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鼠死后不同时间肌肉酶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为了研究死后不同时间酶组织化学改变和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 用HE、PTAH 和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对死后大鼠尸僵形成时肌肉的横纹和酶活性改变进行观察。结果 发现死后2 ~4h 横纹模糊,6h 后变清楚,可持续至24h 。琥珀酸脱氢酶(SDH) 和辅酶Ⅰ黄递酶(NADHD) 变化较小,至死后24h,两种肌纤维的酶活性均较强;细胞色素氧化酶(CCO) 活性下降较明显,至死后24h ,Ⅱ型纤维的酶活性几乎完全消失。结论 肌纤维结构的变化以及酶活性的变化可以用作推测死后经过时间  相似文献   

2.
死后大鼠骨骼肌运动终板和肌纤维酶,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了解骨骼肌组织的死后变化特点和规律及其与死后时间(PMI)的关系。本文选用成年实验大鼠,系列观察了死后0-96小时骨骼肌运动终板和肌纤维在不同温度条例上AChE(乙酰胆碱酯酶),SDH(琥珀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Ca^2+-ATPase(钙激活三磷酸腺苷酶)的酶组织化学变化及运动终板突触素的免疫组织化学变化,并使用图像处理系统对上述酶反应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比较。结果发现,上述改变  相似文献   

3.
兔急性心肌缺血脱氢酶电镜—细胞化学变化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急性心肌缺血脱氢酶变化的规律性,本文应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通过结扎50只家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观察心肌缺血后0.25、0.5、1、1.5、2、4、6、12、24、36、72小时SDH和LDH的变化。结果显示:心肌缺血0.5小时后,SDH和LDH活性开始下降。同时伴有致密体的形成和超微结构的改变。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酶活性下降更加明显,最后消失。  相似文献   

4.
作者用60只小鼠实验,分组观察环境温度为4℃和20℃、死后0、6、12、24、48和72h 肝脏的PPr、ATPase、CCO、ACP、ANAE、G-6-Pase、LDH、SDH、G6PD 和NADHD 等10种酶活性的组织化学改变。在4℃组,PPr 活性在死后6h 开始下降;死后72h,PPr 仅在少数肝细胞呈阳性反应;其余9种酶活性无明显改变。在20℃组,死后6h,PPr 活性明显下降,死后12h 变为阴性。死后48h,LDH 和ATPase 活性明显下降,死后72h 变为阴性。作者认为,死后组织中酶的改变规律有助于推断死后经过时间。  相似文献   

5.
陈忆九  张其英  赵子琴 《法医学杂志》1993,9(4):145-147,F002
大白鼠腹部皮肤切创组织电镜酶组织化学研究发现:三磷酸腺苷酶(ATPase)定位于皮肤毛细血管质膜内侧和毛囊外根鞘。生前损伤15分钟,毛细血管质膜 ATPase 活性降低,酶颗粒减少;毛囊外根鞘酶活性丧失。死后酶活性与对照组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大鼠尸僵发展过程中肌节长度的变化及其长度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大鼠尸僵发展过程中肌节形态、肌节长度的变化。方法 2 1只大鼠分为 3组 ,每组大鼠分别于死后立即和死后 2h、 4h、 6h、 8h、 12h、 2 4h取材 ,扫描电镜下观察大鼠死后不同时间的肌节形态 ,同时测定肌节长度。结果死后立即取材标本肌原纤维松散 ,纤维间有一定的间隙 ;死后 2h ,肌原纤维间界限模糊 ,出现周期性横纹 ;死后 4h、 6h横纹清晰 ;死后 12h肌原纤维断裂 ,仍可见横纹 ;死后 2 4h肌原纤维断裂、融合。各组大鼠肌节长度与同组立即取材时比较 ,死后 2h、 4h、 6h、 8h均显著变短 (P值均小于 0 0 0 1) ,其中死后 4~ 6h最短 ;死后12h均无显著性差异 (P值均大于 0 0 5 ) ;死后 2 4h ,组 1、组 3无显著性差异 (P值均大于 0 0 5 ) ,组 2差异显著(P值为 0 0 0 7)。结论用扫描电镜测定肌节长度 ,发现肌节长度随尸僵经过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家兔玻璃体液2种酶活性变化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死后家兔玻璃体液胆碱脂酶(CHE)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与死后经过时间(PM I)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光度法检测在25~30℃和10~15℃下死后即刻至54h之间玻璃体液CHE和GOT活性。结果死后即刻至54h之间,ChE、GOT活性分别由约850U/L、220U/L逐步降解趋于零。死后6h内,两种酶活性降解存在平台期。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的单元和多元回归方程,相关系数或决定系数均在0.896以上,P<0.01。结论两种酶活性的降解规律可作为较为客观的推断PM I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不同死后时间组织中的吗啡。方法 应用抗吗啡兔血和SABC法对不同死后时间大鼠肝肾组织中吗啡进行了检测。结果 初步发现死后27h仍可在肝肾细胞普通石蜡切片上检出阳性染色。结论 免疫组化技术可以检测死后组织中的毒物。  相似文献   

9.
大鼠索沟生活反应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0只Wistat大鼠颈部制成5分钟至1小时生前索沟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ABC),观察不同损伤时间索沟常规石蜡切片上纤维连结蛋白(Fn)和纤维蛋白原(Fb)的阳性着色和分布情况。结果发现,生前索沟损伤5分钟即能在索沟部真皮组织内发现Fn和Fb阳性反应,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阳性反应加深。Fn和Fb最强的着色是带状显于索沟表面表皮剥脱处,除个别死后索沟真皮内有Fb的弱阳性着色外所有对照组均未见阳性反应。结果表明Fn和Fb可以作为生前和死后索沟的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10.
刘鑫  胡红 《法医学杂志》1995,11(1):14-16
受虐待儿童眼底病理变化研究进展刘鑫,胡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100039)DEVELOPMENTOFRESEARCHONFUNDUSPATHOLOGICCHANGESINCHILDABUSE(REVIEW)¥LiuXin;HuHong(Dp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