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景天光 《奋斗》2003,(11):55-56
什么叫“隐性政绩”呢?有些“政绩”往往是不好考核的。比如我们为一支作战部队制定的考核标准是歼敌多少多少。然而,如果那个部队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那么,用“歼”敌的数目来考核政绩就不好计算了。再如:我们为某区域制定了侦破重大案件件数的考核标准,然而,如果那个区域治安状况良好,重大案件根本没有发生,那么这个政绩也就难以考核了。再举一个  相似文献   

2.
<正>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一个问题意识鲜明的现实课题,更是一个逻辑周延的理论议题。想要推动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上下有据”的良好用人导向与从政环境,既需破除思维迷障,厘清能上能下体制机制的具体内涵、构成要素与运行机制,把握其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变”与“不变”;更要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结合干部制度建设与干部工作的具体实践,锚定时代坐标。以“不胜任现职”干部难“下”、“能上也能下”社会共识难形成等现实问题的解决为标靶,切实推动“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能上能下体制机制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校人”是《孟子》提到的一个人物.此人乃一刁钻圆滑、惯会弄虚作假、花言巧语的小人。  相似文献   

4.
在党的十六大即将召开之际,组织部门开展的“迎十六大争先创优活动”,是组织部门提高自身建设水平的一个有力举措,结合中央提出的“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活动,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委组织部把提高干部综合素质作为根本要求,组织开展了“自身建设年”活动。为保证“自身建设年”活动取得实效,旗委组织部狠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自加压力抓根本。去年,阿荣旗委被自治区党委授予“党建先进旗”荣誉称号。荣誉即是压力。为更好地搞好工作,旗委制定了一系列措施,首先解决了干部忙于工作,疏于学习,理论水平提升慢的问题。完善了…  相似文献   

5.
公务员端的是谁的饭碗呢?这是一个为谁服务的大问题,也是一个认识不尽一致的问题。从理论上说,“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我们的公务员吃的是农民种的粮食,穿的是工人织的布,用的是纳税人的钱,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  相似文献   

6.
考察干部的“主要缺点和不足”,是整个干部考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干部的“主要缺点和不足”考察得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考察工作的质量,影响到对考察对象的使用。然而,在实际考察工作中,获得“主要缺点和不足”的信息往往要比获得优点和长处的信息更不容易。因此,准确考察干部的“主要缺点和不足”,除了在考察机制方面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外,在考察人员方面还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表彰奖励的目的在于能起到树立典型、弘扬先进、激励群体、鞭策后进的作用。但在目前的考核评比表彰奖励工作中,却普遍存在着“四重四轻”现象。一忌重“官”轻“民”。现行的干部考核评比表彰奖励体制中,无论是阶段性的表彰奖励还是年终考核评比中的奖励表彰,都普遍存在重“官”轻“民”现象。工作是大家共同做的,取得实绩是共同努力的结果,而到了考核评比表彰奖励时,却认为是“领导有方”、“指挥得当”、“决策正确”,于是乎表彰奖励非领导者莫属。某县级市年度表彰奖励记三等功的共90多名,而科级干部就占近70人。有的单位记功奖…  相似文献   

8.
执政为官出政绩,是群众对干部的最起码要求,也是每个干部应有的强烈意识。但一个时期以来,少数领导干部在追求出政绩时存在着一种不良倾向:不是为群众谋利益,而是以捞取政治资本、升官发财为目的,他们做事是为了给上级领导看,怎么“显眼”怎么做,怎么有利于突出个人怎么做,怎么能博得领导欢心怎么做,一切围绕头上的“乌纱帽”  相似文献   

9.
徐玲 《共产党人》2005,(17):54-54
“政绩成本”是指一个地方的领导干部为使自己任期内取得政绩所花费的经济力量、造成的政治影响和取得综合效益等。对它进行核算能准确地反应领导干部的从政思想、施政目的。特别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比较脆弱、抵御风险能力较差的地区来说,“政绩成本”越高,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就越大。  相似文献   

10.
到2005年8月8日,朴文国担任本溪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一职刚好3个月。回顾此前的职位竞争经历,朴文国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这次升职,群众信服,自己底气也足。因为是通过‘双推双考’干部选拔机制任职,而不是个别领导或少数人的意志决定的结果。”朴文国所说的“双推双考”,是本溪市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所谓“双推”,即在干部推荐环节,实行自我推荐和群众推  相似文献   

11.
组织部门的干部监督工作主要是事前和事中监督。建立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体系,是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严治党,切实防止和纠正用人上不正之风、建  相似文献   

12.
一、地方官员对一些政治现象的满意度 1.对干部任用风气的评价 “用人风气”是观测政治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也是多年来十分强调的问题之一,早就有“用人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之说。被调查者既是被任用的干部,本人往往又直接任用下属,对“用人风气”,他们的感受自然十分深刻。  相似文献   

13.
加强干部档案的建设,提高干部档案管理水平,不仅是干部档案管理工作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党的人才工作的需要。干部档案是个人经历和社会实践的记录,是干部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和工作情况的综合反映,同时,也是历史的全面的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人才的一个重要依据。加强干部档案管理,建立科学的干部档案管理体系,是当前的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党的干部工作更好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对于推动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立和完善高校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是一项事关高校发展全局、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在新形势下,要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明确高校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加大从专业教师中提拔管理干部的力度,构建新时期以“双肩挑”干部为特色的高校管理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6.
从总体上看,我国政治生活中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健全的动力机制。本文认为,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权威机制、社会压力机制、利益驱动机制、道德约束和引导机制,才能推动干部“能下”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7.
宗献民 《党建文汇》2002,(17):13-13
从当前来看,要着力在创新健全荐才、选才、汰劣、激励四项机制上下工夫。一是要进一步扩大民主,创新群众荐才机制。重点要创设民意表达的“平台”和提高民主的真实性,扩大和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进一步提高干部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二是要改进干部选任方式,创新择优选才机制。要拓宽择优视野,培育择优对象,  相似文献   

18.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在干部工作方面,由于干部队伍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因此,围绕科学发展,应努力完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9.
贪官与赌徒     
哲人言:“人有二性。一是真性,一是赌性。”普遍地讲,良心不昧于自己、行事能容于天下者,是真性。所以这个世界才阳光普照,东风劲吹。然而,官场之中有扯着人民的大旗,打着“甘为孺子牛”幌子的贪官,工作非鞠躬尽瘁,敛财却不遗余力。失了真性,惟有赌徒之皮囊。  相似文献   

20.
干部教育培训是我党一种经常、有效的教育形式,是政治思想业务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十五”、“十一五”期间宁波市级机关处级干部教育培训情况的调查为依据,全面分析了培训工作的基本情况,建议从提高处级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自觉性以及增强处级干部教育培训本身的系统性、针对性、前瞻性、实效性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处级干部培训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