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基于多元供给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一个涉及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大问题。由于历史和政府治理理念的原因,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单一,使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要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必须推进供给机制的改革,在供给中协调应用以政府为主体的权威型供给模式、以私人和私人营利组织为主体的商业型供给模式、以民间公益组织为主体的志愿型供给模式、以民间互益互助组织为主体的自主型供给模式这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2.
推进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城乡公共产品的供给不均等是由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不合理、公共财政"厚城薄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等原因造成的。要推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的实现需从转变政府理念和加强财政政策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柏维春 《新长征》2009,(7):39-41
社会中的组织是呈多样态分布的,如果组织的宗旨和目标为划分的标志,社会组织可分为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公共组织中既有政府性的公共组织,又有非政府性公共组织。从与政府相区别的角度,非政府性公共组织可称为非政府组织;为同企业相区别,可以把非政府性公共组织称作非营利组织;为同时区别于政府、企业,可以把非政府性公共组织称为“第三部门”。  相似文献   

4.
公共权力是公共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基础.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保证公共权力健康、有序、高效运作,防止公共权力异化的关键.而我国第三部门作为新兴的社会组织,对于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第三部门的角度探讨当代中国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5.
实现预算的“公共“目标,需要有“公众“参与预算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温岭部门预算民主恳谈是一种新的政策工具和载体,所彰显的价值和功能在于创新了公共财政的供给方式,改善了地方公共决策模式,优化了公共资源的配置,开启了地方公共资源配置中公众话语权机制的介入路径,实现了公共政策范式由“行政预算“到“公共预算“的转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村公共消费品供给不足的原因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上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是公共消费品的基本特性,它决定了公共消费品领域同时具有市场缺陷和非市场缺陷。我国农村公共消费品公共财政投入低,缺乏公共选择机制和其他供给渠道,因而农村公共消费品有效供给不足。这直接降低了农民公共消费品的消费水平,并不利于扩大农村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7.
李军鹏 《新视野》2007,(2):29-32
公共行政体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管理体制的一般模式,建立公共行政体制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公共行政体制的实质在于其公共性、公正性和服务性.公共行政体制的基本内容包括公共管理职能、公共权力运行、公共组织体系、公共财政体制、公共治理结构与公共效能管理等方面.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行政体制这一总体目标,进一步完善公共管理职能、规范公共权力运行、健全公共组织体系、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推进公共治理进程、提高政府公共效能,全面推进政府管理的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8.
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原则上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和不同的运作机制,但主体形式应当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形式。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处理上,矛盾的主要方面显然是供给的资源分配优化,组织效率提高与运作机制完善。本文针对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体制弊端,结合发展市场经济及社会转型的背景,对公共财政为主体的供给体制及机制创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是日本“文化立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最初是完全的“政府主导”模式,但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私人部门对公共文化赞助的热情与日俱增,逐渐形成了以政府主导的多元化供给模式.日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发展迅速,各种文化场所硬件设施齐全,分布广泛,能够便捷地满足人民的公共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0.
公共选择理论与中国公共财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对政府决策的经济研究。之所以将公共选择理论引入财政学领域,是因为财政问题本身的某些固有属性决定了大多数财政问题的解决都可以吸收和借鉴公共选择理论。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不仅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财政,更是公共选择的财政。同时,中国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过程应当是,也必然是财政管理公共化的过程,这是建立民主的、有监督的财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角度审视农村税费改革的必然 农村公共产品,是指相对于农民的"私人产品"而言,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具有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产品.  相似文献   

12.
公共产品的效率分析及改进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春水  张玲 《求实》2003,(11):31-32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 ,一方面可由市场有效地提供私人产品 ,另一方面由政府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 ,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 ,提高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 ,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但是 ,从各国的实践来看 ,由于政府不以盈利为目的 ,因而容易导致公共产品产生诸如“免费搭车”现象、“寻租”现象、需求和消费上的“刚性”、生产和供给上的软预算约束等许多效率方面的弊端。改进公共产品效率可采取形成合理的公共产品决定程序 ,形成决策、监督、运营等部门相互制衡的机制 ,引入私人产品生产部门和竞争机制等途径。  相似文献   

13.
韩锋 《党政干部学刊》2009,(4):32-34,20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使得公共物品的供给成为政府的专利,然而信奉个人主义、经济人假设和市场交易原则的公共选择理论则打破政府的“神话”,政策分析学派主张公共物品可以由市场和非营利部门来供给。与多中心治理思想相呼应,在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上,悄然形成了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多中心供给机制,三者之间的合作供给机制扩大了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范围,丰富了供给方式和途径,提高了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14.
非营利组织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失已成为当前农村乃至社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非营利组织的产生是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社会自治化的必然结果,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可以克服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政府与市场存在的不足,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部门利益冲突的解析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形成了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无形之中加大了政府机构运行的经济成本,甚至可能加剧社会和政治风险,究其原因,公权力和经济利益挂钩、政府职能划分不清以及行政监督不力等因素对部门利益冲突的产生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要化解这些冲突,防止政府的公共权力被追寻私利的各个主体分解,需要建立公共财政制度,进行大部制改革,同时进一步深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公共行政立法和行政监督,从而实现政府从"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转换与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期以来,我国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存在着"政府缺位"和"政府失灵"的现象,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短缺。这说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制度性的缺陷。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从过去的城市偏好转换到城市和农村并重,而且实现供给重点由城市向农村倾斜。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创新的目标是尽快构筑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体制。  相似文献   

17.
公共行政部门绩效评估的维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公共行政部门开展绩效评估是建立公共管理的规范流程所不可或缺的.由于公共行政部门具有不同于私人部门的特性,因而对其进行精确的绩效评估是非常困难的.若没有一个科学的评估维度,则评估将会是灾难性的.本文认为,只有从政治、程序、经济三大维度综合评估公共行政部门的绩效,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因而,阐明三大维度相互关系和基本内容,对于成功地开展公共行政部门绩效评估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樊继达 《新视野》2013,(3):63-66
目前中国政府履职存在重政府、轻市场,重增长、轻服务,重表面、轻内在,重短期、轻长远等倾向。未来一个时期,应在公共经济理念指引下推进政府职能转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民众、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在操作层面,应调整公共支出结构优先顺序,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尽快启动新一轮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构建体现公共经济治理理念的新考核模式,推进政府自身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王方方 《实事求是》2006,191(4):40-43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并行不悖的两大潮流。由于区域公共产品作为“俱乐部产品”的特性以及俱乐部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区域公共产品的缺失,成为中日韩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瓶颈因素。公共产品的提供主要通过“市场激励”和“制度激励”两个途径来实现。要使中日韩区域经济一体化突破困境,目前要注意提供正式制度类区域公共产品、非正式制度的区域公共产品以及建立区域一体化组织。  相似文献   

20.
周承 《理论文萃》2006,(6):19-25
1998年,我国提出了构建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框架,2000年以来,中央有关部门又带头试编部门预算、地方各部门紧随其后,不断地尝试对公共预算进行改革。经过数年实践,人们对预算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认识,预算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现行预算改革并未到位,当前仍存在很多缺陷,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研究转型期我国的公共预算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如何进行改革,就成为了学界也是本文的使命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