歌写就了他的黄金岁月,也造就了华语歌坛的黄金岁月;他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也整整影响了一代华语流行歌坛。  相似文献   

2.
林凡·重生     
赵辉 《台声》2013,(1):86-88
其实在过去10年那个不断被偶像风、选秀歌手、网络歌手等“流行”元素洗礼着的华语流行乐坛,并没有几个可以留给人深刻印象的歌手。那些曾几何时火红过的“偶像”,更多的时候就像一阵风,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对于歌手林凡,之前并未留意,唯有印象的是她原唱的那首《一个人生活》被席卷两岸三地的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的人气歌手吴莫愁所翻唱,此外对她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3.
肖扬 《今日广西》2007,(5):58-59
有的重出江湖,有的再接再厉,2007年影坛期待不少。 2007年的华语电影市场,众多导演将出手不凡,扫黑片、战争片、喜剧片轮番登场。当然也不排除2007年会有一部“石头式”的作品横空出世,带来出其不意的疯狂。记者注意到,多年未有作品的吴宇森将凭借《赤壁》、《天堂口》两部影片回归众人视线;姜文相隔七年之后,在银幕上升起“太阳”;李安导演用张爱玲的《色·戒》描画感性和理性两种情绪的冲突;擅长喜剧的星爷借助科幻的翅膀飞向“长江七号”;冯小刚导演则要用《集结号》来打一场硬仗……今年的华语电影不再是古装大片之间的比拼较劲,却自有一种热闹。  相似文献   

4.
在“闺蜜”一词还不流行的日子里,有人就把华语片与威尼斯电影节说成这样的关系。也难怪,近20年来,华人导演威风凛凛囊中取物,让一堆金狮奖、银狮奖“归me”,现在甚至大有“虱子”多了般麻木了。  相似文献   

5.
贾樟柯曾是中国著名的“地下导演”,至今的作品只有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和《任逍遥》,虽然数量不多,且都是“地下电影”,却也在国际电影节上拿了不少奖项。相比过去十年来其他数名“地下导演”,贾樟柯可谓幸运。2004年7月底,他的电影《世界》通过了中国广电总局的审批,正式代表华语电影参展威尼斯电影节,并初步决定将于年底在中国国内公映,这标志着这位“地下导演”已经“走出地面”。  相似文献   

6.
观点     
《中州统战》2003,(5):25-25
信息 2月10日,台湾“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迫不及待地抛出所谓《语言平等法》草案,把“华语”(即普通话.台湾称“斟语”)等14种语言定为所谓“国家语言”。没过两天,“教育部”又悄悄通令各级学校,废止实施数十年的《“国语”推行办法》.. 《语言平等法》草案规定,“华语”、“Ho~lJ0话”(即闽南话,“台独”分子称之为“台语”)、“客家话”、11种“原住民涪”共14种语言为所谓“国家语言”,岛内使用的所有语言文字“在法律上一律平等”。《语言平等法》草案还故意用罗马拼音“I如一L¨”命名所渭“台语”,舍弃一般较常用的河洛话、闽…  相似文献   

7.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热了N年,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得了真经,把自己从“低效能人士”炼成了“高效能人士”。其实,对一个组织而言,最怕的不是“低效能人士”,而是“高耗能人士”,因为一个高耗能人士所消耗掉的组织能量。远远大于多个低效能人士。用流行的“二八原则”来说,一个部门中不论有多少人,领导花在别人身上的精力是“二”,花在他身上的精力是“八”;他高兴、愿意好好干活的时间是“二”,他不高兴、不好好干活的时间是“八”;  相似文献   

8.
被誉为“汉语网络文学旗手”、“全球华文地区E世代天王级作家”的台湾青年作家“痞子蔡”,现任台湾康宁大学休闲资源暨绿色产业学系助理教授,2007年发表的网络小说新作《暖暖》赐一面世,即被呼为“再创高峰的精彩出击”。在台湾岛内尤其是校园再次刮起“媲美《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爱情旋风”,引起巨大轰动,受到热烈追捧。  相似文献   

9.
一晃10年过去了,以一曲《阿莲》成名的歌手戴军,如今成了荧屏上最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入之一。由他主持的《情感方程式》、《春华秋实》、《超级访问》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不仅如此,戴军唱过歌、演过戏、当过老板、写过专栏、排练过话剧、执导过 MV,写着BLOG,还出过一本名叫《戴头戴脑》的书。他不但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大“杂”家,还是一个“超级大赢家”,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他更是一“超男”——  相似文献   

10.
10年前,他凭着《走四方》红遍中国;10年间,他精益求精,继续推出如《向天再借五百年》等惊世之作;10年后,他的第二张专辑终于推出,再现“帝王”之声,再次激起惊涛骇浪;他就是从1991年开始踏入中国流行音乐界的蒙古族歌手——韩磊,这么多年的努力使他成为目前中国流行音乐界最具个人特色,最受全国听众喜爱的男歌手之一。日前,在他回到家乡为昭君文化节助阵演出时记者见到了他。一直感觉有些“冷面”的他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率真的性格让人有点惊讶。长号做媒!与音乐结缘话题一开始就切入他如何走向歌坛。韩磊坦言:“这是歪打正着!”他笑着说。他…  相似文献   

11.
<正>也不要老指责说现在的年轻人数典忘祖……我以为,那样对他们来说太不公平了。难道我们自己不也是这样吗?何况我们给年轻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我们时时不忘自己国家与古巴比伦国、古埃及、古印度一起,曾经是世界的“四大天王”——世界上最早的四大文明古国。那是一段璀璨的历史。我们更有令我们骄傲的东方文化的结晶,另一个“四大天王”——“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的总称。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与之相伴的,是她的兄弟“五经”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笛安凭借出版于2009年度的《西决》,替代了韩寒的《可爱的洪水猛兽》,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记者 《春秋》2011,(1):52-53
山东天王集团的发展壮大、成就辉煌,骄人的成绩与一位优秀儒商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就是“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十佳儒商”、“山东省优秀民营企业家”、“首届齐鲁儒商十大孝老爱亲模范”、山东天王集团董事长蔡绪旺。  相似文献   

14.
虽然一些清静惯了的伦敦市民“避运”、“戒电视:但四年一度的盛会还是照样吸引着各方“看热闹”的人们。与伦敦的热闹不同,北京的电影院里是咱“独步天下”因为有个不成文的从6月一直延续到8月的“国产片保护月:好莱坞的《蝙蝠侠》之类,就只得耐心等到9月份啦。于是乎,《画皮2》甚至“飞”过了《让子弹飞》,成为华语片内地挣钱最多的新科状元。  相似文献   

15.
高锋,1954年出生,河北抚宁人.现任北京人民警察学院理论教研部主任、教授,二级警监,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他的“犯罪心理微观系统论”“多元犯罪心理理论”,被全国法制心理学术界确认为中国犯罪心理学20世纪80至90年代的两大流派理论。他所研究并提出的反劫制暴战术谈判中的“近距离谈判”“生命至上”“人性化谈判”“谈判规律”“谈判原则”等理念,在中国当代警界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凤凰卫视、英国BBC华语广播电台、《人民日报》《中国法制日报》等68家媒体曾报道其业绩。他被誉为“…  相似文献   

16.
王平 《台声》2007,(6):107-107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在代表台湾民进党参选2008年台湾领导人的提名竞争过程中,“当问到是否赞成与大陆统一时,‘四大天王’一个比一个‘独’。”近期贵刊“台岛聚焦”栏目介绍了这一情况,有助于读者了解台湾“选情”。  相似文献   

17.
赵辉 《台声》2009,(5):44-47
印象中的任贤齐,一直以来,既不像偶像,也不似巨星。即使是街头巷尾传遍“我是一只心太软的鱼依靠在伤心太平洋”的年代,也始终感觉他只是一个哼唱着流行金曲,如同邻居家那个爱唱歌的小青年一般。10多年过去了,当年还上初中的我,如今大学毕业已工作数年。再回首,曾经任贤齐的歌声已根植在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而那个唱着《心太软》的他,也已从音涩走向成熟,不再是单纯的歌者。  相似文献   

18.
他是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之一,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林清玄,17岁开始发表作品,30岁,囊括当时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25年的创作生涯中,林清玄出版作品逾百部,他的散文多次被选人中小学华语课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其中,《身心安顿》、《烦恼平息》创下台湾150版的热卖记录。  相似文献   

19.
陆小娅 《现代领导》2007,(12):23-23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热了N年,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得了真经.把自己从“低效能人士”炼成了“高效能人士”。其实,对一个组织而言,最怕的不是“低效能人士”,而是“高耗能人士”.因为一个高耗能人士所消耗掉的组织能量,远远大于多个低效能人士。用流行的“二八原则”来说,一个部门中不论有多少人,领导花在别人身上的精力是“二”,花在他身上的精力是“八”;  相似文献   

20.
当华语片中有了首部同性恋题材的电影,世人都在惊呼华语电影正果敢地撞入一带颠覆的禁区。华语同志电影在九十年代大行其道并逐渐开始从小制作登上大雅之堂,甚至有专门为同志电影而举办的电影节,可谓是风光无限。大部分中国内地观众在主流院线第一次看到有关同性恋题材的影片应该是陈凯歌的《霸王别姬》,而多数华语同志电影如张元的《东宫西宫》、李玉的《今年夏天》、关锦鹏的《蓝宇》则相继惨遭封杀,原因就在其“过度”涉足禁区。人们总是认为同志电影不伦,但究竟边缘到什么程度?至少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观众一看到银幕上出现同性恋,就会嘶喊着跑出剧场。曾经看过一篇对《今年夏天》导演李玉专访的文章,她在接受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