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韩国?在非洲,还是在南美洲?” 1988年汉城奥运会之前,在世界地图上,韩国似乎只是个很少被人发现的一个小国。祖国不能给出外闯荡的韩国生意人依靠。那时,“韩国制造”是粗质廉价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
独岛(日本称竹岛),朝鲜半岛东部海域的一片弹丸之地,最近却引起世人的高度关注。面对日本对该岛所提出的主权要求,在韩国社会,上至总统,下至普通民众,对日本表示强烈抗议。韩国总统卢武铉为此发表电视讲话,称韩国将不惜在独岛问题上付出任何代价或牺牲,绝不让步或妥协。而一名养蜂人则将十几万只蜜蜂吸引到自己的身上,以表达保卫独岛的坚定决心与意志。不久前,韩国政府更是宣布了一项计划,决定在未来5年内投入340亿韩元(约合3640万美元)开发独岛及其周边的自然资源。那么,为了一片弹丸之地,韩国为何会表现出如此的强硬立场,对日本大声说“不”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不外乎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韩国的星星是如何将时尚与传统文化嫁接在一起的?”“为什么韩国电视剧的精神内核中有对传统文化的升华?”“在这样一部充满时尚元素的作品中,让人解读到的,不仅有爱情的美好,也有诚信有礼、尊重老人、长幼有序的伦理纲常,不仅有‘穿越’时空的奇思妙想,也有尊老爱幼、谦恭礼让、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或许作品的剧情与内容仍见仁见智,但作品中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渗透,却是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的。”有影评人这样认为。  相似文献   

4.
韩国是他的     
跟一位韩国朋友初次见面,我说:“韩国的书制作很精美!”我说的是由衷之言,韩文版的《面包树上的女人》印刷得很漂亮。这位朋友听到我的赞美,一边鞠躬一边说:“真的吗?谢谢你!”  相似文献   

5.
锦宏 《台声》2014,(8):51-52
7月初,习近平访问韩国,双方宣布中国大陆与韩国自由贸易协议(FTA)将在年内签署。众所周知,台湾企业与韩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激烈,对台湾经济发展而言,继失去亚洲四小龙的光彩后,正失去另一次难得的翻身机遇。中国大陆与韩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议一旦完成生效,对台湾企业和岛内经济发展冲击有多大?  相似文献   

6.
罗洋 《今日民族》2001,(9):48-49
七月的昆明,在云南民族博物馆举办的“中韩民族造型艺术特别交流展”为云南送来了古老而陌生的韩国民间手工艺。对于韩国这个近邻,我们曾经了解什么呢?是LG电器、大宇汽车、三星手机,还是眼下正流行的韩国青春偶像剧和被称为“韩流”的奇装异服?这些东西体现着韩国的现代文化,所谓与世界接轨的那部分,而真正要触及一个民族的灵魂,就不能不关注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韩民族造型艺术特别交流展”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给我们带来了散发着传统芬芳的韩国文化。 走进博物馆明亮的大厅,七百余件闪耀着智慧灵光的工艺品吸引着人们的目…  相似文献   

7.
韩国李朝时期有个名叫黄喜的宰相,在一次微服私访时。他看到一位农夫正赶着一头黄牛和一头黑牛耕地,便大声问:“农家,你这两头牛哪头耕得好啊?”两头牛停下脚步,看着主人。  相似文献   

8.
麦心 《中国减灾》2010,(4):38-38
环保设计是否等同于“减法设计”?只保留基础的功能,而把美好的外皮,幽默的内在统统减掉?这是一种误区,法国人MataliCrasset、澳大利亚人CharlesWilson、英国人NipaDoshi、德国人MarkusDenstaedt和韩国人RameiKeum用自己的选择,重新展示了环保设计的幽默感。当我们通过设计节省能源,减少消耗的时候,人们对生活的想象力是否会更加广阔?现在我们大可以从环保设计中收获更多安全感和继续的勇气。  相似文献   

9.
志刚在弥留之际说了这样的一段话:我们不该偷渡来韩国,现在我们是受了伤并被关在笼中的鸟,即使笼门打开,我们又能飞向哪里呢?  相似文献   

10.
韩国一位汉学教授曾跟我说:“你们现在还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很紧张啊,你们治国就可以了,要是平了天下我们怎么办?”其实他就是对文化差异没研究清楚,这是春秋战国时的话,平天下是指“四海之内”,就是指中国。因此,  相似文献   

11.
凌洁 《观察与思考》2008,(12):62-63
有记者采访韩国导演李沧东,问:“对您来说什么是好电影?”他回答说:“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感觉,每一时刻都不太相同。一走出剧院门就开始遗忘的电影,想必不是好电影吧。电影是无法和观众分离的,即使放映完了,也以某一种方式联络观众,这应该是有意义的电影吧”。那么,当我们被纷纭世事所缠绕时,记忆中是否偶尔会闪现某些电影片段,时不时扰乱你的思绪,让我们有所觉知、欣赏和追求呢?  相似文献   

12.
《今日上海》2012,(5):19-22
今年是中韩建交20周年。20年来两国的关系发展如何?对于未来的期待如何?今年5月12日至8月12日,韩国丽水将举办世博会,这届丽水世博会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否有相通相异之处?风和日丽的4月,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独家专访了大韩民国驻上海总领事安总基先生。  相似文献   

13.
韩国见闻     
韩国见闻贺学泽应韩国医师协会邀请,不久前笔者随中国中医药学会肝病专家代表团一行十九人,参加了在韩国汉城举办的“国际学术会”,会后进行了历时一周的参观访问,对这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优等生”的汉江速度韩国全称大韩民国,是二战后的19...  相似文献   

14.
科技     
《小康》2010,(5):126-126
翻盖手机?不,是相机! 人们买了高端数码相机后,难免会担心镜头或液晶屏被刮花。最近,两位韩国设计师设计的款翻盖相机——Zero Angle,就能免除人们这种苦恼。  相似文献   

15.
在“韩流”滚滚的时节,我有幸随团赴韩国实实在在地领略了一把“韩风”、“韩味”、“韩情”。韩国的社风、韩国的菜味、韩国的人情,无一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3月下旬以来,韩国的“天安”号巡逻舰沉没事件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韩朝两国相互指责,隔空喊话。一些境内外媒体在评论时说,朝鲜半岛的形势“剑拔弩张”、“一触即发”。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与交流》2005,(2):F003-F003
1、“可爱”带来的价值。在国际时装界,韩国服装还算不上顶级行列,但是在上海的商场里我们发现,韩国品牌服装的售价却不低,一件衣服上千元的比较常见。可就是这样的定价,不少韩国品牌的销路依然不差,尤其是韩国的女装和高尔夫服装。韩国服装受中国市场欢迎,首先源于韩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今日上海》2009,(11):2-2
今年5月,在上海世博园区,韩国国家馆举行了开工典礼,同时,韩国在上海世博园区还要兴建一座企业联合馆。为此。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金正基先生。  相似文献   

19.
作者历时五年走遍30个国家,采访了电影、电视、音乐、传媒、出版等创意产业界的1250位行业领袖,获得大量真实而精确的第一手资料:美国电影如何在好莱坞、华尔街、美国国会和中情局的共同作用下成为世界主流文化?迪斯尼、索尼等国际文化资本如何以并购等方式占领各国市场?日本如何通过漫画、流行音乐等实现其“重返亚洲”的战略?韩国如何通过韩剧的出口来促进三星等产品的海外销售?印度如何通过与好莱坞结盟来抗衡中国?伊朗如何成为各国媒体争夺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1962年,韩国人均GDP只有87美元,与中国几乎处于同一起跑 线上。 40多年过去了,当中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的时候, 韩国的人均GDP已经增长到14000美元。前不久,韩国情报通信部 长官陈大济将中国和韩国分别比喻成“大象”和“兔子”,他说,“如 果说中国是“大象”,那么韩国就是“脱兔”。只有用速度比拼我们 才能领先,而不是体态”。“脱兔”之速意味着什么?从韩国人常常 挂在嘴上的一句口头禅“必须创造明天韩国人吃饭生存的科学技术” 中,也许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