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政报》2021,(5):3-4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办法》《陕西省历史文化街区认定办法》等有关规定,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物局组织审核,并报省政府批准,同意安康市旬阳县红军镇等6个镇、渭南市潼关县秦东镇四知村等7个村、安康市汉滨区东关街区等10个街区为我省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现予公布。  相似文献   

2.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已经省人民政府审定,现予公布。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街区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各地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保护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3.
《贵州政报》2023,(2):38-39
<正>黔府函〔2022〕184号黔东南自治州人民政府:你州《关于审批黔东南州锦屏县茅坪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2020—2035年)的请示》(黔东南府呈〔2021〕79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黔东南自治州锦屏县茅坪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保护规划》)。二、同意《保护规划》确定的茅坪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总面积28.71公顷。其中,  相似文献   

4.
正豫政[2014]2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更好地保护和继承优秀建筑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和中原文化,促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24号)等法律、法规,按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  相似文献   

5.
《贵州政报》2014,(2):42+17
正黔府函[2014]17号贵阳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请予审批贵州省青岩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整治规划的请示》(筑府报[2011]261号)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贵阳市花溪区青岩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整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所确定的保护原  相似文献   

6.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省人民政府同意将彝良县牛街镇、建水县西庄镇新房村、禄丰县妥安乡琅井村、洱源县牛街乡牛街村列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现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7.
《陕西政报》2023,(5):15-16
<正>陕政函〔2022〕157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更好地保护、挖掘和继承我省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物局组织省级相关部门及专家评议、考察、审核,并报省政府核定,同意子长市等3个县(市)、周至县厚畛子镇等5个镇、蓝田县青坪村等9个村、富平县古城正街等2个街区为我省第五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现予公布。  相似文献   

8.
豫政〔2007〕3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我省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文物古迹遍布全省,拥有一大批保存文物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或革命意义的城镇、村庄。为进一步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根据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组织申报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通知》(建规〔2006〕103号)精神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建村〔2003〕199号),经过申报、评选,省政府决定公布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等12个镇为河南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等6个村为河南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名镇(村)所在市、县(…  相似文献   

9.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省文化厅、省财政厅《关于解决文化市场管理经费的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0.
<正>黔府函[2015]254号黔东南自治州人民政府:你州《关于请求批复黄平县旧州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请示》(黔东南府呈[2015]13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黄平县旧州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2015—2030年)》(以下简称《保护规划》)。二、同意《保护规划》确定的保护层次和保护范围。核心保护范围为东至塘冲湾,南至福众街、马靛街,西至福众桥和老里坝码头,北至中学巷,面积8.30公顷。建设控制地带范围为东至古东门遗  相似文献   

11.
《山西政报》2009,(13):30-34,39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基层文化建设,实现文化强省战略目标,山西省文化厅制定的《山西省文化强县评选办法》和《山西省年度文化人物评选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2.
各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省文化厅、省计委、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基层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3.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简化和改进我省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工作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  相似文献   

14.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省财政厅拟定的《财政收入增长考核奖励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以《青海省财政收入增长奖励办法》、《青海省财政收支平衡奖励办法》和《青海省乡(镇)财政收入升级晋档奖励办法》为主要内容的“以奖代补”措施实施以来,在培植财源,壮大地方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黔府办发〔2007〕3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省物价局、省建设厅、省财政厅、省环保局制定的《贵州省城镇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规定》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  相似文献   

16.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了进一步简化建设用地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省人民政府决定对建设用地审批方式进行调整。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建设用地审批方式的划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贵州省土地管理条例》的规定,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包括农用地转用审批和土地征收审批。我省农用地转用分别由国务院、省人民政府、市(州)人民政府及地区行署三级审批,土地征收分由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两级审批。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贵州政报》2013,(6):12-13
黔府函[2013]38号安顺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请求批准实施〈安顺市平坝县天龙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请示》(安府呈[2013]8号]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安顺市平坝县天龙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以下简称《保护规划》)所确定的保护原则、保护层次及保护范围。其中,核心保护范围为:东至天龙中学、南靠大河山、西抵天龙小学、北临滇黔公路,总面积11.24公顷。建设控制地带范围为:核心保护区外延约100米左右,东至体育馆、南靠大河山、西抵天龙幼儿园、北临贵黄公路,面积19.67公顷。环境协调区范围为:东至天龙火车货运站、南靠老陡山、西  相似文献   

18.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省烟草专卖局《关于基本烟地规划建设与保护实施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9.
《贵州政报》2015,(1):45-51
<正>黔府办函[2014]137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全省政府系统门户网站绩效评估工作的通知》(黔府办函[2014]21号)要求,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会同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市(州)、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及直属机构共147家政府网站2014年度绩效工作进行了评估。从整体评估情况来看,各地各部门对政府网站建设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全省政府网站整体建设水平较去年有较大提升。根据评估排名情况,并报经省人民政府领导同意,决定对成绩突出的以下政府网站建设单位予以通报表彰:一等奖(5名):省交通运输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贵阳市人民政府、大方县人民政府、南明区人民政府。二等奖(8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环境保护厅、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六盘水市人民政府、黔西南自治州人民政府、余庆县人民政府、惠水县人民政府、观山湖区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20.
正闽政文[2020]83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切实保护好我省历史文化街区,延续城市传统风貌,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24号)和《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9号)有关规定,经研究,认定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4个,现予以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