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矛盾多元化的今天,政府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显得力不从心。非政府组织由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参与到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但是,在参与公共危机管理中,我国非政府组织面临很多困境,如法律、能力等方面。要摆脱这些困境,需要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培育和完善非政府组织;同时,在培育和完善的过程中需要防范非政府组织异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可被视作国家与社会关系在公共治理层面上的缩影。政府失灵的诸多困境,为非政府组织发展提供了契机。由于非政府组织具有降低治理成本、实现社会公正、推动组织创新、促进社会沟通等功能优势,可以弥补政府治理公共事务的不足。而要实现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平等合作,必须借助制度设计明确双方的治理重心。把自主治理领域真正让渡给公民社会,则是划定二者治理边界的一条重要准则。非政府组织通过与政府的契约性、制度性合作,将在良性互动中实现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3.
非政府组织的出现,对长期以来处于绝对权威地位的政府组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实现自己的合法性地位,提升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将成为政府组织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应各有分工,共同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关于非政府组织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李景鹏 《新视野》2003,(1):37-41
非政府组织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广义地说,它应该包括政府之外的一切组织。但目前人们多从狭义上来使用它,即主要指从事公益事业的组织。为了全面探讨非政府组织的问题,必须对它进行广义的考察。从广义上说,如果把事业单位排除在外,我们可以把所有的非政府组织称为社会团体。对于社会团体,人们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对它进行分类。但是,最有意义的分类则是把它们划分为公益性的社会团体和互益性的社会团体。这种分类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不同类型的社会团体中最本质的东西。公益性的社会团体的宗旨是对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因此它不允许团体为其成员进行自我服务。而互益性社会团体的宗旨则主要是为其成员的利益服务,也就是团体内部的自我服务。这两种社会团体从不同的角度在社会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文章分别对公益性社会团体和互益性社会团体目前在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秦昊扬 《唯实》2008,(8):156-158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认为反腐败应该有广泛的社会参与,非政府组织正在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就全球而言,透明国际的卓著成效有目共睹,就我国而言,非政府组织或在公共领域分权制衡,或对政府进行权力监督,是体制外反腐败的有力主体。  相似文献   

6.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责、权、利关系及其平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牛天秀 《唯实》2003,(7):58-61
公共管理中涉及的非政府组织 (亦称非营利组织、社会团体等 )主要指狭义上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组织。这些非政府组织主要由政府承办 ,其组织行为活动一定程度上受政府的影响 ,因此 ,管理活动中必然在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产生一定的权力关系、利益关系和责任关系。为切实保证非政府组织以公益服务作为原则和方向 ,需将法律合同方式、监督反馈机制、问责机制等结合起来 ,重视非政府组织自身的道德素质培养 ,在达到组织内部责权利统一的前提下 ,达到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非政府组织的成长发育与政府职能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系统论和行政生态论,政府职能可分为原生性政府职能和再生性政府职能两个层面,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就是把再生性政府职能回归于社会。政府向社会回归职能过程中让渡出来的政府职能要非政府组织来承接。健全的非政府组织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前提条件,只有积极培育非政府组织,处理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才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非政府组织最为活跃的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美国非政府组织具有种类多、数量多、独立性高、志愿性强、资金来源多元化等鲜明的特点。值得关注的是,在美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互动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跨部门的合作伙伴关系。美国非政府组织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处理社会问题、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监督企业社会责任、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等政府管理的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美国非政府组织的成功经验对于建立我国政府与非政府合作伙伴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发展农村非政府组织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非政府组织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农村具有积极作用。针对农村非政府组织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法律地位不明确、内部管理不规范、组织化程度低、非政府组织的行政色彩较浓等,应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规范农村非政府组织管理,加强农村非政府组织的自我建设;理顺农村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完善和强化多元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0.
魏楠 《宁夏党校学报》2010,12(6):98-100
非政府组织不仅可以约束政府组织的自利倾向,加强政府与公民交流和降低政府行政成本,为公民的利益表达提供多种渠道,而且可以提供比政府更具有针对性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与发展非政府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政府组织是指非政府的、非营利的、带有志愿性的致力于公益事业的社会中介组织。它能督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推动国际合作和民间交流,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政府应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指导与管理,使其健康、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公共管理与非政府组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组织不可能提供全部公共物品 ,随着新公共管理兴起 ,非政府组织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 ,促进公共服务有效供应 ,为社会经济生活增添活力。  相似文献   

13.
秦昊扬 《唯实》2008,(9):156-158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认为反腐败应该有广泛的社会参与,非政府组织正在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就全球而言,透明国际的卓著成效有目共睹,就我国而言,非政府组织或在公共领域分权制衡,或对政府进行权力监督,是体制外反腐败的有力主体.  相似文献   

14.
非政府组织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共危机面前,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还是不够的。非政府组织在危机管理的不同阶段以不同方式参与,最大可能地吸纳各种社会力量,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共同应对危机,可以有效地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强化非政府组织在危机管理中的积极参与,需要提升其应对危机能力,构建有效参与机制,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5.
非营利组织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介于政府组织、营利机构之间的组织。也可以称其为"第三部门组织"。私人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志愿性、奉献性、和营利组织的对立性是它的特征。非营利组织在推动社会自治、协调政府和公民的关系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政府要退出和转移部分市场管理职能,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然而,政府退出的这部分职能由谁来承接,众说纷纭。非政府组织是社会自治力量的代表,它有能力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由于政府自利性的存在,以及社会资本分布的不均衡,加之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非政府组织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困难重重。解决途径有三: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非政府组织承接政府职能提供必要空间;积极培育社会资本,为非政府组织承接政府职能提供文化支撑;继续加强制度建设,为非政府组织承接政府职能提供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7.
非政府组织作为与政府、企业并列的第三部门,已经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要发挥好非政府组织在反映公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参与公共服务、推进公益事业等方面的作用,让非政府组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作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可以弥补现有体制的局限,有效地维护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社会利益,促进多元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参与的法律地位不明确、运作资金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和监督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制约。我们应从法律、制度及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等层面采取策略和措施,拓展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的范围和层次,推动我国公共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政府治理理念的逐渐深化和政府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大就明确提出,要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社会积极参与的改善民生的公共体系。其中,非政府组织就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20.
杨倩 《实事求是》2009,(5):27-2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政府组织得到长足的发展。大量非政府组织的出现,有效地分担了政府的负担,缓解了社会矛盾,为我国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社会组织资源与基础条件。进一步推进非政府组织管理与建设,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培育慈善组织、经济服务组织和科技服务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