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凤娥 《前沿》2012,(10):57-58
无效婚姻制度是结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婚姻法增加了无效婚姻制度,意义重大,但有些具体规定还有待细化、完善。本文在对外国无效婚姻制度和中国无效婚姻制度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建议从法律事由、法律程序、法律后果三个方面入手加以细化、完善。  相似文献   

2.
离婚损害赔偿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婚姻的法律本质着手 ,探讨离婚损害赔偿的相关问题 ,以期为运用和理解新婚姻法第 4 6条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从《<婚姻法>解释一》第8条的文意上理解,重婚属于阻却范围。但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在解读该条文时认为,重婚不属于阻却范围。应当按解释条文理解,还是按法官的解读理解,关键在于厘清第8条到底是司法解释存在错误或疏漏,还是立法者作出的价值选择。重婚无效是否可以阻却,在立法和法理上存在肯定与否定两种选择。在域外法律上,重婚无效可以阻却有立法规定;在法理上,重婚无效阻却也可以得到合理解释;在司法解释的制定和征求意见的过程中,也有人主张重婚无效可以阻却。因此,重婚无效可以阻却不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理论上均是选项之一。如果最高人民法院认为重婚无效不属于阻却范围,则应在解释中作出例外或排斥性规定,而第8条并没有作出排斥性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理解第8条是立法者作出的价值选择,而没有理由认为是司法解释存在错误或疏漏,更没有理由作出与第8条意思相反的解读。只有这样才符合法治思维,否则就是"法外释法",是以人治思维代替法治思维,这将使法律缺乏安定性,影响法律的权威。  相似文献   

4.
<正>这前后出入巨大的解释,将新婚姻法陷于"出尔反尔"的境地,也与制约过错方、保护婚姻关系的法律精神发生了冲突。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出台至今,几乎都在火上架着,而最先被它架到火上的,是南京的一对正闹离婚的夫妻。这桩离婚案缘起丈夫的第三次出轨,按照新婚姻法解释(二)规定,他们所住的房子虽为男方父亲赠与,却应算婚后  相似文献   

5.
新婚姻法关于结婚制度的规定仍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在制定民法典亲属编时予以完善。法律应明确规定直系姻亲、不同辈份的旁系近姻亲禁婚;确立婚姻公告制度,加强对结婚的公示;缩小无效婚的范围、扩大可撤销婚的范围;适当扩大婚姻无效请求权人的范围,以实现对当事人的合理救济;并严格区分无效婚与可撤销婚的法律后果,规定可撤销婚的判决无溯及效力。  相似文献   

6.
王萌 《前沿》2002,15(5):67-69
本文从婚姻法本质作为开端 ,探讨离婚过错损害赔偿的相关五个方面问题 ,从而为运用和理解新婚姻法第 46条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新婚姻法颁布两个月以来,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新婚姻法不仅保护妻子、子女的权益,也同样为受害丈夫撑腰。但是,婚姻法是不是能够管住一切婚姻家庭领域的事情?我们可以通过了解新婚姻法颁布以来的情况,审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新婚姻法第18条第4项规定了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但如何理解“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实践中司法理论界有较大分歧。笔者认为,“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应当包括两类,即一类是供夫妻一方专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另一类是供夫妻一方专用的职业用品。在此分类的基础上,笔者分别探讨了该两类用品法律外延的界定与在法律上的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揭示了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道德要求是爱情与义务的统一、严慈与孝敬的统一、谦让与友爱的统一,然后通过以此为依据产生的有关新婚姻法补充修正的具体法律规定来说明上述基本道德要求是我国新婚姻法的伦理基础,这决定着新婚姻法在现实生活中所能发挥的重要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浅析人大代表划票有关法律问题□温召祥由于法律、询问答复、法律释义之间的不一致,人大代表在无记名投票过程中,对所持选票如何准确划票,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此谈一些看法。一、法律、询问答复、法律释义之间的差异1.地方组织法第二十三条、选举法第四十条第二款与...  相似文献   

11.
司法实务中,各地法院在处理触电引起的侵权纠纷时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在于我国有多部法律规范调整此类侵权关系,如《民法通则》第123条、《电力法》第60条、《侵权责任法》第73条等,且这些规范之间存在冲突。《侵权责任法》应当成为解决此类纠纷的规范依据,同时应辅以《电力法》等其他规范进行协调综合。  相似文献   

12.
新婚姻法颁布,许多人惊喜地看到夫妻忠实义务、离婚损害赔偿等条款写入婚姻法,似乎对不忠之人进行惩戒的愿望已经实现了。可是,婚姻法中对忠实义务的界定并不明确,而其作为一种法律义务,是否不履行便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笔者提出,法律对婚姻生活应该只是最低限度的约束,更多的愿望只能通过道德建设实现。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实施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暴力取证及虐待被监管人罪的过程中致人死亡的,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理。我国很多学者认为这种立法例属于法律拟制而非法律规定。通过考察分析法律拟制与法律规定的内涵,这种立法例在刑法不存在缺陷、漏洞和按照正常的归罪原则、法律逻辑不会得出罪刑失衡的情况下还作如此规定,违背了刑法三大基本原则所追求的实质正义和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前述立法例与刑法第292条第2款的规定该当属于法律规定而非法律拟制,刑法上存在的这种立法缺陷有待于立法者尽早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侵权责任法(草案)》第七条第1款规定:“因过错侵害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八条规定:“行为人没有过错.法律规定也要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无论从官方媒体报道还是从学术界的观点来看,都认为第七条第1款是侵权责任法的过错责任原则规定.第八条是侵权责任法的无过错责任原则规定。同一部法律草案却存在两个完全相反的归责原则,这确实令人有点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15.
该书《简介》中介绍说:“(美国)规范犯罪侦查中电子证据获取的法律主要有两个来源:其一是美国联邦宪法的第四修正案,其二是成文法——《美国法典》第18编第2510—2522条、第2701—2712条、第3121—3127条等有关隐私权的成文法规定。尽管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与《美国法典》的规定在某些情形下存在竞合的情形,但是在涉及计算机搜查扣押和电子证据获取问题时。  相似文献   

16.
高茂春 《理论月刊》2013,(3):113-117
2006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公安机关依法维护社会治安,实施治安管理处罚,保护公民合法权益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仔细研究,这部法律在立法技术、立法内容以及对实践的指导等方面还是存在一些瑕疵,这与本法的重要性是不相称的.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主要对本法的第六条、第十四条、第十九条进行分析,以期今后更好的完善法律、指导治安管理处罚实践.  相似文献   

17.
尽管《刑事诉讼法》于2012年作了较大的修改,但依旧存在大量语言不规范、逻辑不通顺的地方。刑诉法第35条规定了辩护律师的责任。"责任"一词因具有明显的道德审判色彩,同时也无法体现律师与当事人依据代理契约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更无法体现律师代表当事人与国家公权力一方博弈的理论基础。我们认为,应将刑诉法第35条中的"责任"改为"权利",以严谨法律之表达,保障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执业权利,更好地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18.
现行《国家赔偿法》存在立法缺陷,《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条与《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八条、《国家赔偿法》第二条之间的法律适用存在冲突。应借鉴民法的基本理念和归责原则,废止《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条,统一适用修正后的《国家赔偿法》。  相似文献   

19.
贾吉峰 《前沿》2002,(10):108-110
模糊修辞是汉语修辞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法律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严谨 ,而在法律语言中模糊修辞的使用也大量存在。本文试图对模糊修辞在法律语言中的运用及效果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谭桃园 《湖湘论坛》2007,20(4):72-74
2001年出台了修改后的新婚姻法,增设了可撤销婚姻的相关内容.但是关于可撤销婚姻的法定事由只限于胁迫,不太妥当.通过分析可撤销婚姻的特征,进一步提出可撤销婚姻的界定标准,并借鉴各国立法,对关于完善可撤销婚姻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