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行业分化的特征,根据每个行业的特殊性和艰辛设置了差异化的制度体系。个性化的社保体系并没有导致互相攀比的社会矛盾,而是缔造了一种以荣誉为使命的尽职,尽职的劳动关系。权力和责任都是追求荣誉必不可少的要素。社会保障制度保证了法国人的权力和利益,同时也要求他们用高度的责任感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实证数据表明,法国人表现出的良性的劳动关系和制度因素是密不可分的。一种文化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制度的支持和物化,制度可以塑造文化,文化反过来也可以影响制度。法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法国人的职业精神提供了一种制度支撑,有利于促进法国人对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2.
由于特殊的政治、社会与历史传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了混合型特征,这种混合型社会保障制度在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社会保障需求的同时,也成为导致法国社会保障支出快速增长的重要制度性因素,并在事实上已成为不同社会群体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的经济乃至政治工具,使得法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表现出较之其他西方国家更加明显的艰难和缓进,并导致法国社会近年来罢工运动的频频发生。  相似文献   

3.
赵丛 《法国研究》2015,(1):86-93,63
法国骑士文化时期,女性受到异乎寻常的尊敬,这与当时社会父权的加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了探讨其中的缘由和挖掘历史的真实,我们从女性自身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来寻找合适的视角,而女性魅力及其展示正好符合了这一需求。通过了解法国骑士文化时期的妇女角色以及当时社会对女性的真实看法,我们分析概括出这一时期法国女性魅力的特征,并用《特里斯坦和伊瑟》作为文本例证来近距离观察女性是如何展示其魅力来提升自身价值的,以求破解法国女性的"倾世"之谜。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是作为国家的责任,由政府制定、管理和经营的,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安定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障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正如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所指出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任重而道远,我们既要充分肯定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的成绩,也要充分看到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尚面临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在探索中首先要立足国情,深刻总结二十多年改革的实践经验,同时还要认真借鉴国外的经验。日本社会保障制度从其建立到不断扩充、完善,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市场经济国家中比较完备,保障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笔者认为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些特点是值得我国借鉴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关于20世纪80年代福利危机的研究中,福利国家退却通常被等同于减少国家对社会服务领域的干预。但法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表明,福利的扩张和削减与国家作用大小并不是同步的。二战前法国的福利制度随着国家作用的上升从分散走向统一,二战后确立的福利制度体现了国家与社会力量的一种平衡,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福利调整则伴随着国家权力在福利体系中的上升。从法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分析中可以发现,福利制度理念、福利体系结构以及福利提供方式是帮助我们理解国家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的三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此文基于在法国里昂所从事的以法国人文化想象中的中国为主题的人类学田野调查,从中国视野出发来理解这一有关文化他者建构的问题,以及与之对应的法国社会文化背景,指出在当下的法国社会中,文化想象中的中国不但仍旧充满了西方社会眼中的他性,中国文化如今在当地的消费社会中还逐步被商品化,人们对中国的文化想象也已经陷入了景象中国的范畴之中。  相似文献   

7.
作为德国旅游媒介,德语版旅游指南是如何介绍中国、如何建构中国形象的?从中又产生了哪些文化异同问题?这构成了本论文的核心问题.论文以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德语版中国旅游指南为研究对象,从文本实例出发,通过对物质文明异同、文化异同和制度异同特征这三个层面的分析,界定德语版旅游指南视角下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学界对东亚市民社会形成状况的宏观研究比较多,但是从中产阶层和社会组织视角进行的微观研究比较少.市民社会在东亚的形成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制约,找到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一直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文章通过对中产阶层和社会组织的功能进行分析后指出:在东亚,决定市民社会形成的关键因素是兴起于草根社会的各种各样的具有"公共性"的社会组织,而西方学者指出的"伴随中产阶层登上社会舞台,必然形成市民社会"这一命题却不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9.
1995年10月4日,法国的社会保障制度(syst6medeprotectionsociale)庆贺了自己50周岁的生日。1945年的这一天,由戴高乐总统签署的法令奠定了以“连带责任”为原则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石。尽管探本求源,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就已有了先期的社会保险制度(syst6med’assurancesociale),但1945年的改革更加完善,更加雄心勃勃,使社会的受益面更广。著名的“三U”原则(Unit6一统一,Universalite一全民,Uniformite一均衡)的确立,旨在给予全体公民以同等的社会保障。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证实了法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生命力和有效…  相似文献   

10.
以“特殊制度”为标志的法国养老保险具有鲜明的行会主义特征。因长期财政亏空,“特殊制度”被视为拖累法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弊病,而成为自20世纪90年代起历届法国政府改革的对象。然而,所有以取消“特殊制度”为目标的改革均无功而返。借助对夭折的“积分制”改革的分析,可以发现结构性并轨改革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法国养老保险体系的财政失衡问题,而且由于完全背离了塑造法国社会生活的文化价值观而遭到强烈抵抗。在法国社会共存着脱胎于旧制度等级社会的“特权情结”和继承于大革命共和体制的平等原则。这对矛盾的价值体系一方面推动对行业专属权益的争取、捍卫以实现不同行业在职业身份认同上的“平等”,另一方面引导在绝对意义上追求现实利益的“平等”。同时承载这两种“平等”是“特殊制度”无法完成的使命。在法国社会还没有完全为了实现商品性“平等”而准备放弃社会性“平等”的情况下,“特殊制度”既不会被完全接受,也不会被完全废弃。这决定了法国养老保险改革很难突破参数调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法国歌剧是借鉴意大利的歌剧形式,根据法国的政治与文化的需要,在法国的文化沃土中孕育发展而来。经过三百余年的变革,法国歌剧艺术发展成熟、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成为当今世界歌剧舞台上最为重要的歌剧艺术风格之一。本文从社会学的视野对近现代法国歌剧发展的深刻变化和主要趋势作一概述,集中探讨法国歌剧沿革的主要特点并进一步解析沿革特点形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2.
马胜利 《欧洲研究》2012,(2):21-32,159
法兰西民族国家是长期历史演变的产物。大革命传统和共和主义理念奠定了当代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基石。在民族观念方面,法国与德国的分歧与历史文化差异有关,但也是欧洲大陆两大国政治博弈的产物。在法国,共和同化政策被视为进步和文明的表现。法国在社会文化模式和移民政策方面历来强调"大一统"和"共和原则",这主要是由于法国在世界上长期拥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强国地位所决定的。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欧洲一体化的深入、法国国际地位的下降,以及移民问题引发的社会危机,法国的民族国家观念、社会文化模式和民族认同受到了严重挑战。法国人不得不对法国的社会文化模式、法兰西民族认同,以及法兰西的前途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3.
周俊 《法国研究》2006,(2):76-7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法国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从不同领域,以不同方式和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调节,其采取的这些措施与政策对法国政府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法国收入再分配机制的主要内容1.调节收入差距的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制度为再分配提供物质基础法国政府始终认为努力实现社会公正,是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不公正会带来社会动荡,社会动荡势必影响国家各项事业的运行。因此,实现社会公正,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1959年法国对…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本文中以广义的政治文化的概念为基石 ,尝试性地将菲律宾的政治文化发展过程主要分成三个阶段 :早期政治文化、殖民地政治文化和独立后的政治文化。早期政治文化是菲律宾在东方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带有“个人权威”色彩的政治文化源头 ;殖民地政治文化是菲律宾在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下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菲律宾政治文化的影响 ;独立后的政治文化是菲律宾在 1946年以后以政党政治为主要特点的政治文化。笔者从菲律宾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出发 ,考察菲律宾政治发展过程和文化发展过程 ,总结菲律宾政治文化的特点 ,并从菲律宾现实的政治行为找出菲律宾政治文化的表现形式 ,从而为了解菲律宾政治运作方式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即将出版的《东南亚古代史》一书的结束语。《东南亚古代史》是一部全面系统地阐述从远古至19世纪初叶东南亚历史发展的地区史,既有对地区历史发展的综合性整体论述,又有对各主要国家和重要事件的具体分析与专题研讨;既有古代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的历史论述,又有对古代东南亚国家的各民族宗教文化的阐述。作者们从东南亚自身历史的视角出发,对东南亚的史前文化及其特色、稻作文化与社会基本结构、早期国家的形成和演进、中央集权国家的兴起与特征、宗教与民族文化的多样化和本土化,以及中国、印度与古代东南亚国家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货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历史.历史上泰国货币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泰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一、古代时期的货币及其特点 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其中最为主要的是货币金属和货币单位的规定,其他各项都由这一基本规定而延伸。  相似文献   

17.
王志强 《德国研究》2009,24(1):37-44
作为德国旅游媒介,德语版旅游指南是如何介绍中国、如何建构中国形象的?从中又产生了哪些文化异同问题?这构成了本论文的核心问题。论文以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德语版中国旅游指南为研究对象,从文本实例出发,通过对物质文明异同、文化异同和制度异同特征这三个层面的分析,界定德语版旅游指南视角下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8.
法国社会党在政治活动中对"第三条道路"的抵制彰显了其特立独行,这缘于其身处法国这样一个浓厚国家主义传统的独特国度。与自由主义强调的个人本位相对立,国家主义强调国家本位,在法国与自由民主观念结合成了独特的政治文化。在法国,国家主义政治来源是其长期王权专制与天主教教权交织形成的传统;经济文化来源,宏观上是法国重商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传统,微观上则与"马铃薯"式农民文化传统、原子化的工人和知识分子有关。国家主义对法国社会党政治观念的影响有:强调国家权力、国家的意志能动性在实现其理想和主张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强调自觉避免自由主义化,坚持社会主义理想,并坚持对资本主义的理性批判。  相似文献   

19.
法国行政法院及其双重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佑勇  王诚 《法国研究》2001,(1):121-130
法国素有“行政法母国”之称 ,其行政法最为发达。而法国行政法体制的核心是其独立的行政法院制度。这一制度最引人注目的特色则是其行政法院作为政府咨询机关和司法审判机关 ,具有行政咨询和行政审判的双重职能。系统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法国行政法院制度及其双重职能 ,可以使我们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一、法国行政法院的形成与发展法国是欧洲大陆法系国家中的代表。大陆法系行政诉讼制度的最大特点是行政案件不受普通法院管辖 ,而由与普通法院相分立并自成体系的行政法院管辖 ;独立的行政法院制度使其与英美法系国家的行政诉讼制度形成…  相似文献   

20.
在后社会主义转型进程中,中欧和俄罗斯的国家治理模式在经历了深刻的重构后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分化趋势.前者形成了一种"民主型国家"治理模式,且国家整体的治理质量较高;后者形成了一种"勾结型国家"治理模式,且国家整体的治理质量较低.从比较制度分析的视角来看,上述两种国家治理模式的差异可以从政治体制选择、利益集团分化、市民社会发育,以及历史文化传统和地缘因素等加以综合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