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共预算推动政治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算本质是政治性的。公共预算改革的两个关键环节:公开和参与,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博弈的政治过程,并建立了政府与公众的对话系统,改变了政府的行为,这会有力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预算法治是国家财政管理的法治基础,也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逻辑起点。法治的精要,就在于规范和控制国家权力;而限权的关键,首当是对"国家钱包"的有效控制。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上,要求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把政府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纳入预算,形成强有力的约束机制。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财富积累后,中国政府的预算改革如何真正实现法治化,已成为建设法治政府、推行民主政治的一道"必答题"。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实际上是一个旧的概念、新的名称,是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新的认识以及注入了新的内容后而更加贴切实际的与民众关系的一种的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毛泽东同志倡导的"群众路线"、"政治工作理论"的诠释和引伸。如今它已实实在在地运用到了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及工作实践中,被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工作对象所接受,成为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亲民政治是当代中国的一项伟大的政治实践,它是对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的执政风格和执政理念的高度概括。亲民政治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率先垂范,而且也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举措。作为法律人,如何从法治框架下正确理解亲民政治?如何正确认识亲民政治对于我国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的重大意义?进一步而言,亲民政治的法律内涵和法律本质是什么?它与古代的君主仁政有何区别?它和现代的民主宪政又有何内在关联?在以"民主政治"自居的欧美以及作为儒家文化圈成员的东南亚各国是否也存在亲民政治?近而观之,亲民政治对于当代中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有何深远影响?在立法和司法中,如何充分体现亲民政治的精神实质?这一系列问题都是以"亲民政治"为特征的现实政治,对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所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课题。何勤华教授主持并率领他的几位法律史博士生分别从以下几个角度,即亲民政治的法律诠释、亲民政治的历史考察、亲民政治的域外实践、亲民政治的法律建设等,对"亲民政治与法治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本次论坛的形式尚属初次尝试,不足之处,欢迎批评建议。  相似文献   

5.
"贵和"观念与武士道精神、战后的象征天皇制以及"派阀政治"是日本最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文化特质,其内在冲突深深植根于日本独特的社会心理和风土人情之中."贵和"观念与武士道精神的内在冲突反映了和平主义、民族主义及军国主义等政治意识之间的矛盾;而战后的象征天皇制则承担了日本政治社会化功能,是保守主义政治文化中皇民意识和公民意识纠结与冲突的政治体制根源;作为当代日本政治文化典型特质的"派阀政治",既有其独特的历史原因,也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渊源和社会心理基础.这些政治文化意识和社会心理基础的内在矛盾与冲突深刻地影响着当代日本的政治决策,表现为"脱亚"与"入亚"的政策摇摆及其国家定位与民族身份构建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论政治法治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在21世纪的中国,任何一个人,如果企图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那么他必须尽可能地去关注法律。现代化的社会需要有现代化的政治,现代化的政治应当是法治化的政治。政治与法律的关系乃是政治家们所不容回避的问题。 法律同政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离开了国家政权这个政治的核心问题,法律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在阶级社会中,法律直接受政治的制约。作为一个体系,超然于政治之外的法律,是不可能存在的,只是不同的法律规范、不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强的今天,权力政治似乎已经渐渐地淡出了历史舞台,人们听到的越来越多的是"制度"、"观念"等词藻。伴随着欧盟的成功,欧洲一体化从经济领域不断向其它领域扩溢,欧洲正在迎接全面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与此同时,冷战后的多年努力使欧洲政治秩序也在逐渐重新形成。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权力政治是否还会在欧洲政治秩序重建过程中发挥作用,以及它是如何影响欧洲政治秩序重建的,本文就此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李洋 《法学家》2020,(1):77-89,193
近代国际法理论框架下的"非正式帝国主义",由最初的"自由贸易"模式扩展至政治、司法等诸般间接控制样式。在"非正式帝国"的塑造中,合乎国际法规范的条约具备去疆界化与再疆界化的意义,即破除正式领土帝国的堡垒,重建非正式帝国的藩篱。法律无疑是实现"非正式帝国主义"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而它本身也成就为"非正式帝国主义"的一种典型形式——"法律帝国主义"。以近代中国的境遇为例,法律帝国主义所表达的,正是在政策指引之下,借助条约规定方式,以治外法权为基本实践手段,通过司法机构的跨域构建以及法律职业人士的身体力行,以最终达成西方法播散的整体过程。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2014年2月23日,美国《纽约时报》上刊发的《中国城的政治庇护欺诈:极具规模的谎言行业》一文,以详细数据揭露在美华人政治庇护欺诈的内幕,掀起轩然大波,震动了整个华人社会。在美华人政治庇护欺诈现象由来已久,已形成一个操作规范的利益链条,由在美律师为申请入美的中国客户提供"一条龙"造假服务。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几乎每10年就对此进行一次清查行动。自2012年以来,FBI公开进行了多场声势浩大的搜捕,多名造假律师陆续落网,使此现象背后更多的细枝末节公之于众。这背后问题的积聚、执法人员的搜捕活动和潜伏多日的证据收集并非一朝一夕。  相似文献   

10.
政治生态是一个权力与制约、制度与文化并存的系统,构建良性的基层农村政治生态离不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的建构。当前基层政治文化的滞后性表现在:平等观念仍未深入人心,等级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人民本位意识缺乏,"官本位"意识浓厚;公民意识较淡薄,臣民意识占主导等。因此我们应从加大口头宣传、增强制度效能、全而深化教育等层面入手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的建构,以此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学术界引发了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重点和学科名称的思考。争论的焦点主要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否应该突出"政治",学科名称中是否还应保留"政治"二字。笔者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政治"有不同的内涵,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教育"始终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主体间性"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出现之后,人们开始把视野从主客关系转移到了主体间关系上来,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飞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平等交往、互为主体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将成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13.
大众传媒在西方国家向来被誉为是在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之外的"第四权力",近年来它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倍受关注,不断出现媒体政治化还是政治媒体化这样的争论。本文旨在探讨在不同时期内媒体与政治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文化是社会的灵魂,那么政治文化是当之无愧的政治的灵魂。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客观的政治历史和政治现实,影响制约着政治体系,政治关系和政治活动。中国政治文化体现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文化和当代西方政治思想文化并存的三元结构,构建和谐社会的更高层面即是更注重构建和谐的政治文化。本文通过对三元结构的浅析,浅探政治文化三元结构对中国的影响以及我国和谐的政治文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亲民政治是当代中国的一项伟大的政治实践,它是对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的执政风格和执政理念的高度概括。亲民政治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率先垂范,而且也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举措。作为法律人,如何从法治框架下正确理解亲民政治?如何正确认识亲民政治对于我国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的重大意义?进一步而言,亲民政治的法律内涵和法律本质是什么?它与古代的君主仁政有何区别?它和现代的民主宪政又有何内在关联?在以"民主政治"自居的欧美以及作为儒家文化圈成员的东南亚各国是否也存在亲民政治?近而观之,亲民政治对于当代中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有何深远影响?在立法和司法中,如何充分体现亲民政治的精神实质?这一系列问题都是以"亲民政治"为特征的现实政治,对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所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课题。何勤华教授主持并率领他的几位法律史博士生分别从以下几个角度,即亲民政治的法律诠释、亲民政治的历史考察、亲民政治的域外实践、亲民政治的法律建设等,对"亲民政治与法治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本次论坛的形式尚属初次尝试,不足之处,欢迎批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浅析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特殊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社会就业结构、社会分配结构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有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两个阶级、知识分子一个阶层"的社会结构迅速地大规模分化和重组,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新社会阶层已经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促进我国政治和社会制度创新的推动者。本文指出研究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特殊性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冯炬  冯小炯 《法制与社会》2012,(33):132-133
科学技术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均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以"民主政治"为例,探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民主政治所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亲民政治是当代中国的一项伟大的政治实践,它是对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的执政风格和执政理念的高度概括。亲民政治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率先垂范,而且也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举措。作为法律人,如何从法治框架下正确理解亲民政治?如何正确认识亲民政治对于我国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的重大意义?进一步而言,亲民政治的法律内涵和法律本质是什么?它与古代的君主仁政有何区别?它和现代的民主宪政又有何内在关联?在以"民主政治"自居的欧美以及作为儒家文化圈成员的东南亚各国是否也存在亲民政治?近而观之,亲民政治对于当代中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有何深远影响?在立法和司法中,如何充分体现亲民政治的精神实质?这一系列问题都是以"亲民政治"为特征的现实政治,对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所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课题。何勤华教授主持并率领他的几位法律史博士生分别从以下几个角度,即亲民政治的法律诠释、亲民政治的历史考察、亲民政治的域外实践、亲民政治的法律建设等,对"亲民政治与法治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本次论坛的形式尚属初次尝试,不足之处,欢迎批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庄立权 《江淮法治》2013,(11):54-56
一、关于全口径预算决算概念提出的思考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第五节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第(一)项"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中提出,"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从这项要求在报告中摆放的位置不难看出,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不仅属政治范畴,同时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一项重要任务。回顾一下历史,我们知道,加强对预算决算的审查监督最早是党的十六  相似文献   

20.
吕燕飞 《法制与社会》2010,(24):275-276
本文试梳理政治现实主义历史渊源:亚里士多德思想孕育了政治现实主义的最初因子,希腊化和罗马帝国时期是政治现实主义的酝酿时期,中世纪后期是政治现实主义的初步形成,马基亚维利思想的出现标志着政治现实主义的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