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政讯     
宗河 《中国民政》2006,(10):24-24
湖南省民政厅印发《关于加强捐赠款物管理使用工作的通知》(湘民办函[2006]48号),要求各级民政部门高度重视救灾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工作,管好、用好救灾捐赠款物。通知要求,分配救灾捐赠款物要严格按照援助者的意愿,要坚持专款专物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除定向捐赠外,所有捐款一律用于灾民生活安排和帮助灾民倒塌房屋的恢复重建。救灾捐赠款物的发放要做到统筹安排,重点使用,不得平均发放。要及时将救灾捐赠款物发放给灾民,  相似文献   

2.
哲平 《今日浙江》2008,(12):7-7
一、捐赠款物情况 (一)截至6月17日12时,全省累计接收捐赠款物36.009亿元,今日新增0.097亿元。其中接收捐款30.3224亿元(民政部门接收5亿元,慈善总会接收16.8亿元,红十字会接收8.3969亿元,省爱心基金会接收1255万元);接收物资价值5.6866亿元(民政部门接收1.93亿元,慈善总会接收1.99亿元,红十字会接收1.7666亿元)。  相似文献   

3.
《政策》2008,(7):62-62
据民政部介绍,在救灾资金的监管方面,民政部近年来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配合审计检查。各级民政部门、其他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接收的救灾款物和救灾捐赠款物,均要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二是配合监察监督。监察机关就救灾款物和救灾捐赠款物的监督作出了有关规定,对其分配、使用和发放等诸环节实行监察。三是民政、财政部门联合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4.
近期,安徽省蚌埠市民政部门严格规范救灾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经该市执法监察组检查,全市对m多万元救灾款和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做到了管理严格、使用合理、效益明显。主要做法是:坚持“三个明W。明确组织权限,规定由民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明确使用原则,坚持专款专用,集中使用,重点用于灾区紧急救助和帮助灾民重建家园Z明确分配权限,由民政部门根据灾情统筹平衡,制定分配方案,报市政府审批后实施,确保每分救灾捐赠款都用在刀刃上。把住“三个关口”。一是“接收关”,向社会公开救灾专用帐户、热线电话、接收捐赠地点,方便群众…  相似文献   

5.
八方传真     
湖北省孝感市领导高度重视救空捐赠款物的接收、管理与发放。严格把守“五道关”,规范救灾款物的接收、管理与发放程序,确保被灾收视为“示例钱”的救灾款物及时足额发放到灾民手中。自去年7月分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以来,各地领导部门非常重视,并及时下拨救灾专款。广大群众也纷纷捐款捐物。市委、市政府为了妥善安置灾民,不浪费一分一物,反款物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严把“五道关”。一是严把“接收关”,对接收救灾款物采取银行收钱,民政管收据,统一储存管理,并及时进帐,不少开、漏开一分一物;三是严把“核查关”,对当日接收的款…  相似文献   

6.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管理使用的通知》(国办发[2008]39号)转发给你们,同时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抓好贯彻落实。一、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8]39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捐赠款物的接收、管理、使用和统计、信息公开等工作,增强捐赠工作透明度。  相似文献   

7.
经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厅、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审计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抗震救灾捐赠资金物资管理使用的意见》(鲁民[2008]61号)。《意见》指出,所有非定向抗震救灾捐赠资金要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捐赠款物全部统筹用于支援北川县恢复重建工作;定向捐赠款物要在尊重捐赠人意愿的基础上尽可能纳入援建北川规划。款物的具体安排使用,由各级援川办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实施,并接受审计和社会监督。没有救灾宗旨的公募基金会以抗震救灾名义开展募捐活动,或其他机构和社会组织开展抗震救灾募捐活动,应经民政部门批准。未经批准开展募捐活动的,要在10月底前到民政部门报批。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以抗震救灾名义开展募捐活动接收的全部捐赠款物,要在10月底前移交民政部门,其中,捐赠资金要直接缴入同级财政专户。逾期仍未报批或移交捐赠款物的,将作为违纪问题严肃处理。  相似文献   

8.
王华 《中国民政》2012,(3):61-61
为规范救灾捐赠活动,加强救灾捐赠款物管理,海南省民政厅结合国家相关法规政策,征求有关省直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出台《海南省救灾捐赠管理办法》。《办法》主要明确具备救灾募捐资格的救灾募捐组织才能进行救灾募捐、救灾捐赠受赠人的界定以及救灾捐赠款物的使用范围等。重点是明确组织捐赠与开展募捐活动的条件和要求,不具备救灾宗旨的社会组织不得以救灾名义进行募捐。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06,(1):F0002-F0002
2005年12月9日,中央部门和单位全体共产党员“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开始动员,15日完成款物接收工作,16日捐赠衣被发运,25日前捐赠衣被已发到困难群众手中。截至12月29日17时,此次活动共接收捐款4005万元、棉衣被52万件。为了检查款物发放情况,民政部于2005年12月21日会同中央直  相似文献   

10.
从本质上看,救灾捐赠和公益慈善捐赠都是出于爱心的无私利他行为,但救灾捐赠有不同于一般公益慈善捐赠的某些特征。救灾捐赠因其公众参与面广,爆发非常集中,对捐赠接收机构的紧急应对能力提出很高要求。捐赠资金使用要求比较明确,主要用于受灾群众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社会关注度高,资金管理使用中的任何纰漏都可能引起轩然大波。救灾捐赠源于爱心,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过程应是爱心传递和兑现的  相似文献   

1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救灾捐赠活动,加强救灾捐赠款物的管理,保护捐赠人、救灾捐赠受赠人和灾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人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发生自然灾害时,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救灾捐赠受赠人捐赠财产,用于支援灾区、帮助灾民的,适用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救灾捐赠受赠人包括:(-)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二)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认定具有救灾宗旨的公益性社会团体。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四条救灾捐赠应当是自愿和无偿的,禁止强行摊派或者变相摊派,不得…  相似文献   

12.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突发强烈地震,5月13日,北京市顺义区迅速开展抗震救灾捐赠工作,区委、区政府大力推动,广泛宣传全面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组织协调顺畅到位,亲情服务优质高效,众志成城共献爱心。截止5月28日,全区社会各界向灾区捐赠款物总额折合人民币1.3亿元。其中:区民政局捐赠中心直接接收捐款2882万元,捐物折款224.8万元。  相似文献   

13.
媒体关注     
《中国民政》2013,(10):32-33
慈善捐赠“两连降”社会期盼公益慈善突围变革9月21日,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款物捐赠总额约817亿元,是我国年度捐赠总额连续第二年下降。新华社等多家媒体均以“捐赠总额连续第二年下降”为题进行了报道。部分网民和媒体评论认为,慈善机构的公开性、透明度匮乏,制约了公民的捐赠积极性。中国新闻网发表评论认为,基金会透明度整体不合格,善款账目不清,  相似文献   

14.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全国各地有数亿群众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向灾区捐赠款物。这些款物,弥补了政府对灾区实施救助的不足,有力地保障了灾区人民的生活。从实施慈善捐赠行为的动机和目的来看,这些慈善捐赠行动大致可分为以下十种。  相似文献   

15.
今年,全国性的捐助活动在10月份进入了高潮。与往年不同的是,捐赠物品的品种增多了,受益的主体扩大了,捐赠站点增加了,捐赠的工作更规范了。据统计,仅10月份以来,全国大中城市和有条件的小城市已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站237个,接收捐助款2.49亿元,捐助衣被5284.9万件,其他捐助物资折款1.73亿元,这些捐助款物解决了2601.7万人(次)灾民、贫困群众的困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回顾今年的工作,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6.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管理  相似文献   

17.
卢科霞 《中国人大》2012,(12):38-39
宁波,这座古老的爱心之城曾孕育出包玉刚等一批巨富慈善家。进入21世纪,爱心之城慈善热度有增无减,且越来越平民化。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至2011年,宁波市慈善组织仅接收各界捐赠款物一项即累计超过30亿元。门槛低、参与度广、透明度高成为“宁波式慈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数字     
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站、点和慈善超市3.2万个(其中:慈善超市10174个)。全年各地共接收社会捐赠款物604.4亿元。全年有1694.9万人次困难群众受益。全年有1095.9万人次在社会服务领域提供了2711.1万小时的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第35号《救灾捐赠管理办法》已经2007年10月26日第二次部务会议原则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部长李学举二○○八年四月二十八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救灾捐赠活动,加强救灾捐赠款物的管理,保护捐赠人、救灾捐赠受赠人和灾区受益人的合法权  相似文献   

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华侨华人以及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国际友人慷慨捐助,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大量资金和物资。为加强和规范救灾捐赠款物的管理和使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加强救灾捐赠款物管理使用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