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9年邓小平同志访问美国,在华盛顿分别会见了尼克松、美国前驻华联络处主任布什和著名记者海伦等人。 值得一提的是他同海伦的会见。海伦是埃德加·斯诺的第一位夫人,在30年代是美国驻华记者。1937年,她从西安出发,只身前往延安采访。当时正逢中共中央开会,因此她有幸见到了毛泽东、周  相似文献   

2.
1948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由邓小平同志任书记的淮海战役总前委、左起:栗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1974年底,毛泽东主席和邓小平同志亲切握手1979年1月29日,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在白宫举行仪式,欢迎小平访问美国。1990年2月,邓小平与江泽民等同志会见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的委员。1992年1月20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先科激光公司参观。1988年11月8日.邓小平同志来到出席中国文联第五次代表大会的作家、艺术家中间、他强调指出,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  相似文献   

3.
孟红 《党史博采》2024,(1):29-33
<正>身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心系国家富强、人民福祉,他的春节大都在殚精竭虑考察调研、思考决策改革开放事业中度过。为重要外交,在飞往美国的航行途中过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久,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应美国政府之邀,邓小平于1979年1月正式访问美国。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新中国领导人首次访美行动。  相似文献   

4.
正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迈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新时代。次年1月29日至2月4日,邓小平接受美国总统詹姆斯·卡特的邀请成功访问美国,中美关系揭开新篇章。鲜为人知的是,邓小平在访美前,接受了美国记者的联合采访,让西方人认识到:邓小平"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领导人"!一1979年1月5日上午,在外交部部长黄华、外交部顾问浦寿昌陪同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会见在中美建交  相似文献   

5.
1979年初,邓小平出访美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首次访问美国。在这极富深远历史意义的8天时间里.邓小平除了同美国总统卡特等正式会晤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事活动。这其中,最耐人寻味、感人泪下的无疑是邓小平与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斯诺之前妻海伦·福斯特的会见。在这次会见中,邓小平意外地收到了一封42年前毛泽东写给自己的亲笔信。  相似文献   

6.
正1979年,邓小平访美期间,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毛泽东在1937年写给他和任弼时的亲笔信。这封信一直保存在埃德加·斯诺第一任夫人海伦·斯诺那里。海伦也是一名美国进步记者。1937年4月,她在斯诺的影响下,只身前往西安,并成功进入延安,写下了她的成名  相似文献   

7.
1979年1月28日,邓小平乘飞机到美国访问。邓小平一行稍事休息后,便来到美国总统顾问布热津斯基的郊外住宅,参加一次别有风味的家庭晚宴——吃烤牛肉。这次晚宴是在一年前预订好的。那时,布热津基斯奉卡特总统之命到北京商谈两国关系正常化问题。邓小平为他举行了一次丰盛的宴会。在品尝了可口的中国菜后,布热津斯基邀请邓小平有机会到美国品尝一下美国家庭的饭菜,这次邓小平就是来践约的。  相似文献   

8.
<正>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应邀赴美国进行了9天的正式访问。9天内,75岁高龄的邓小平参加了超过80场密集活动,改变了西方世界对中国长期以来的错误看法,被美国媒体形容刮起了"邓旋风"。日前,一部讲述邓小平1979年访美历程的电影《旋风九日》在全国公映。电影用真实详尽的文献资  相似文献   

9.
王桢 《湘潮》2014,(9):11-15
1979年1月1日,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月28日至2月5日,邓小平副总理访美。这标志着自1972年中美关系解冻7年后,东西方两个大国在观望与探询的等:待之后,终于求同存异,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在这一历史性事件中,邓小平起着决策者的重要作用,深深地改变和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格局。  相似文献   

10.
1979年1月28日,也就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大年初一,邓小平应邀飞抵华盛顿,开始了对美国为期8天的正式访问.在整个访问中,邓小平多次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对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立场.这些原则立场,今天仍然是我们处理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11.
1979年1月,在《中美建交公报》发表后不久,为进一步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应邀穿洋过海飞往美国访问。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正式访美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率团访美期间,美国总统顾问布热津斯基热情设家宴招待了邓小平。宴会开始后,觥筹交错,笑语声声。酣畅耳热之际,布热津斯基当众发表高见,说:“中国人和法国人有一个共同点,  相似文献   

12.
1979年1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出版.按照它的惯例,在每年的第一期评选出上一年度的世界风云人物.在1978这个年份,邓小平获选.  相似文献   

13.
卡特总统时期,美国政府接受了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即在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中美建交的障碍得以排除。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分别在北京和华盛顿同时发表了中美建交的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在中美建交谈判的过程中,卡特总统就向邓小平发出了正式访问美国的邀请。1月28日至2月5日,邓小平正式访美。1月28日是中国  相似文献   

14.
中美两国在经历了长时期的敌对以后,从1969年到1979年逐步接近,由对抗走向缓和,最终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中美建交。中美两国的政治家为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作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邓小平继毛泽东、周恩来之后,在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中,为推动1979年1月中美建交起了重要的作用。一、从世界全局着眼从70年代初期开始的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势头在进入1974年之后就明显地减慢了,中美之间的关系一度出现了停滞与曲折的复杂局面。中国国内政局也出现动荡,一段时间内中国领导人当务之急是解决国内问题。此外,中国对美国的不满,由于美…  相似文献   

15.
定都瑞金在邓小平全力纠正李添富肃“社民党”严重失误,迅速稳定瑞金全县局势的同时,毛泽东、朱德指挥的红一方面军,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1931年g月28日,红军主力回师瑞金,红军总部和苏区中央局进驻城外IO里的叶坪村。毛泽东、项英、王稼祥等人随总部住在一起。邓小平得知此消息后,第二天就赶到叶坪,见到毛泽东、项英。邓小平与毛泽东原先不相熟,只是相处过一天。那是1927年在汉口“八七”会议期间,担任中央候补委员的毛泽东为正式代表,邓小平是会议工作人员,负责记录。两人同在一个会议室,但互相间没有说过话。…  相似文献   

16.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美国总统卡特为他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回顾中美关系的历程时,感慨地说:“毛泽东同志在他的晚年还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并且亲自开创了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的新阶段,从而为世界反霸斗争和世界政治前途创造了新的发展条件。我们能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着手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不能不铭记毛泽东同志的功绩。”中美两国结束20多年的对峙局面,由冷战转为缓和,由对抗转为对话,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风雨旅程。中美两国最高领导者毛泽东和尼克松,在纷繁多变的国际局势中,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审时度势,通权达变,互通和谈信息,从而叩开中美两国互为封闭的国门,他们是中美友好关系的开拓者和设计者,得益于中美友好的两国人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  相似文献   

17.
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这是建国30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入首次访美。邓小平在华盛顿期间,美国进步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交给邓小平一封自己珍藏了42年的毛泽东在1937年写给他的信。故事还得从三十年代说起。埃德加·斯诺1936年访问陕北时,采访了中央红军和党的许多领导人,因当时朱德、刘伯承和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仍在长征途中,所以,他离开陕北后,希望他的妻子到延安去,以便会见更多的红军领导人和根据地各界人士。海伦·斯诺本人也早就想到陕北去,打算继《西行漫记》之后,再写些报道中国红军和…  相似文献   

18.
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下,1970年代末美国政府期望通过扩大对华技术转让的方式来促进中美关系向前发展。在普雷斯访华之后,美国认识到了科技交流合作有助于美国对中国施加长期影响和维护中美关系的稳定。因此,美国确定了与中国进行全面的科技合作的政策。1979年1月31日,卡特与邓小平签署科技合作协定,中美科技关系进入制度化的全面合作阶段。  相似文献   

19.
70年代,邓小平曾两次到过美国:一次是 1974年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出席在美国纽约召开的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并在大会上发表演讲;一次是 1979年应美国总统卡特的邀请,以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对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也是建国以来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首次访问。他的两次美国之行,不仅在当地引起了强烈震动,在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而且也为世界所瞩目。   经毛泽东提名,率团出席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首次阐述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1974年,联合国接受亚非拉成员国的提议,决定于 4月在美国纽约举…  相似文献   

20.
正1979年11月,党中央决定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邓小平作为起草决议的主持人,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起草过程中,针对部分参与讨论的党的高级干部中出现的针对毛泽东的错误思想情绪,邓小平多次强调了毛泽东的伟大历史功绩。在最后定稿时,邓小平还特地指出:"把毛泽东的旗帜打起来在国际上影响很大。尼雷尔再三强调,毛主席不仅是中国的领袖,也是世界的领袖。这对非洲、拉美都是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