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亨利·基辛格外交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美国外交传统的批判.他以一种欧洲文化的视角考察美国外交传统,分别从地缘特征、思想文化传统和历史发展进程等方面提出了美国外交传统的岛国性质、例外论、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二元对立等基本属性.同时,基辛格的外交思想及其外交政策本身已成为美国外交传统的一部分.从沃尔特·米德所提出的美国外交传统划分的角度来看,可以将基辛格的思想及政策归入杰斐逊传统兼具汉密尔顿传统特征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波兰采取强硬的对抗与遏制俄罗斯的外交战略。理解这一外交战略,需要回溯波兰政治文化遗产“雅盖隆思想”及其指引下的波兰东方政策。在战略文化的层面,雅盖隆思想是对作为波兰历史“黄金时期”雅盖隆王朝历史记忆的追溯和沿用;在地缘政治的层面,雅盖隆思想强调波兰东方政策的传统,主要战略意图是防范俄罗斯,限制俄罗斯在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立陶宛的影响,进而与东部邻国共同建立反俄联盟。19世纪以来,雅盖隆思想共经历了三次复兴。冷战结束后,雅盖隆思想指导下的波兰外交政策的最显著特征,是对欧盟和北约成员国身份的使用。波兰借助雅盖隆思想的文化基础与俄罗斯争夺对俄波中间地带国家的影响力。俄乌冲突以来,波兰已经成为塑造欧洲东部安全秩序的关键角色。雅盖隆思想指导下的波兰外交政策,继续强调波兰对欧洲东部安全秩序的构想和将这一思想变为现实的雄心。但是,雅盖隆思想的复兴无助于弥合目前波兰与俄罗斯分裂的地缘政治主张与利益分歧,甚至会加剧欧洲与俄罗斯意识形态的对抗与冲突。  相似文献   

3.
关于斯大林的对话意料之外的战争——苏德战争有新说前苏联特工部门对美驻苏使馆的窃听活动前苏联和今俄罗斯军内送礼成风克里姆林富的红星是怎样陨落的——苏联演变的历史教训(续第1期)从苏联的苏维埃制到俄罗斯的总统制论冷战初期苏南在东欧地区的战略分歧论苏联联邦制变形的历史原因列宁依法治国思想研究俄白将签署联盟国家条约俄白联盟一波三折缓解矛盾.增进合作——俄总理乌克兰之行土库曼斯坦:开展油气合作的新市场独联体国家中的官僚阶级论俄罗斯、白俄罗斯联盟的因与果析俄自联盟格鲁吉亚:黑海之滨的角逐乌克兰:艰难的转轨吉尔吉斯…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对华战略新动向,即在中美博弈加剧、中俄实力对比根本逆转之后俄对华外交的新态势。该战略动向表明俄希望以外交弥补实力不足,巩固和增强其在中俄关系中的主动性,拓展外交空间,与美国维护霸权地位的进攻型战略不同。其政策表现为在中美之间实施平衡外交,在保持中俄关系发展的同时尽力构建与美良性关系,既不与中结盟,也不联美制中;为弥补在中俄关系中的实力不足,以俄印关系对冲中俄关系,谋求在中俄印关系中的主导地位以增强战略能力,使其在中美俄关系中更加主动。本文首先分析界定平衡与对冲概念,建立分析框架;其次分析能反映出俄对华战略新动向的精英言论、体现俄对华战略新动向之外交行为及战略新动向产生的根源;最后在对俄罗斯平衡与对冲战略的政策效应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的因应之道。  相似文献   

5.
在冷战后期,苏联在东亚地区实行战略收缩,东北亚局势随之得到了缓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国际地位和国际上的权利义务,苏朝、苏韩关系转变为俄朝、俄韩关系。俄罗斯加快发展以经济为先导的“亚太外交”,这不仅有利于恢复俄罗斯经济,而且为俄罗斯在未来时期恢复前苏联在朝鲜半岛地区的影响力打下了基础。目前,俄罗斯国内政治动荡,经济衰退,民族纷争,这大大限制了其在半岛事务中发挥作用的能力,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外交政策显得有心无力。  相似文献   

6.
在俄罗斯对外战略中,"后苏联空间"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整合分散的"后苏联空间",最大程度地推动以俄罗斯为主导的次区域一体化,是俄罗斯多年来一贯推行的方针政策.在"后苏联空间"中,哈萨克斯坦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俄哈关系构成俄罗斯重塑"后苏联空间"的一个重要环节.俄罗斯追求在世界上"最大行动自由"与哈萨克斯坦确保自身"自主性"的互动过程中,俄哈之间构建出特有的安全模式.通过对俄哈之间存在的三种复杂安全模式进行全面的梳理,同时以北美的"美国-加拿大"安全模式为参照系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可以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俄哈两国的战略关系,并有助于评估俄哈安全合作的现状及前景,以及这种安全模式对整个欧亚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1991年12月,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以主权国家的身份加入国际社会。独立之初的俄罗斯由于国内危机重重,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言听计从,亦步亦趋与一度称霸世界,气使颐指的苏联相比,俄罗斯显得元气大伤,衰弱不堪,由以前的政治军事大国沦为二流国家。然而,自1993年下半年以来,在独联体中综合实力独占鳌头的俄罗斯在军事、外交方面提出了新的战略设想,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甚至出人意料的内政外交新举措,雄心勃勃地向强大国家的行列迈进。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总统普京自从在俄政坛出人意料地登台亮相以来,以其务实、干练、坚强、灵活的作风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最近围绕美国部署NMD而展开的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中,因实施进攻性核外交而倍加引人注目。这一外交斗争的结果相对改变了俄罗斯的国际形象,改善了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环境,为俄罗斯在新世纪谋求国家的复兴创造了初步的条件。本文就从这一系列核外交现象入手,分析俄罗斯战略变化的真实意图,并对其作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当前俄罗斯内政外交的核心事件是俄乌冲突。俄乌冲突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俄罗斯发展前景及国际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对乌克兰采取的特别军事行动,是普京时代乃至俄罗斯历史上一个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选择。因俄乌冲突的持续,俄罗斯面临极大的外部压力,但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目标。无论是政治、经济、外交还是安全,俄罗斯都在经历苏联解体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和挑战。俄罗斯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地缘政治对抗的尖锐化和俄乌冲突的长期化,为俄罗斯寻求政局稳定带来了一系列新的考验。政权安全问题成为俄罗斯内政的重中之重,是俄罗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俄罗斯为确保自身的政权安全构建了三大体系:以总统权力为核心的公共权力体系;以文化主权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体系;以防范非政府组织(NGO)为核心的社会管控体系。这样的政权安全建设基本维护了俄罗斯的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10.
1994年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作了引人注目的调整,特别是对东方政策的调整,俄当局越来越认识到如果缺乏积极全面的东方政策,要保护俄罗斯的民族利益是难以想象的。对俄罗斯来说,东方亚洲国家与西方国家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巩同和发展俄罗斯与东方国家的关系,才能改变俄在亲西方外交中的“小伙伴”形象。正是基于这一思想,俄罗斯在近两年的外交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对亚洲国家的外交政策——“新东方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