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白永生 《思想工作》2006,(11):21-21
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明确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对做好金融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情况,切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努力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已成为基层央行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100年,就是我们党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一百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明确了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要求、重点任务和发展方向,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党对社会意识形态是否具有整合力,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高低强弱的重要标尺。当前增强党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整合力,必须把握坚持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主旋律与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及“三贴近”原则;必须以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发展,积极探索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创新机制,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高度重视对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运用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设先进文化,实质上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胡锦涛同志一再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相似文献   

5.
保持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一个永恒的课题。构建和谐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党的指导思想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制度来建设,是巩固和坚持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体系的必然要求。要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就必须构建起整体性的意识形态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自信是政党自信的关键标志,也是党作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要具备的心理动力和精神特质。意识形态自信对于政党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指引和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确向前。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层面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源于理论认知、历史积淀、现实评判和实践推动,其生成发展有着清晰的发生学逻辑。新的时代形势对党的意识形态自信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聚焦生成根基、生成基础、生成环境和生成动力,进一步实现意识形态自信的强化和辐射,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注入强劲的意识形态动力。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二十大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凝聚民心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必须在价值多元的社会场域中占据主流和优势地位才能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营造良好生态是新时代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度的前提;锤炼高素质工作队伍是新时代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度的条件;增进理论的吸引力和渗透力是新时代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度的导向;构建系统传播格局是新时代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度的依托。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是先进性别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近年来,广东省妇联把宣传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建设社  相似文献   

10.
论保持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先进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面临着四大主要矛盾:党的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与意识形态多样化倾向之间的矛盾;党的意识形态的强势性与社会选择理性增强之间的矛盾;党的意识形态的解释力与社会受众期望差距之间的矛盾;党的意识形态的控制力与信息网络技术带来的全新思维方式之间的矛盾。要保持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必须明确一个重点,遵循两个规律,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11.
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思想起点,以人民立场为价值取向,以共产主义为目标归宿。新时代“人民至上”从这三个向度对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刻诠释,以不断与时俱进精神坚守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和发展;以不负人民印证初心使命,凸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民利益为先贯彻落实治国方略,不断推进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人民至上”使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思想起点更加深厚科学,价值取向更加明确清晰,目标理想更加庄重赤诚。解析“人民至上”是明确共产党人初心使命本质的一种阐释,也让我们对百年来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坚守与传承有了更加透彻的领悟,有助于未来道路上转化为强大动力,使中国共产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李慧而 《桂海论丛》2006,22(3):25-27
在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构成要素中,政治和思想素质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首要问题,是共产党员先进性前提和基础;能力素质和业绩是共产党员先进性诸要素的内在统一,是党员的先进性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重视增强党员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共产党员的能力素质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党的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为指导,在积极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积极借鉴其它国家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失败的历史经验并结合本国实际的基础上,实现了中国现代化模式的重大转变,为中国现代化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而,从历史哲学的理论视野出发来审视党的领导集体现代化模式的历史演变,这在中国加速社会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高校党团共建运行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时期高校党团共建工作的调查和分析,结合当前高校党团共建的现状和高校基层党团组织的特点,提出了新时期高校党团共建运行模式,以促进高校党团共建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高广景 《桂海论丛》2010,26(4):36-40
新中国成立头七年既是新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也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不断调整的时期。党的中心工作的不断变化是其政策调整的直接原因,党和政府关于知识分子阶级属性和政治归属的二重性判断是其政策不断变化的根源所在。党在与知识分子的互动中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整合与意识形态的重构。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分子积极性的发挥至关重要,它既关涉到现代化的实现,也是衡量党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何成学 《桂海论丛》2007,23(1):24-2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历史必然性:即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实现我们党的历史使命的客观需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进步要素具有价值契合点;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何伟 《桂海论丛》2010,26(4):31-35
加强和改进党员主体保障机制建设,切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内在动力。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制度建设是根本。必须着眼于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制度、改革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落实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度、建立健全党内罢免撤换制度等重点内容,整体提升党员主体地位保障机制建设的水平和成效。  相似文献   

18.
办好党校期刊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仲宁 《桂海论丛》2006,22(4):87-89
党校期刊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理论阵地,在理论创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等方面,肩负着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要办好党校期刊,必须要明确党校期刊的性质和任务,牢牢把握办刊宗旨,明确党校期刊的主攻方向;办好党校期刊,还要有一支党性修养强,政治理论素质、业务素质高的编辑队伍。  相似文献   

19.
杨久华 《桂海论丛》2009,25(4):33-37
当前执政党与人民群众关系呈现出执政特性、地区差异性、利益关系失衡性、干部原因主导性等新特性;其凸显问题有党群关系目标指向出现偏差,党群之间的思想分离明显,党群矛盾主体日益多元,党群利益矛盾凸显和对抗性冲突增多,不同社会群体对党的认同分化并总体呈下降趋势等问题.解决这些突显问题需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建立和完善利益关系协调机制,理顺权力间关系以及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以不断提高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