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0 毫秒
1.
在当前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公安机关必须树立"法治、服务、责任、效能"理念,主动协同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加强和改进社会治安管理与治安服务工作,以保持社会安定有序,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2.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依法行政"的战略部署,努力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需要从基层政府做起,从基础工作抓起。推进依法行政,建设基层法治政府是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起点和关键,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研究并推进基层法治政府建设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时期的法治政府构建是一项关乎社会稳定和政府发展的大事。我们应该从理性角度出发,从法治政府的本体分析应该构建一个什么样的政府,联系我国国情,深刻分析在我国构建法治政府的必要性问题,最后切实思考我国应该如何构建法治政府,特别是把重点放在从理性角度进行法治政府的构建,这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我国政府模式正逐步从以政府为中心的命令型向以满足公众需求为核心的服务模式转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等概念的提出,为我国政府构建行政管理模式指明了方向。未来我国政府要构建"公共管理与服务行政体制模式",各级政府应界定清楚并且全面正确履行政府的职能;严格依法服务,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优化行政组织结构,理顺政府职责关系;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更加有效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已成为改革"深水区"的必然选择,并承担着重要的时代使命。这必然要求从制度体系到法治政府、司法机制、法治价值、法治队伍、法治观念等诸多方面的系统性、体系性变革,其中法治价值观的重建则至关重要。因此,应立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转向,把握法治多样性、法治底线与法治共识,构建具有兼容性与特色化的"两重"结构的法治价值观,并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基本的精神动力与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6.
浅析如何构建法治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析了法治政府重要性,分析了法治政府的概念,最后指出了今后我国应如何构建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7.
郭学德 《理论前沿》2005,(15):19-20
"法治政府"是我国政府提出的一个新的行政法治理念和目标."法治政府"不仅要求政府(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从而实现政府组织和行为的合法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而且要求整个政府(行政机关)及其行为要体现"法治"的价值理念."法治政府"要求政府必须是"民意政府"、"有限政府"、"诚信政府"和"责任政府".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走向了政府推进型的法治路径。在政府主导下,我国法治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政府推进型法治路径存在内在的悖论,如权力无法约束、构建的法治意图与社会脱节、法治主体与意识缺失等。政府推进型法治路径的内在悖论的消解只能从政府之外的领域寻找力量,应培养市民社会的力量、形成多元利益格局、加强构建理性与社会演进的沟通,最终实现法治重心向社会的转移,回归社会演进的法治路径。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法治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关键指标。针对当前营商环境存在的弱项和短板,要发挥立法引领作用,构建完善的法治体系;要尊重法律法规权威性,强化政府依法行政;要坚持公正文明执法,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要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社会环境;要规范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相似文献   

10.
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是目前地方政府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目标而选取的实践"抓手"。本文从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法治政府基本要求与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关系、法治政府建设量化的理论依据、以及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建设应当处理好的基本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研究,思考和探索了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法治政府及模型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 ,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方略。要建设法治国家 ,首先就要致力于构建法治政府 ,这既是法治国家的实现手段 ,又是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法治政府的相关形态 ,指出了我国进行法治政府建设应该适用的模型  相似文献   

12.
政府诚信法治环境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造诚信政府是建设诚信社会的关键,诚信政府意味着政府应该是法治政府、责任政府。诚信政府既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诚信政府要有良好的法治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和法律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13.
诚信源自于人际间信息对称,具有"公开、公平、公正"之特性,同时还具有积聚性和散落性,与个人或组织的威望呈正相关关系。诚信与道德相统一,是道德的一种基本形式;法治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与诚信特质相一致,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工具,法治与道德又互为补充;政府的属性及其价值追求与诚信道德精神相吻合。道德、法治、政府各自与诚信之间的关系及三者之间的联系决定了三者对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起着无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我国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诚信体系时,首先要重视道德、法治、政府三者基础性作用,将三者有机结合,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湖南法治政府建设的理念日益成熟。湖南省以行政程序立法和政府服务立法为重点创新法治政府相关制度,初步形成了具有湖南特色的"一规划两规定六办法"的法治政府制度体系。湖南法治政府建设的动力来源于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对法治秩序的需求和省内领导人对这一客观需求的清醒认识,自觉设计主体是湖南省级人民政府,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自上而下的行政压力型体制。这种行政主导型模式无法充分整合法治政府建设中的其他构成要素、存在政府"自我革命"的内在逻辑缺陷,使得湖南法治政府建设面临着现实的重重制约。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彰显了党中央推进依法治国、走中国特色法治道路的决心,而建设法治政府则是依法治国的本质和核心。根据法治政府的概念和基本内涵以及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现状,指出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依法治国背景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新型城镇化转变治理模式:治理主体由政府完全主导的单一中心向以政府有限主导的多中心转变;治理方式由"政策全能主义"下的运动式向"法治中心主义"下的法治化转变;治理目标由"以物为本"的工具化向"以人为本"的价值化转变。实现这一治理模式,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多元参与动力机制;以法治方式推进新型城镇化相关领域改革,构建制度保障机制;坚持统筹兼顾,化解冲突,构建利益协调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7.
我国法治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法治现代化自鸦片战争以后开始,其基本的路径就是以西方法治模式为标准进行框架的构建,以"变法"为基本手段进行法治的建设.然而,至今为止所进行的所有法治实践都很难令人满意,究其原因在于忽视了中西国情的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异在于:西方法治建立在"同质"的文化之上,而中国传统文化对"礼"的认同已经伴随着社会的转型而"破碎",呈现的是一个"异质"的局面.在这样的国情基础上进行法治建设,必须坚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主导,必须正视异质化的国情,必须依托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注重法治的本土培育.  相似文献   

18.
法治政府绩效评价是绩效导向的法治政府评价,旨在追求政府法治建设的公信力,而评价指标体系是其中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境)外代表性法治指数评价内容及国内地方法治政府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以法律价值、法制功能与法治实践为内容纲领,采用层次分析法并经专家咨询论证,构建了包含法制建设、过程保障、目标实现、法治成本与公众满意五个维度共37项指标的法治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法治政府与绩效评价的内在要求,从法治政府评价向法治政府绩效评价过渡具有客观必然性,因为后者作为一种民主文化的技术工具,兼有了评价的技术功能与民主、法治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9.
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文化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文化是政府管理的软环境,是政府管理的灵魂.建设公共服务型的政府,积极推进政府文化创新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公共服务型政府文化理念具体包括:民主法治、有限责任、公开透明、服务健全、廉洁高效.我们必须用市场经济的观念和方法创新公共服务型政府文化.即:强化"以人为本"的政府服务意识;构建"顾客至上"型的政府行为模式;探索"结果导向"的绩效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20.
2011年,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上稳健发展,法治政府建设不断追求新的突破。在这一年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告形成,《行政强制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法律法规颁布施行;社会管理格局初步形成,民生问题得到高度重视,演绎法治政府的新向度;在保障性住房建设、食品安全监管、社会保障体系等建设中,政府也愈加使用法律手段;中央部委"三公"消费支出趋向更多公开;行政审批改革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构建继续推进,行政复议的制度改革正在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